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内容来源:
[1]贾薇薇. 多维度管理血压 遏制“隐形杀手”[N]. 医师报, 2024-10-24 (A07).
[2]董超. 降压药长期吃,副作用不大[N]. 保健时报, 2024-10-24 (012).
[3]陶婷婷. 早防早治,高血压不再是“沉默的杀手”[N]. 上海科技报, 2024-10-11 (008).
高血压,作为“三高”之一,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在中国,高血压尤其好发于特定的人群,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不仅如此,约有4%的儿童血压水平处于持续升高状态,高血压已成为中国儿童常见的心血管代谢异常。
2015年,来自深圳的张奕然今年35岁,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为了能早早还完房贷,张奕然拼了命的工作。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张奕然还兼职作为一名网课老师,每天24h连轴转的他的身体这种高压之下开始抱恙,头痛头晕的症状频发,但是他却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没有休息好。
2015年3月20日,张奕然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坐在电脑前,然而当他刚打开电脑,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席卷而来,他喘着粗气坐在工位上,胸腔剧烈的起伏着。他强打起精神,喝下一大杯咖啡后准备工作,然而头痛却开始加剧,仿佛有一根针在太阳穴处不断刺入。
他紧紧地扶着自己的头,但是头晕的症状越来越明显,眼前的代码变得模糊不清,时而又清晰,张奕然不得不频繁地闭上眼睛,试图缓解这种不适。但是好在这股不适感大约持续了10分钟便逐渐消失,张奕然便没有深思,频繁地闭上眼睛,试图缓解这种不适。
4月10日,这天夜里张奕然正在给学生上网络编程课,突然他的声音开始变得沙哑,他不得不用力地清了清喉咙,试图让自己听起来更加精神。但是下一秒他的心跳开始莫名的加速,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恐慌,握着鼠标的手也开始不自主的颤抖。
紧接着熟悉的头痛眩晕感再次袭来,张奕然无奈之下只能暂停上课,整个人靠在椅背上喘着粗气,但是这次不适感没有渐渐消散,反而愈演愈烈。此时给他送水的妻子推门进来,见状立马扶起他前往医院。
来到医院,发现张奕然的血压高达167/102 mmHg(静息状态下测量),同时BMI :25.5(超重),诊断为高血压病2级,需要药物治疗。医生给他开具了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帮助放松血管壁,从而降低血压。不仅如此医生告诉他,你的高血压正是因为你长期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
回到家的张奕然不敢再如此拼命工作,他与上司沟通,调整工作量,避免长时间加班,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在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且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
一个月后,张奕然明显感觉到自己头痛和头晕的症状减轻了,他感到更加精力充沛,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他的血压测量结果稳定在了135/85 mmHg左右。医生对张奕然的进展表示满意,但还是提醒他,虽然血压已经得到了控制,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2016年7月12日,张奕然在闹钟声中缓缓睁开眼,但是却深感疲惫,右手也有些麻木,但他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睡觉时压迫到了手臂。然而在他正在吃早饭时,突然眼前一片模糊,眼前的包子突然模糊不清,他揉了揉眼睛,试图集中注意力,但很快,他的右手开始不听使唤,筷子从手中滑落。
他试图站起来,却发现自己的右脚无力,几乎无法支撑身体,此时的妻子在一旁也注意到了他的情况,连忙询问道怎么回事?但是张奕然满脸着急,却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说话含糊不清。妻子意识到不妙,立马拨打了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来到医院,医护人员迅速对张奕然进行了初步检查。他们发现张奕然的血压飙升至180/110 mmHg,心率不齐,怀疑是脑梗的征兆。医生立即进行了脑部CT扫描,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新鲜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仅显M1段近段,余未见显影,考虑急性闭塞所致。
张奕然的妻子得知张奕然是因为血压控制不当而引起的急性脑梗死,说什么她也不愿意相信,张奕然这些年有多努力控制血压她是知道的,一直都有服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血压也几乎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怎么可能会因为高血压控制不当而引起脑梗死?
医生听了也很是疑惑,氨氯地平以其温和、稳定且持久的降压效果在高血压治疗中备受推崇,并被认为相较于第二代药物如硝苯地平更为安全。氨氯地平通过有效控制血压,无疑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相关的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包括脑梗死。那么张奕然又是为什么在吃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良好的情况下得脑梗的呢?
为了搞清楚原因,医生与张奕然的妻子进行了一番详细的交流,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真相,“问题就在于张奕然对于服用氨氯地平有一个服药的误区,这种误区不仅仅在张奕然身上发生过,在临床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犯过同样的错误!”
这一误区便是——自主延长服药间隔,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基于“是药三分毒”的传统观念,错误地认为既然血压已经控制得很好,就可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服药间隔,以期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潜在伤害。然而,这种行为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血压的控制依赖于规律的药物治疗。
首先,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扩张外周动脉血管来降低血压,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冠状动脉痉挛。这种药物的特点是半衰期较长,作用平缓而持久,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且连续服用一周左右才能达到稳定的降压效果。
如果患者擅自延长服药间隔,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不足以维持血压的稳定,从而增加血压波动的风险,这种波动可能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进而提高脑梗发生的风险。
其次,不规律的服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或降低,这种血压的剧烈波动对血管壁的损伤尤为严重,尤其是在脑血管中。血压的急剧变化可能会导致血管壁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此外,血压的不稳定性还可能影响脑部的血流供应,导致脑组织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因此,高血压患者延长氨氯地平的服药间隔,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增加血压波动,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以保持血压的稳定,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注:《15年,深圳一男子吃氨氯地平,不久后发生脑梗,医生:忽略了3件事》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