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都忽略了这个大新闻:卡梅伦又回来了。

战河过天下门 2023-11-21 08:33:01
被忽略了的“大事件”

最近,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但这件大事被大家忽略了。

这件大事就是:卡梅伦重新出山了。

11月13日,英国内阁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原来的内政大臣苏拉·布雷弗曼被解职,原因是她把英国国内的支持巴勒斯坦团体称作“暴徒”,遭到舆论唾弃。

于是,英国首相苏纳克立即解除了苏拉·布雷弗曼的职务,任命原外交大臣克莱弗利出任内政大臣;外交大臣的位置空缺,苏纳克请以前的首相卡梅伦出任。

卸任首相再次出任内阁要员,这在英国政治中比较少见;并且,卡梅伦自己在辞去首相职务时就说了:永远退出政坛。

而这一次苏纳克让他重新回来,显然是经过一番复杂的设计;甚至苏纳克不得不为此动用一点首相特权。

因为按照惯例,出任英国内阁大臣的人,其身份必须是议会议员;而卡梅伦在2016年的辞职属于“裸辞”,首相、下议院议员等职务一并辞掉了。

这一次苏纳克以首相的职权,直接请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授予卡梅伦男爵爵位;有了贵族头衔,卡梅伦就有了上议院议员的身份,也就有了进入内阁的身份。

苏纳克费这么大劲把卡梅伦拉进内阁,当然有很深的考虑,可以说这是苏纳克对当前英国遇到的局面的一种有效解套的办法。

卡梅伦愿意吗?

实事求是讲,非常愿意,并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身价;将来再回炉当首相,也有可能。英国历史上也有这个先例。

而卡梅伦再次入阁,还是重要阁员,一定会给英国带来变化,尤其是可以不动声色地扩展英国越来越窄的外交腾挪空间。

这是一个大事件,既是英国的大事件,也是世界的大事件。只是大家都忽略了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因为大家忽略英国已经很久了。

玩国际政治,各国个性不一样

世界各国玩外交,个性是不一样。

比如:中国人内敛,讲究公平;俄罗斯张扬,喜欢使用武力;美国霸道,软硬实力都很强;欧洲现在摆烂了,内部吵得乱七八糟。

日本人非常狡猾,喜欢玩阴谋诡计,但他们战略眼光短浅,不像大国处理事务时,“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日本人则是每逢大事全靠“赌”,生死有命、输赢靠天。

印度是个更有意思的国家,最擅长耍赖碰瓷。

你说他笨吧,他们喜欢思考人生、分析宇宙;你说他精明吧,他们一直被别人玩得团团转,连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处理不好。

唯独英国,他们是玩国际政治的老手,是现代国际关系学的开山鼻祖。

他们的特点是:能把不对的事搞得冠冕堂皇;能把龃龉的想法迁移到别人的行动上。

英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还很“滑”,就像掉进了油缸里的老鼠,滑得一塌糊涂,根本抓不住。打个比方:

欧洲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十字军东征”了,这件事是教皇发起的,最早成型在法国;最早打进耶路撒冷的军队也是欧洲的五个贵族领导的欧洲骑士。

但在“十字军东征”中,给别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欧洲,而是英国;因为英国国王向犹太人贷款,组织军队东征;贷款打战,让当时的欧洲记住了英国。

这一次卡梅伦重新回到内阁中枢,就特别能反映英国人玩政治“滑头”的一面;不得不承认,他们还真能用“滑头”的办法取得效果。

作为政治人物来说,卡梅伦还很年轻。

他是1966年10月生于的,2001年成为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时,还不到40岁;2010年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年仅44岁。

2016年9月12日,卡梅伦因“脱欧投票”成为现实,一下子把英国搞得很尴尬,不得不彻底退出英国政坛,这时候他才50岁。

现在,卡梅伦在离开政坛7年后重返内阁并出任英国外交大臣,才57岁;这么年轻就已经达到过顶峰,并第二次向顶峰冲击,只差一步之遥。

实际上,英国政治人物从位置上下来后,都有非常好的去处;他们不但享受退下来的待遇,还能加入各种基金会、演讲、出书,收入几乎是日进斗金。

布莱尔下台后日进斗金

对于英国政治,卡梅伦自己都说:很多人永远不会原谅我。

因为他把英国脱欧真的玩成现实,而他本人还是个坚定地“留欧派”。

只要头脑清醒,大家都知道英国脱欧将是灾难性的,所以,在2016年前,英国大部分人是反对脱欧的。

卡梅伦当时所在的保守党内部有一部分人坚持脱欧,造成内部分裂;卡梅伦觉得这样会影响保守党下一步选举,所以,他抖了个机灵——搞“脱欧公投”。

卡梅伦认为,公投后,不愿脱欧的占大多数,这样脱欧就失去了基础,那些坚持脱欧的党内同仁就不好再哔哔了。

没想到,2015年的欧洲难民危机和恐怖袭击事件,把欧洲搞得一塌糊涂;特别是德国放开边境,英国留在欧洲就要接受难民,把英国人搞得心惊肉跳。

在这种氛围下,英国于2016年6月进行了“脱欧公投”。

结果,52%的选民支持脱离欧盟。卡梅伦傻眼了,没办法接受也没办法解释啊,于是,整个卡梅伦政府下台了事。

卡梅伦下台后,英国就在“脱欧”的泥潭里一直扑腾,经历了泪眼涟涟的特蕾莎梅、金毛小汉子约翰逊、糊涂蛋“大聪明”特拉斯,现在是印度小哥苏纳克。

苏纳克也不是神仙啊,前面三个都被累得哭天喊地、昏招跌出的,他能有什么好办法?

上台一年多了,他还在英国脱欧后的烂摊子中苦苦挣扎。

正好,这一次借内政部长胡咧咧,直接给了苏纳克整理内阁的机会。他当机立断换掉内政部长,把卡梅伦找回来,简直是神来之笔。

苏纳克的意思很明显:哥们,现在的烂摊子都是你当时搞的,你得负责。

英国到底陷入什么样的一个大泥潭

2916年,卡梅伦把英国脱欧玩得假戏成真以后,一拍屁股不干了,特蕾莎梅作为保守党领袖接替他成为英国第54任英国首相,这样,她也就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当时的英国局面注定了特蕾莎梅会一事无成,因为英国社会以及保守党内部,都对“脱欧”持反对意见,都在骂卡梅伦政府不负责任,把英国搞脱欧了。

特蕾莎梅本人其实也不赞成脱欧,她以前在银行工作,知道脱欧后英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是,滑稽的是她必须上台解决脱欧的问题。

于是,从2016年7月13日当上英国首相开始,特蕾莎梅就在英国议会遭受反对脱欧议员不断的抨击,也在欧盟内部遭到欧盟其他国家的挤兑和白眼。

为了让自己在“脱欧”问题上更加有决定权,特蕾莎梅棋走险招,在2017年6月提前举行大选,改组内阁。

大选结果却让她失望:保守党虽然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未能获得半数以上议席。这个结果会让她今后做事还是要看反对党脸色行事,还要受党内掣肘。

果然,在随后的任期里,她被两次提起“不信任投票”,而她亲自参与制定的三份脱欧方案都被否决。

那一段时间,特蕾莎梅简直受够了,经常眼泪汪汪的;两次不信任投票都涉险过关,但这个投票对她的打击很大。

2019年1月16日,又反对党工党领导人杰里米·科尔宾又提出的对特蕾莎梅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又搞了一次投票;这一次特雷莎·梅政府还是以微弱优势过关。

越想越来气的特蕾莎梅干脆于2019年6月7日辞职不干了。实在干不下去,因为这帮英国老爷们总在背后制约她,让她没办法干事。

特蕾莎梅是个悲情首相,她哭着离开唐宁街10号。与其说她是为自己没办法改变局面、没办法搞定“脱欧”这件事流泪,不如说她是为英国的暗淡前途流泪。

2019年7月24日,一头金发的鲍里斯·约翰逊接任特雷莎·梅,成为英国首相。

约翰逊196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他和卡梅伦是亲戚关系,两人都毕业于英国有名的哈顿公学;2008年5月,约翰逊当选为伦敦市长 。

这哥们一上台非常猛,坚决“脱欧”,还是不顾一切的硬脱;他的想法其实也有道理:反正要脱,这是定局,那就不要瞻前顾后,早脱拉倒。

对于脱欧的影响,约翰逊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尽快和美国签订“英美自由贸易协议”,有美国这个大市场,英国就不怕;另一方面,约翰逊在国内加紧了改革。

但是,求美国哪里那么容易,美国人口头是答应的,但就是不签字,当时是特朗普当总统,他要约翰逊配合他做很多事,其中最大的事是配合美国,在香港搞事,制约大国。

实际上,英国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在香港还有点“影响”,毕竟一百年的经营,英国培育了大量“奴才”,也有资本在那里,掌握很多秘密。

结果,英国果然把香港搞乱了,美国在这里左右横跳,要大国在别的地方让步;大国压根不理,直接用霹雳手段搞定。

英国再回首,发现自己培养了百年“奴才”全部曝光,再也不能用了;那些遮遮掩掩的资本也受到制约,没办法再惹事;还有什么律师工会教会等等,全部处于尴尬的位置。

实际上,这些力量是英国的,只能一次性使用;而约翰逊为了获得美国的“协议”,把这些“宝贵的”力量给美国用了,他们再也没办法用香港和大国讨价还价。

原以为英国这么配合美国,特朗普该在“协议”上签字了,这样英国可以无所顾忌脱欧;谁知道特朗普下台了,老拜登压根不理这件事:我不知道啊。

不过也不是没有商量,老拜登的要求是英国配合美国在5G问题上遏制大国;约翰逊心里这个苦啊,不得不重新配合。

所以,英国在5G问题上出尔反尔,特朗普时期约翰逊还用华为5G,还加大建设力度;到拜登时期,他们一反常态拆除华为设备,一点道理也不讲。

在国内方面,约翰逊也很有想法,他对税制进行改革,消减印花税,刺激资本投资;消减个人所得税,刺激消费;裁减公务员职位,减轻税负。

修建铁路,扩大就业;重新修订移民政策,在减少移民数量的同时,提高对移民财产学历能力的要求······

等等政策,实际上是有效果的,英国也有点起色的样子;只要美国能答应给英国一个“贸易协议”,英国似乎可以稳定住“脱欧”后产生的混乱局势。

结果,一场新冠疫情,让约翰逊很多想法得不到实现,就连他日思夜想的“英美贸易协议”也变得遥遥无期;而英国付出的代价是两次得罪大国。

“俄乌战争”爆发后,英国必须配合美国,无条件支持乌克兰;约翰逊多次访问乌克兰,显示英国对乌克兰“毫不动摇”的支持。

而糟糕的经济状况、脱欧的负面影响、大量“留欧”派的反弹,直接导致约翰逊的危机。他是被自己的内阁给逼下台的:内阁要员一个个辞职,让约翰逊不辞职都不行。

2022年7月7日,约翰逊同意辞职,但在英国执政党没选出新党首之前,他还担任看守首相;这时候的约翰逊,实际上是个没人理会的“首相”了。

2022年9月6日,约翰逊在唐宁街10号发表告别演讲,同一天,特拉斯继任英国首相,这是英国第三个女首相。

这个女的是个“德不配位”的人,也是“才不配位”的人;她创下了英国首相最短任期的记录:9月6日上台,10月25日下台,两个月都没干完。

实际上,特拉斯基本没什么政策,也没什么长久地考虑;她唯一的表现就是紧紧追随美国,为了讨好美国,她连“贸易协定”也无所谓;世界上其他国家,特拉斯基本都得罪了一遍。

但英国经过她这么一折腾,更加混乱。

上台的80后小伙苏纳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是个印度裔英国人,实际上当时特拉斯就不该上台,但英国人心底的一点酸水,让他在与特拉斯的竞争中落败。

苏纳克出生于1980年5月12日,祖籍印度旁遮普邦;小伙牛津大学学士、斯坦福大学硕士,家里是巨富,精英中的精英。

2019年担任财政部首席秘书,2020年担任英国财政大臣,2022年10月起任英国保守党党首、英国首相,还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苏纳克知道,现在要想解决好英国的问题,不能一边倒靠美国,而是要放眼世界、联合欧洲、和中美日印等大的经济体搞好关系。

怎么才能做到这些呢?启用卡梅伦是一招好棋,简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卡梅伦时期搞经济还是很不错的;同时,卡梅伦和中国美国等关系都不错。

而印度,苏纳克一点也不担心,他担任首相,印度人简直高兴坏了,很多印度人都把他当个“神”在家里供奉着。印度人喜欢这样,比如特朗普在印度就被很多人当“神”供着。

政治的利益很复杂:大众的利益、集团的利益

好了,总结一下卡梅伦再次入阁,英国政治核心层人员到底是怎么想的。

1、让卡梅伦回来是很好的主意。

英国已经这样了,不跳出以前的泥沼,是没办法继续前行的;要跳出来无非两个办法:用卡梅伦来解套,毕竟事情是他做下的;或者全面改革。

但全面改革,硬生生把卡梅伦以后得英国政治方向扭转过来,会产生很大的社会震荡,不可取;所以,让卡梅伦回来是很好的主意。

2、这件事对卡梅伦有好处。

一方面,延续了他的政治生命,他以前退出政坛的声明作废,但这不是他言而无信,而是政府的要求,卡梅伦还有点“一心体国”的姿态。

干好了,从这个位置再当首相也不是不可能;而这样,他将是可以和丘吉尔相提并论的人物;到那时,他在演讲、出书、担任什么财团的顾问,那价格可不是一般的了。

干不好,其实也没什么干不好,英国已经这样了,大家的预期也不会太高;实在不行就退出拉倒,反正自己也不会再差到哪里去。

3、政治都是集团利益的较量。

英国之所以这么混乱,就是保守党代表的既得利益者与工党代表的利益争取者的较量。所谓的“民主政治”,真正做决断的都是背后“神秘力量”。

在集团对抗中,集团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卡梅伦是保守党一派的既得利益获得者,他有义务为自己的集团出来。

而集团需要他,实际上不是需要他的本事,而是需要他所代表的一股势力的支持。也就是说:高层让你干什么,不是你有多大本事,而是看重你身后的支持力量。

用你,不是用你这个人,而是用你背后的力量。

4、英国人很滑头地表明了立场,两面不得罪,两面都讨好。

使用卡梅伦的时机非常好,很隐晦地表明了英国的政治立场。苏纳克用解决内部危机的需要为借口,把那个支持以色列的女内政部长解职了。

谁都不会说英国对以色列有点意见;英国也照样口是心非地和以色列打交道。但是,谁都知道,这不是把叫嚷“不能反以色列”的力量打压了下去吗。

5、能使用喂饱了的狼,就不要使用饿着的狼。

也许有人说:苏纳克为什么不和工党和解,让出一些利益,换工党对他的支持,然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把英国重新拉回正轨呢?

实际上,没有一个政治人物会这样干的,这就如同做买卖:尽量少付出成本。

卡梅伦是精英一派,他代表的势力都是吃饱了的资本和大公司。重新使用卡梅伦,英国政府不用付出太多。

而工党背后的力量,一直嗷嗷叫,想要掌握更多实权,制定一些新规则,让自己壮大一些。

一句话:能使用喂饱了的狼,就不要使用饿着的狼。因为使用饿着的狼,他们要吃更多的肉。

6、这对英国今后的外交有什么影响呢?

很明显,用卡梅伦就是在撩拨世界,因为他好像和很多国家都很好,甚至俄罗斯对他都不反感;而卡梅伦即使不顾美国,做出符合英国利益但有违美国意志的事,美国也没办法。

毕竟人家是“死过一回”的年轻过气政客,你能要他怎么样?把他惹急了,他可以随时撂挑子。而有些国家会对他有期待,所以,关系不会太僵。

最后,这是英国在卖力地表演:

英国要改变了,大家都来看看,说不定有你期待的东西。

就像英国在拍卖自己:

大家来投标吧,大英没什么好顾忌的,谁愿意出高价,英国就给谁站台。

0 阅读:5

战河过天下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