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刘备称王时的劝进班次:
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
咱们重点分析前面十一人: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
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
营司马臣庞羲;
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
军师将军臣诸葛亮;
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
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
征西将军臣黄忠;
镇远将军臣赖恭
扬武将军臣法正;
兴业将军臣李严
注意这个顺序:居首的是马超,其下依次为许靖、庞羲、射援;之后才轮到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等元从或新贵。
称王讲究的是面子,你得让有威望、最好是和本集团关联不大的人来劝进,这样才显得名副其实。
马超:
朝廷诏拜的徐州刺史、都亭侯、偏将军,凉州军阀最粗的两条大腿之一,实力与名望兼备。
由他作为首席出面劝进,是最合适的人选。
许靖:
按说如果没有后来的偷爬城墙(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许靖本可以稳坐劝进头把交椅。
在汉末他就是大名士,与从弟许邵(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他说的)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董卓专权时,以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与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的官员。许靖借此机会提拔一大批士人前往关东任职,如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董联军幕后的主要策动着就是许靖!
关东联军起兵反董后,周毖被杀,许靖随逃出洛阳,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孙策渡江后,王朗等人纷纷被其击败,许靖无奈再次南奔交州躲避战乱,受到交趾太守士燮厚加款待。
其后又受益州牧刘璋邀请,前往益州,担任蜀郡太守(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
资格老、文化高、中央地方都担任过要职,更是曹魏顶级士族圈的知名人物,与袁涣、华歆、王朗等都有深交。曹魏初期的三公华歆、王朗、陈群都曾与许靖通信,叙旧日友谊(与陈郡袁涣、平原华歆、东海王朗等亲善,歆、朗及纪子群,魏初为公辅大臣,咸与靖书,申陈旧好)
就连丞相看到他都要按照士族之礼下拜(诸葛亮皆为之拜)
但背主的经历让刘备实在看不上他(背主之事而看不起许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还是在法正的劝说下(靖之浮称,播流四海),方才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庞羲:
论名气庞羲没有许靖响,但资历两人却不相上下,庞羲最初在朝廷担任议郎,与宗正刘焉相识,将其女嫁于刘璋之子刘循(璋长子循妻,庞羲女也)
刘焉的两个儿子刘范、刘诞与马腾密谋进攻长安失败,庞羲冒着风险送刘焉的孙辈入蜀,事后得到巨额奖赏,获得执掌东州兵的机会,历任巴郡太守、巴西太守。
妥妥的益州实力派,超级大佬。
射援:
出身扶风世家大族,太尉皇甫嵩(东汉顶级家族皇甫家)的女婿(援亦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贤其才,而以女妻之)
射援能挤进这个名单,靠的就是士族的名头,没办法,刘备集团绝大多数都是草根,士族底蕴的确单薄了些。
赖恭:
曾任交州刺史,后与苍梧太守吴巨不和,被吴巨逼走。
刘备入荆南四郡后,赖恭投奔刘备,被封为镇远将军。
赖恭入选的理由就是级别高:交州刺史。
总结下:
马超凉州军阀、徐州刺史
许靖、射援,士族门阀
庞羲、赖恭,一个是巴郡太守,一个是交州刺史,赖恭更准确的说是前交州刺史,没啥实力,虽然官职比庞羲高,劝进的名次却比庞羲低了几位。
这几人都不是刘备的心腹,但不是名气大、就是资历高,刘备称王最需要的就是他们的表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4003046e849c2108d1291d132596a42.png)
射援之下,才是刘备的真正核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值得注意的关羽、张飞曾受过汉廷的正式敕封(关羽偏将军、张飞中郎将),不过劝进时二人使用的头衔是刘备封的杂号将军(关羽荡寇将军、张飞征虏将军),不再以旧日官职自居。
结合刘备遣使送还汉廷赐予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这一举动,相当于与献帝做了切割,同时明确表态,益州这位才是真正的汉室!许县的那位无非是曹操的傀儡而已。
之前有朋友曾留言,认为刘备称王这个做法不妥。
但事实就是,曹操只差临门一脚,当时人都认为他随时就要篡汉,要不是刘备的汉中之战、关羽的襄樊战役打的曹魏差点崩盘,开国皇帝这个好事,曹操会让给他儿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3ab9111d9f15391e68afaa25bfe435f.png)
得快点将汉室这个牌子接过来,何况按照汉室传统,刘备称王才更具合法性,汉兴,外戚与定天下,侯者二人。故誓曰:“非刘氏不王,若有亡(无)功非上所置而(封)侯者,天下共诛之。”
然而曹操称王,大魏吴王没有干涉,刘备称王却彻底激发了他嫉妒心!
人与人之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赤壁大战前刘备的窘境还历历在目,万余兵马,无立足之处,然而自从借荆州后,数年时间竟然当上王了,嫉妒心无疑是孙权后来背刺关羽的一大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