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备受关注的百亿级超级工程——南京北站,近日冲上了热搜!
上个月就传出来挖到了古墓的南京北站,最近有权威消息证实了属实。
根据权威媒体的报道,1月16日相关专家证实,目前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部正在做考古勘探,发现有古墓,年代不详,还没有正式发掘。
目前南京北站施工工地发现古墓的地方已围挡。
根据计划,南京北站站房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工期为38个月,受此次发现古墓影响,工期或将延迟6个月。
01.
作为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近年来被发现的古墓还真不少。
随便举几个例子:
江宁复地朗香,曾在工地上挖出明朝沐氏古墓群,项目因此停工10年;
新街口德基广场二期开工前考古发掘中挖出过一座小型寺庙遗址和一口南朝砖井,三期工地上还挖出宋代文物。
2021年1月,汇通路中南地块挖到古墓,疑似宋武帝刘裕的墓,因此当年中南项目只能整体停工。
去年上半年,鼓楼主城宅地三国名将丁奉家族墓被发现,官方迅速将所在16-30地块用地性质由二类居住用地(R2)调整为文物古迹用地(A7),
还有“近”一点的,去年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发现张昭墓,就引起广泛关注。
这次南京北站挖到古墓,网友建议可以直接打造车站式博物馆。
后续施工方案是否会优化?会不会影响北沿江、宁淮铁路的建设进度?我们会持续关注。
02.
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南京北站枢纽工程建设一直是马不停蹄的状态。
据官方报道:北站属于超级工程,体量较大,现场共需要打下15983根工程灌注桩,现场百余台机器开启24小时同步作业模式,确保施工按计划推进。
图源水印
关于南京北站——
1、总建筑面积近70万方,最高聚集人数13500人
南京北站是南京三大枢纽客站之一,北临朱家山河,南望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西两侧为规划站东路和站西路。
南京北站站场为桥式车场,总规模3场16台30线。
其中,高铁场引入北沿江高铁5台9线;城际场引入宁淮、宁蚌城际铁路,设6台12线;普速场引入京沪铁路、宁启铁路,设5台9线。
最高聚集人数13500人。南京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总建筑面积69.21万平方米,其中国铁站房及相关工程29.67万平方米,枢纽配套车场及换乘空间工程39.54万平方米。
通车运营后,南京北站远期年旅客发送量预计达3650万人次。
2、已经开工,3年建成!
从此前招标文件得知,批复工期 1156 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24年9月,计划竣工日期2027年10月。
从计划竣工时间来看,南京北站完工时间与北沿江高铁一致,都在2027年。
3、未来五条地铁交汇!
本次招标范围,包含南京北站施工图批复范围内全部建安工程及《新建高铁南京北站同步实施轨道交通工程(地铁换乘厅和18、S4、4/15、3号线站台等)一体化建设代建合同》内地铁代建内容。
也就是说,未来南京北站将有五条地铁交汇,分别为18/S4/4/15/3号线。
实现10分钟可达江北新区中心区、20分钟可达南京新街口和安徽滁州地区、40分钟可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从此前曝光的信息来看,为了实现地铁旅客的快速换乘,南京北站有多个创新,决定了北站会更快捷。
一是,“双光谷、井字形”换乘空间结构,让旅客“站外提升”调整为“站内提升”。
地铁旅客可通过光谷空间内设置的多组扶梯,垂直抵达地上4层的高架候车层,同时地上1层也设置了快速进站厅,大大减少了地铁旅客的步行距离。
在道路交通方面,旅客乘坐出租车或有车送行,车辆进站有两种选择。既可直达地上4层的高架候车层直接进站,也可进入地上1层的落客空间,通过光谷内的扶梯进站。
“双光谷”设计
二是,北站站房的“双首层”,方便抵达。
北站站房的南北两侧有近7米高的地势落差,“上首层”即地上2层国铁出站层,顺接南广场;“下首层”即地上1层城市通廊层,顺接北广场。
旅客抵达后,既可以选择从“上首层”出站,也可选择从“下首层”出站,方便抵达,平急两用。
通过“双首层”设计,实现了南北城市界面与站房的“无障碍、多层次”衔接,同时提高了北站的容纳能力、服务效率和旅客体验。
“生态广厅”
南京北站有多重要?
北站选址于林场地区,南倚老山,北临朱家山河,距离江北主城中心10公里,距离江南新街口中心18公里,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50公里。
是国家高铁通道的重要枢纽,是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南京构建直连全国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络的关键节点。
放到更大范围来看,南京北站位于东西沿江通道和南北粤海通道的交汇处,是南京铁路枢纽规划的三大主客站之一,也是北沿江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枢纽客站。
在南京十四五交通规划中,也重点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南京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南京、南京南、南京北、禄口机场“四站”联动格局。
南京北站建成后将打通北沿江大动脉,加入“八横八纵”的国家高速铁路网,不仅有力支撑南京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提升城市首位度、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而且对促进省域共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期待这一超级工程能尽快建成,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