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刚一跑路,刘备就迅速推进接收汉中。
虽然汉中的人口红利早被曹操拿走,但是汉中本身就是一个大粮仓: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汉中自古就农业发达,物产丰富。
丞相后来的的十万北伐大军就是靠汉中养活的,眼下的任务就是从益州迁移部分人口来汉中即可。
刘备获得汉中之战的完胜。
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任命孟达为宜都郡太守,让他率部从秭归出发,进攻房陵郡。孟达一鼓作气拿下了房陵郡,干掉了太守蒯祺。
孟达抓住了这次机会,一鼓作气拿下了房陵郡,干掉了太守蒯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e01aec2d72ceebdadc0c2063a2b2cbe.png)
刘备担心孟达骄纵,在他即将进攻上庸的时候,派义子刘封去接管孟达的部队(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
法正、孟达同时归顺的刘备,为啥用法正,不用你孟达呢?
刘封与孟达会师后,合力攻打上庸郡,上庸郡太守申耽投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f454efbf2025e2a450bce419040944b.png)
为笼络申耽,刘备拜他为征北将军,同时还让他兼任上庸郡太守,拜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兼任西城郡太守。
这个安排当时看不出啥问题,但在襄樊战役进行到最关键时刻,就暴露出巨大的用人失策!
孟达从派系来看,属于东洲派,刘封是刘备义子,地位更高,除非刘备直接下命令,以这两人的尿性,不会主动增援关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e2684d0e3494d30478b97b00abba72e.png)
随着房陵、上庸、西城一线全部落入刘备手中,整个汉水上游连成了一片。刘备成功将地盘打造成了完整一片,两川地形险阻全部拿下,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成立。
刘备的个人声望达到空前高度,站上了人生巅峰。
他要称王了!
汉中王不同于之前的益州牧,既不能表奏,也不能遥拜,刘备使用的方法是“劝进”。
咱们后面会介绍哪些人领头参与此事。
称王后,刘备立穆夫人(穆夫人即吴氏,刘焉的前儿媳、吴懿的妹妹)为王后,立刘禅为王太子,直接明确长子刘禅的接班人地位。
同时以汉中王的身份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前、后、左、右所谓四方将军在军中地位很高,仅次于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和卫将军,高于四征、四镇将军,相当于大军区司令。
这几人的职务众人都没有异议,唯有一个人的升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刘备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兼任汉中郡太守,负责汉中的军政事务。
如果从实权来看,魏延仅次于荆州的关羽!
要知道,此时的魏延只是一个牙门将军,而汉中的重要性与荆州的却不相上下,怎么也得选一个与关羽旗鼓相当的人,除了张飞还有谁能担此大任?!(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
刘备知道提拔魏延,大家肯定心里不服(一军尽惊!),特意召集众将开会,当着大家的面问魏延:如今委你重任,你有什么打算?
魏延很有信心,他气壮山河地回答:如果曹操倾天下之兵而来,我替大王挡住他;如果曹操只派一般将领带十万人马前来,我替大王干掉他!(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众人都被魏延的豪言壮语所折服(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魏延不是打嘴炮,后来在凉州,魏延把郭淮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详见这篇:诸葛亮执政时期蜀军第一次在正面战场战胜魏军的幕后功臣是谁?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隆中对的大战略已经完成一半!
完成称王仪式后,刘备回师成都,后勤已经绷不住,川内的给养也到了极限,再不走,丞相那可撑不住,信不信益州也给你来一场民变!
但皇叔是真不知道,你的好兄弟关羽此时在荆州取得了多大的战绩!
史称:羽威震华夏!
要写三国最精彩、最悲壮、最令人痛惜的襄樊战役了。
这里先解释一个之前的留言:
于禁的三万精锐投降后,为啥曹操给徐晃的只有新兵,那些老兵、精锐都去哪了呢?
都被打光了!
曹操这次汉中之战损失十分惨重!
曹操撤退后,刘备不可能不追击,褒斜道的路况比不上陈仓道,这一路病死、饿死、逃亡,还有投降刘备的(王平就是此时归顺的刘备),导致曹军几个月都没有恢复元气(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
曹操其实并没有指望徐晃建功,更多的希望是放在合肥的张辽身上。
可以说,于禁的三万精锐就是曹操手里最大的底牌(三万不少了,刘备投入汉中的兵力估计就在五万上下)
水淹七军真的给了曹操一个重创!
随后曹魏开始陷入奇妙的循环,战场损失越多,后方越要不断征兵、征粮,反过来激起更多的民变,再度转换为关羽的助攻,然后给予曹魏新一轮打击。
以至于到曹操死时,整个曹魏依然处于“士民颇苦劳役”的状态,要不是大魏吴王的神奇助攻,三国历史会怎么发展,真难预料。
但即便如此,曹操仍然不敢离开长安,为啥呢?
就是担心刘备趁势北伐,从汉中冲出来!(刘邦就是从陈仓道一举突入关中)
大军可以撤,只要刘备不走,曹操那边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防着你!
如果刘备待在汉中,以汉中王的招牌振臂一呼,关中会不会也如荆州那样,群起响应?(宛城守将都能叛变,长安、冀县就没有人蠢蠢欲动?别忘了还有马超这个在羌、氐中有巨大威望的凉州名将)
如果刘备待在汉中,即使曹操派出了于禁七军后,还有余力让徐晃带兵去荆州嘛?
如果刘备待在汉中,后面孟达、刘封敢不发兵支援关羽吗?
这几乎就是刘备全取天下最好的机会了!
刘备从来不具备取天下的条件!能偏安一隅称孤道寡已是万幸。
如果忽略三兄弟这等不及的年纪,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太早了,诸葛亮给他定的方针就是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挡住曹操就行,结好孙权就好,其实在我看来就在襄樊打打运动战袭扰战都挺好,没必要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打攻坚战,抢抢粮食,吓吓曹操挺好的,一样可以震慑中原,等东西川政局稍稳的时候,直接两路出兵。刘备回成都也是无奈之举,益州新降,自己又刚刚称王,不回去安稳下益州势力怎么行?无奈之举啊!再加上不靠谱的小人大舅子[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荆州四战之地,非其主不能守。刘备无将可守,他不自守,称王回成都享福去了。
刘封如果不是勇猛有谋,刘备也不一定会杀他,这是自己年纪大了,为阿斗扫清不可控的障碍了
刘备没机会夺取天下,刘备的地盘、人口、人才都是三国里最少的也是垫底的,自从曹操灭了袁绍以及消灭了关中诸侯联军夺取凉州统一了北方以后,刘备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夺取天下了!刘备的力量实在太弱了连孙权都打不过面对曹魏更是被吊打了!
蜀汉只是在夹缝中侥幸挺了一个阶段,从全局上没有任何可能打败曹魏!
刘备着辈子唯一能取天下的机会就是有徐州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打官渡之战,曹操还没起来,虽然徐州位置也不咋地,但是比曹操的位置好太多了,可惜自己能力不行,又收留了吕布这个搅屎棍[得瑟]
刘备就没有碰到过这种机会,哪怕是他实力最强盛的时候都是曹孙三方中垫底的存在
三国鼎立是最稳定也是最难打破的格局,刘备取得汉中,荆州之战是胜是负,对蜀汉集团都是灾难,胜了,孙刘联盟破裂,对于东吴来说,荆州的威胁比中原威胁都大,输了,丢了荆州结局很明显,襄樊之战再辉煌,战略上都是幼稚失败的。刘备打下汉中后就应该猥琐发育,休养生息,稳定地盘,对孙权称损失严重,加强合作,约定抗曹事宜,可以商量汉中出兵袭扰曹操,东吴出兵扬州,同时西边利用马超声威联系羌族,谋划凉州,有养马之地方。
庞统的死就是刘备集团衰败的起因,归根结底还是刘备不肯听庞统选择上策,进川后直接控制刘璋拿下成都,庞统法正留在西川,诸葛关羽留荆州,天下唾手可得
一直不能理解的事,既然荆州军团和汉中军团已经会师房县,为什么不是合力攻打襄阳呢?即便江陵公安被偷家,也能从容地从当阳过远安保康到房县啊?
除非你蜀地工业革命,就蜀国那点人口指命打一个统一的北方?
孟达刘封只有一万人马,刚拿下上庸就接到关羽求救,在加上满脑子想当世子的刘封心愿落空多重因素下没法救援
机会个屁,没机会
大魏吴王在此,孤年薪十万,月薪八百的渣渣速速退下!
关二爷北伐的时候
孙十万背盟是主要原因!孙十万也是有野心的!刘备坚持伐吴也是错误的决定!当然打赢了还可以!结果惨败!楚汉相争时韩信封齐王时!要是叛汉自立!估计也是这个结局!韩信的缺点就是没野心!只想当个王就满足了!贬为侯都不知装孙子!不死才怪呢!三国时司马懿是装孙子隐忍大师!熬死曹魏三代君王!
睡觉的时候啊
没有,一丢丢都没有。只要孙十万这个搅屎棍存在一天,刘备这边就半点希望都没有。若是联曹灭了孙十万再两雄争霸的话,几率大慨不超过2成。奈何刘备立身立国就不可能和曹老板这边苟合。所以,半点机会都不会有。属于《死神来了》不是死不死,而是咋个死的问题[抠鼻]
最合适应该是黄巾起义的时候。
梦里
荣耀30s小板
不要荆州,关羽撤回蜀地,让吴魏全面接壤。等吴魏发生战争,一把梭哈全军快速穿越秦岭,不管长安,先拿下潼关大事可成
关二尾大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