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三大目标:收的多,花的少,投资稳

全德健见 2025-02-24 13:18:35

网上有人在讨论医保的三大目标。

所谓三大目标,即“收的多”、“花的少”、“投资稳”。

我觉得吧,医保作为人民群众就医最重要的保障,尽管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这三大目标无疑是正确的。

一、收的多:

也就是扩大缴费群体和提高缴费基数。

医保是一项普惠政策,惠及所有老百姓,理应所有老百姓都参与。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高是很高,要我说,100%才好。

近来网传有些医院退保,有些群众脱保,网友纷纷叫好,在我看来,这绝不是好事,有多少患者生病需要住院的时候后悔没有医保?真要得了病,有医保和没医保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些人对医保缴费基数增加不理解,实际上由于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医疗支出越来越大,老年抚养比从2000年的9.9%攀升至2022年的21.3%,医保基金支出年均增速超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医保面临穿底风险,扩大基金池是解决方法之一。

2023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达60%,惠及1.3亿人次,其背后依赖的就是基本医保基金划拨的稳定财源。

二、花的少:

这是最被医生、患者诟病的地方,但作为全民医疗的基本保障,医保基金的节约使用是必需的。

不管家底厚薄,不省着花总有破产的一天。

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实施后同级医院同病种费用差异缩小37%,药占比下降8.2%, 国家集采九批药品平均降价超50%,心脏支架等耗材价格“腰斩”后,2022年节约费用超4000亿元。

这些数据的背后,虽然存在不少争议点,但在大方向上,一定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看病用的,节约医保基金,就是老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以保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投资稳:

医保基金的结余部分需要投资来保值增值,选择收益又高又稳的投资方式显得很重要,但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所以首先要“稳”,在“稳”的基础上追求“高”。

这方面医保做得很好。

新冠疫情期间,医保基金预付专项资金超2000亿元支持“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其底气正源于年均6%的基金投资收益。

网上有人在讨论医保的三大目标,也不仅仅是讨论三大目标,可以说讨论的内容涉及医保的方方面面,有褒有贬。

比如灵魂砍价和医疗质量的矛盾,比如投资与收益和安全的关系,等等等等。

这都正常。

不过,我想,我们在讨论医保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也要体谅医保的难处,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医保就像管家,既要会开源,又要会节流,还要会增值,同时还必须能保证全家老小生病了都有钱治。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