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广州旧改2025要发力!多区旧改目标明确

可而瑞区域 2025-02-19 21:40:45

日前,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会上围绕“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共话高质量发展大计。

广州州11区主要负责人代表发言,除明确各区的GDP增速目标外,一些区域还不同程度提到了城市更新的相关内容。

01

PART

天河区:以“点面结合”提升发展平台承载力,全覆盖推进剩余23个城中村改造和整治提升,力争今年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

越秀区:激发老城活力,实施33个城区品质提升项目。

提速广州火车站片区改造及瑶台城中村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年内完成新开工安置房2000套以上。

海珠区:力争申报上级政策资金和城中村专项借款超300亿元。

康鹭片区6月底前完成首期地块35万平方米集体物业拆卸;加快三滘村、东风村首开区安置房建设,全运会前建成新中轴绿轴示范段。

荔湾区:统筹推进新旧两种模式城中村改造,力争完成投资125亿元。

统筹抓好历史文化街区和老旧小区微改造,深入开展城中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白云区:推动城中村改造继续走在前列,完成改造投资280亿元、使用专项借款180亿元以上。

番禺区:坚决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加快实施柏堂村等项目。

增城区:实施城市更新大攻坚行动,启动5条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资100亿元。

从化区:加速东风村、禾仓村首开地块建设。

或许可以预见,在多方合力的共同作用下,今年的广州旧改进度有望再迈上新台阶。

02

PART

那么,2024年广州全市整体旧改进展如何?

例如在政策端上,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去年为推进城中村改造,广州出台了包括《广州市关于房票安置“房源超市”的通告》等多项政策。

据克而瑞统计,除已纳入2035广州城中村改造计划且已确定改造模式(合作/做地收储)外,仍有98条村纳入2035广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但目前未确定改造模式,其中38条村已确认主体,48条村未确认主体,12条村预计走收储/做地模式。

从各区累计确认主体旧村数量看,据克而瑞统计,截至2024年四季度,纳入全市城更规划全改及混改项目280个,其中128个确认主体,主要集中在黄埔、番禺、增城、南沙四区。

从各区供应看,黄埔区为全市绝对主力,未来五年共供应658万㎡旧改货量,年均供应量约132万㎡,在目前正常推进下,预计2026年开始进入供应高峰。

就在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前,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已发布了黄埔区裕丰围旧村合作改造类项目公开引入合作企业公告。

项目总用地面积7.61公顷,总建筑面积24.49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2.59亿元。

在前期合作企业科学城集团的积极推动下,进度迈入“快车道”。

旧改项目进度的推进,意味着接下来全市住宅供应将相应增加。

扩大到全市范围看,参考近年来已入市项目开发耗时及旧改政策变化,克而瑞广佛区域研究部预测,预计26年前入市项目将在40个以内,供应总量在200万方左右;2026年开始广州将进入旧改供应高峰。

03

PART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0月份住建部提出,要通过货币化安置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具体包括:

扩大城中村改造支持范围,由35个超大特大型城市和常住人口300万方以上大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市,可获得的政策支持包括: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税费优惠、城中村改造贷款等。

推进货币化安置,统筹考虑商品房存量、增量,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缩短群众在外过渡时间,利于消化商品房库存。

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落实好城中村改造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一项目两方案”,即每个项目都要制定完备的征收补偿方案、资金平衡方案等;避免债务风险、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

而在去年11月12日,广州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房票安置“房源超市”的通告,明确广州市发放的房票可购买房源为广州市全范围内可售的新建商品房,且公布微信公众号及住建局网站等选房方式。

11月末,全市第一张“跨区通用”房票(9月28日天河金融城东区发出)在2个月后成功购买荔湾区珠江·广钢花城项目,实现跨区兑现,意味着“跨区房票”从发放到兑付的全流程已打通。

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2025年广州旧改工作有望进一步提速,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