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骨灰归属纠纷,折射出历史遗留问题与当代伦理的碰撞。南京七旬老人马新祥、马新如兄妹自上世纪60年代起,持续向原工作单位追索父亲骨灰未果,甚至两度被单位诉至法院。这场涉及死亡定性、骨灰权属的拉锯战,至今仍未画上句号。
离奇命案背后的骨灰悬案
据马氏兄妹陈述,其父马东波系原南京市蔬菜公司晓街菜站职工,1967年1月21日在履职期间不明原因死亡(一领导割喉自杀附近)。当时相关部门曾认定马东波被晓街菜站领导逼迫致死,但因兄妹年幼无处理行为能力,未获父亲”死亡证明"、”善后处理决定”等相关法律文件,被单位包办与公安机关处理了,处理结果也未告知亲属知哓。
单位拒交骨灰反诉兄妹
文革结束后,兄妹多次向单位追问父亲死亡定性及骨灰下落,均未获答复。直至多年后,二人自行发现骨灰被单位寄存于殡仪馆,但单位拒绝出具死亡证明并移交骨灰,反于近年两次起诉兄妹,先索要“骨灰保管费”,再诉“侵害单位名誉”,请求判令俩兄妹停止侵害,并赔理道歉,最后均以撤诉告终。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死者近亲属对骨灰享有保管、祭祀的权利。民俗学者指出,骨灰和死亡证明不仅是法律文件,更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情感寄托。
子女含泪呼吁:让逝者安息,给生者交代
多年来,兄妹二人曾为父亲死亡定性问题,向单位及公安机关讨父亲《死亡证明》无果,不得已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当时处理该案的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怎奈一审法院不予受理,经上诉、再审法院维持原审,裁定"马新祥马新如应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却未告知具体部门,依照法院裁定,兄妹写好《马东波死亡证明申请书》,却无法呈递,至今申诉无门。
子女痛诉:"人皆有父,生命皆为父所赋,父亲去世多年,至今无法安葬祭祀,亲人夜不能寐,悲痛难抑,母亲生前望与亡夫合葬,至死心愿未遂,俩兄妹希冀能有相关部门出面,敦请父亲单位尽早归还父亲骨灰,让父亲脱离"野鬼"之苦,魂归故里。"他们含泪呼吁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让逝者安息,给生者一个交代。
专家解析:单位责任与法律途径
法律界人士表示,若单位确因特殊历史原因保管骨灰,应主动配合家属完成交接;若存在争议,则需通过协商或司法途径明确权属,而非以诉讼施压。目前,兄妹二人表示将继续通过合法途径追索骨灰,让父亲“入土为安”。
一坛骨灰,半生追寻。这场跨越时代的纠纷,既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亦是对当代社会治理能力的考验。
免责声明: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