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肥皂”剧,虎牌、新洛阳的历史记忆

洛邑评历史 2025-03-19 03:19:58

肥皂为碱与油脂的合成物,总称脂肪酸金属盐,百姓俗称胰子,去污力强,还有消肿止痒润滑等生活妙用,是洛阳最早的化工产品之一。洗衣粉洗衣液还没出现前,肥皂是当家的清洁日用品,应用历史十分悠久。

解放前,洛阳还有恒大、恒昌、祥大、福祥六合、庆丰六家肥皂生产作坊,产业工人21人,手工制造双鹿、炮台、金钱、福星、飞人、虎牌等肥皂。当时,虎牌肥皂行销全国,最为著名。

1952年,在老城区东和巷24号,六家肥皂作坊联合成立六合肥皂厂,日产虎牌肥皂200多箱。1956年公私合营,六合肥皂厂易名公私合营洛阳祥大肥皂厂,从东和巷迁至兴隆街40号,生产设备只有肥皂架子,煮皂锅,资本仅0.43万元。

1957年廛河回族区成立,祥大肥皂厂于1958年再更名为地方国营廛河肥皂厂。时招收学徒工近百名,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在九龙台街、下园路征地,建纯碱车间、肥皂车间,产品也从单一肥皂发展成多种日化用品。

1959年,纯碱车间几经演化,后为洛阳化工二厂,主产泡花碱。1964年,肥皂车间先后变身洛阳市日用化学厂、洛阳市化工一厂,除了肥皂,还生产固化剂、粗甘油、蜡烛、洗头膏和包装桶、包装箱等。

1965年,洛阳化工一厂拥有肥皂生产工艺线整套设备一套,树脂生产设备一套,甘油生产设备一套,固化剂生产设备一套,实验和化验设备一套,另有锅炉一台,汽车五部,已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操作,年产肥皂92.1吨。

肥皂生产设备

1966年起,又历经五次技术改造,洛阳市化工一厂的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产量也逐年增加。1971年自动冷板车投入使用,肥皂产量由1970年的373吨增加到857吨。

1975年革新生产工艺,直接火熬制被蒸汽内加热法取代,肥皂质量稳定提高,甘油回收率也大幅上涨。1976年增加肥皂打印机一台,肥皂形条更加美观化标准化。

1983年革新自动翻条推皂生产线,消灭了事故中的隐患。1988年投资60万元,对肥皂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1989年,化工一厂肥皂产量达到2524吨。

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含量高低决定肥皂的品质。随着技术改造的进一步深化,肥皂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公司合营时生产的金鸡、虎牌肥皂,为一次成型的含水皂,脂肪酸含量仅为38%。1958年改为盐析皂,生产的飞鸽牌肥皂,脂肪酸含量增加到42%。

期间,化工一厂又试制的牡丹牌香皂,脂肪酸含量高达85%以上。1976年化工一厂试产53型洛阳牌肥皂,脂肪酸含量为53%,质量达到部颁标准,为国家甲级肥皂。数字说明问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增加花色品种,一直在努力。1979年53型洛阳牌肥皂投产后,化工一厂又推出了50型迎春皂、47型中国虎牌香皂、47型AC牌出口皂、53型天字皂四种新品,一次性出口南朝鲜800吨。

1982年,在河南省肥皂行业评比中,化工一厂的品牌均名列前茅。彼时,该厂肥皂产品主要供应洛阳市和省内各县,也销往陕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山西等省。

新洛阳牌肥皂是化工一厂又一杰作,一经面市,广受好评。1988年8月,河南省消协、河南日报社送给洛阳市化工一厂大理石光荣匾一块,上书“河南人民喜爱的新产品新洛阳肥皂”。

当年抢购风起,化工一厂的肥皂也行情看涨,一块难求。甚至几年后,风平浪静了,有人还通过关系,仍是成几箱的屯。化工一厂一时也成了香饽饽。

邵哄是化工一厂的普通职工,平时能说会道,爱打小报告,牛得不行,后借调到瀍河区某职能部门,常拿肥皂等产品拉关系,也混得风生水起。一次为巴结赖所长,邵哄竟利令智昏,让他爹提供线报,结果杯具了。

作为污点证人,他爹也不识“托托计”,把几个麻友给卖了,后被人盯上,也进了劳教所。人说邵哄粗看像新洛阳肥皂,四面净八面光,实际却是坑爹货。

1990年代,市场经济风行,受外阜大牌肥皂产品的冲击,化工一厂的肥皂产销量连年低迷,出现严重亏损。后化工一厂被联营纸箱厂兼并。再后来,联营纸箱厂也倒闭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位于下园路10号的化工一厂彻底没了,虎牌、新洛阳牌肥皂成了历史记忆。

过客,又名洛邑过客,洛阳人,热爱家乡,喜欢怀旧。原创作品,欢迎品评互动。原创不易,搬运改编必究,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