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刘秀决定对全国来一次大规模普查,看看东汉到底有多少家底。
刘秀自己就是南阳豪族,他太清楚这帮豪族是怎么隐匿人口,瞒报土地的,查,必须得查清楚。
没想到的是,这项工作竟会遇到出乎意料的阻力。
各个州郡的官员进京汇报度田工作时,刘秀看到陈留吏的牍上写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f5d3e4f0dea2b775911335709891f19.jpg)
于是他就问陈留吏这是什么原因,陈留吏装糊涂,说这是在雒阳的街上得到的。
这时,帐幄后面只有十二岁的刘庄(后来的汉明帝)插话说,这其实是郡里面的官员给丈量土地人员的行政命令。
刘秀又问,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问呢?
刘庄回答,河南是帝城,陛下的近臣都在这儿,南阳是帝乡,那都是陛下的近亲,谁敢认真核查!
刘秀让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所言果然和刘庄一样。
刘秀当然其清楚背后原因,拿这个来考考自己的这个儿子,就是看他能不能接住这个摊子。
刘庄的表现让刘秀很满意,这也是三年后更换太子的一个原因,详见这篇:明章之治(1):当了17年储君,坐拥强大势力的他为何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刘秀随后在洛阳开始严打,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等十余人被先后下狱诛杀,刘秀希望从洛阳入手,给全国树立一个典型。
有用嘛?
效果一般。
地方上照样和你对着干,最严重的是青、徐、幽、冀这四州,河北山东的豪族们反抗力尤其强大,下来检查的官员动不动就被当地豪族干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42cd348e904e99af3386a1668b249c7.png)
河北本来就是刘秀起家的地盘,依仗着河北部分豪族(六大家族之一的耿家),刘秀才能安稳立足。
在后来的争霸战中,刘秀的对手王郎几乎得到全河北的拥护,拥兵十万之众的真定王刘扬也与他结盟。
刘秀派出刘植作为说客,成功说服刘扬倒戈,才逆转了战局。刘秀为此还被迫接受一场政治婚姻,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并立她为皇后。
怎么着,现在当上皇帝了,就忘记老兄弟了?
咱们当初能立你,自然也能反你!
刘秀渐渐感到了当年王莽的痛楚,要革豪族的利益,太难了。
但是为了刘氏的江山,刘秀硬着头皮也得上。
40年冬十月,在推行“度田”政策后一年,刘秀又下了一剂猛药,从中央派遣使下到各个郡国,颁布了著名的检举司法条令,允许百姓互相检举揭发。
有武力对抗的,就严厉镇压,同时将“度田”政策变成官僚的考核标准,想上进,想升官,就给我好好查。
到了明帝时期,对地方官员更为严厉,甚至出现了官员为了防止自己被扣上不尽职的帽子而在“水旱,垦田多减”的灾年仍然按照曾经的账本申报的现象(而吏举度田,欲令多前,至于不种之处,亦通为租)
上面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只要下决心,其实还好办,更难地那些表面正直,暗地却带头违法的官员。
比如当时的司徒欧阳歙,世授《尚书》,任用贤才,颇有政绩。
官职高、文化高、学生多!
这么一个看上去绝对是好官的人,结果如何?
被查出在汝南郡长任内测量田亩作弊,贪污千余万钱,被捕下狱(坐在汝南臧罪千余万发觉下狱)
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不展开了。。。。。。
刘秀大怒,准备按律处斩。
牛逼的一幕发生了!
诸生千余人为欧阳歙老师求情,最猛的是欧阳歙的学生平原人礼震,年仅十七岁,竟然提出代欧阳歙一死(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至有自髡剔者。平原礼震,年十七,闻狱当断,驰之京师,行到河内获嘉县,自系,上书求代歙死)
你们的老师已经严重“违法违纪”!怎么还好意思为其求情!
刘秀毫不动摇,坚决铁腕打击,干掉了欧阳歙。
但他没有想到,一百年后,这些士大夫又会发展出多么汹涌的一股力量,"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纷纷涌现,尤其在舆论的操纵上,更是玩的是炉火纯青,士大夫违法法纪?错,那是你皇帝昏庸!
经过数年整治,度田终于成为一项铁的制度, 不容许任何人质疑、违反,贯彻了整个东汉一朝(豪族为什么没像王莽那样继续反刘秀呢?这个咱们下篇再讲)
先看一张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67ccd6f7fbb7d87c3cb45dca20e35c7.jpg)
这个是咱们看历史书经常看到的,资料的确详实,但是看起来似乎没啥感觉。
换一张图试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8567c95ffcd60999fd6fc03c17f193f.png)
两点说明
1、户数、人口从明帝开始猛增,说明政策出效果了,明帝朝整整比光武帝多了近50%。
2、和帝后,因为上来的皇帝岁数小,皇帝和外戚不断进行惨烈的厮杀,导致度田稍有停滞(说明中央稳定是很重要的)
3、在跋扈将军梁翼的统治下,到了顺帝初期,全国人口终于突破了五千万的整数大关!
你说该怎么评价梁翼呢?
他的确是跋扈、是贪财,但是对国家来说,算不算有作为的功臣呢?
对历史人物,咱们尽量不要一杆子打死,人是很复杂的。
度田失败了,造成东汉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