北京新盘!画风突变,已开始降价了!

人言财经 2025-04-15 08:40:16

北京楼市这出戏,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前两年开发商还一个个硬气十足,新盘价格咬得死死的,宁可耗着也不松口。

可如今这风向彻底变了,从石景山到朝阳,从昌平到丰台,不少曾经傲娇的新盘纷纷放下身段,玩起了"降价促销"的套路。

啥古城地铁旁的热盘,直接从7万多跌到6万多;朝阳东坝的大盘,更是上演过6万多甩卖的戏码,虽说被维权叫停,但明眼人都知道,开发商撑不住了。

01

开发商硬扛一年多,终究败给了现实。

要说前两年的北京新盘市场,那叫一个"拧巴"。

开发商们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总觉得只要咬住价格不松口,就能熬到市场回暖的那天。管你市场啥行情,反正特价房有,

但性价比高的没几个,就这么耗着,结果呢?

市场愣是没半点改观,二手房价格倒是在政策加持下稳当得很,可新盘却陷入了尴尬境地。

言叔早就说过,北京的新盘普遍太贵,说是"保值",实则新盘变二手房后,跌破发行价是大概率事件。

开发商们难道不明白吗?

咋可能不明白!但谁让他们资金成本摆在那呢,哪怕是国企,资金也是有成本的,一个楼盘一年卖掉和三年卖掉,利润那是天差地别。

可多数开发商偏要选后者,为啥?

面子上过不去呗,觉得降价掉价,宁可扛着也不愿低头。

可现实是残酷的,硬扛的结果就是利润不断缩水。

你想啊,资金压在楼盘里,每天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流,银行利息、人员开支等等,哪样不要钱?

而且购房者也不是吃素的,面对高高在上的新盘价格,大家都很冷静,纷纷拿新盘和二手房比,价格贵多少算合理,优势在哪,心里都有本账。

开发商这么一耗,不仅没等来购房者抢购,反而把自己耗进了死胡同,再不降价,库存越来越多,资金链都得出问题,没办法,只能向现实低头。

02

要说这北京新盘的降价潮,那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从局部到广泛,从暗降到明降,实实在在地来了。

就说石景山中海的那个新盘吧,位于古城地铁旁边,当年开盘那叫一个火,指导价7.58万,购房者抢破头,可如今呢?

直接降到6万多,1000多万的四居室,现在800多万就能拿下,这降价力度,相当于打了八折还多。

朝阳东坝的那个超大盘更夸张,2022年开盘时打着高性价比的旗号,指导价8.2-8.4万,今年直接降到6万多,虽说因为维权很快被叫停,但谁都知道,这价格一旦松了口,就很难再回去了。

再看昌平,越秀星耀未来开盘均价5.5-5.6万元之间,最低能到4.9万,比1公里外的朱辛庄新盘单价低了1万元以上。

这么大的差价,购房者当然愿意买单,开盘就卖了229套房源,揽金13.86亿元。还有朝阳的中海朝阳one,开盘价7.6-7.8万元之间,还能享受三个99折,这价格比隔壁的项目都低,自然卖得火。

现在北京的新盘,几乎没有不打特价房的。

清明节期间,南三环的金茂璞逸丰宜推出特价房,单价低到9万/平米;石景山首钢南长安源镜更是疯狂,特价房单价低到5万,最低4万加。

丰台科技园即将入市的新盘北京隅西颂,指导价高达9万元/平米,据说开盘价最低到7.5-7.8万/平米。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说明北京新盘的价格体系正在崩塌,降价成了主流。

03

两大逻辑线,揭开新盘降价背后的真相。

为啥曾经傲娇的北京新盘如今纷纷降价?

言叔给大伙总结了两条最基本的逻辑线。

第一条,区域供应内卷,竞争白热化。

今年北京新房供应量大增,4月新房供应规模预计达58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150%,约5000套房源入市,而且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和近郊的首改及再改盘。

这么多房子集中上市,同一区域内的项目可就愁坏了,你家有洋房,我家也有;你家精装好,我家户型佳,产品拉不开太大差距,那咋办?只能拼价格了。

就说朱辛庄吧,中海0029项目公布总平图后,周边项目坐不住了,纷纷推出特价房,嘉镜里小户型直减50万以上,大户型超过150万,星耀未来更是采取低价策略,不硬扛就是为了抢客户。

朝阳的酒仙桥、十八里店等区域也是一样,新盘扎堆入市,谁不降价谁就卖不动,开发商只能无奈降价。

第二条,地价降了,新房开盘价格也跟着降。

这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就像面粉和面包,面粉便宜了,面包自然卖不上高价。去年北京土地市场遇冷,不少地块低价成交,比如昌平小沙河星耀未来楼面价只有2.5万元/平米左右,而对面朱辛庄楼面价都在3.5-3.9万元/平米左右,这么大的地价差,让星耀未来有足够的空间打价格战。

丰台的郭公庄板块也是如此,北京隅西颂楼面价只有5万元/平,而之前的项目楼面价在6.25-6.8万元/平米,地价降了,开发商自然敢把开盘价定得低一些。

石景山首钢设备平台的项目,楼面价3.69万元/平米,比2022年的项目低了近1.3万元/平米,降价也就成了必然。

言叔跟大伙说,这北京新盘的降价潮,既是开发商对市场的妥协,也是楼市回归理性的表现。

对于购房者来说,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但也得保持清醒,别被降价冲昏了头脑,要仔细对比价格、地段、户型等因素,判断房价是否合理。

而对于开发商来说,尊重市场规律,顺应趋势,才是长久之计。

0 阅读:8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