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时刻,没有之一。所有人都经受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红星纵队虽然前有先锋部队开道,后有殿后部队掩护,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敌机的一次次轰炸扫射,也给队伍造成不小损失。在湘江边,王诤为掩护其他战友身负重伤,昏了过去。大家轮流背他,将他背上临时用门板树枝搭扎起来的木排,推过江去。过江时,他们遭到敌机的猛烈袭击,为了保护王诤,竟有七名战士被炸死或淹死在江中。王诤一向坚毅刚强,但苏醒后得知此事,也不由悲痛落泪。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受损失最大的一仗,虽然中央两纵队和大部主力总算都渡过了湘江,但作战部队损失惨重,如5军团的34师等部,都被截断在湘江以东,最后大部牺牲了。
中央红军在从江西出发时,尚有8万6千之众,经过一路上的各种减员尤其湘江一战后,已不足4万,减员超过一半有余。
1934年12月11日,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终于进入湘西,当天部队即攻占了湘西小城通道。

从这天晚上7点开始,二局在电台前值班监听的曹祥仁就发现,敌何键属下刘建绪部的通信电台突然变得异常活跃,他立即予以牢牢锁定,接着便截获并破译了刘建绪向通道部署兵力的密电。
其实在到达通道之前,二局就已侦译数份敌军密电,加上刘建绪的密电,把它们串连在一起,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蒋介石已经断定中央红军准备前往湘江与2、6军团会合,故调集了包括刘建绪部在内的15个师,修筑了四道堡垒封锁线,准备在湘黔边境全歼中央红军。
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中明显多出了对博古、李德怀疑不满的情绪,随着之后接连不断的失利,这种情绪又日益显著,直到湘江血战,红军几乎濒于绝境,更是达到顶点。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周恩来、朱德,就连同样在苏联“喝过洋墨水”的张闻天、王稼祥,也逐渐开始认同毛泽东的意见。
毛泽东说话开始有人听了,自翻越老山界后,他就有了向中央的建议权,也因此,曹祥仁在破译刘建绪密电后,第一时间就将电文交给了毛泽东。

《最艰难的时刻1》,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分解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