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京东外卖来了,本地生活大变天

开开案例 2025-02-10 03:44:45

“最快9分钟送达,佣金低至5%!”

2月初,京东外卖突然杀入,像一枚深水炸弹,炸开了本地生活市场平静已久的水面。

这个曾被美团、饿了么“双雄”垄断的万亿级赛道,再次迎来了一个不差钱的重量级玩家。

目前,京东外卖还没有独立的APP,需要打开京东APP,先进入右上角的“秒送”板块,然后再选择“外卖”业务入口。

以北京市场为例,京东外卖的产品设计和美团、饿了么有着明显区别,外卖板块目前入驻的商家都是餐饮,而“奶茶咖啡”独立于“外卖”成为了秒送里面的平级单元。

现在京东外卖入驻商家还很有限,覆盖到的城市也并不多,由此可见还处于业务的试水阶段,没有大规模发力。

有消息称,京东外卖号称只抽取5%的佣金,而美团准备降低佣金应对。对于此,京东官方并未作出回复。据21世纪经济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京东外卖的佣金率费用比美团外卖略低或者持平。

京东外卖并非突然出现,在此之前京东其实早已暗中布局。早在2015年,京东就成立了“京东到家”,以O2O模式杀入了本地生活市场。

2022年,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公开透露进军外卖意图,2024年通过“秒送”频道逐步渗透咖啡茶饮、生鲜药品等即时零售场景。2024年5月,“秒送”频道升级为京东APP一级入口,打出“最快9分钟送达”的标语。

此时的京东已不满足于零散试水,而是通过收购达达集团、吸纳美团前高管郭庆等动作,将即时零售的“毛细血管”延伸至外卖战场。

外卖市场虽然是块大蛋糕,但是啃下来并不容易。

近些年,滴滴外卖、抖音外卖都做过尝试,但都没有真正撼动到美团在外卖江湖的统治地位。

从京东外卖目前的态势来看,对于美团尚构不成威胁。

首先是流量入口。京东外卖入口深藏于京东APP三级页面,额外教育成本巨大,截至目前仍然有许多人尚不知道京东外卖已经上线。因此,从用户端来看京东外卖尚未形成大规模爆发。

其次是运力。尽管达达宣称最快9分钟送达,但这毕竟是宣传噱头,实际测试中显示多数订单仍需20-30分钟,并没有比美团、饿了么快出不少,这背后也暴露出餐企出餐效率与配送调度的协同难题。

最后是佣金。京东喜欢也善于开启价格战,因此可以推测在外卖领域,很有可能围绕商家佣金对美团发起进攻。不过对于商家来说,低佣金固然诱人,但京东初期单量有限。商家渴望“第三极”打破垄断,却又畏惧流量不确定性的风险。这也导致京东初期很难在商家中一呼百应。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成熟市场挑战双头垄断绝非易事。

滴滴外卖因资源投入未成气候,抖音外卖受制于配送体系收缩战线,皆证明单点突破难以撼动系统优势。

京东的破局关键,在于能否将物流优势转化为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正如亚马逊Prime会员通过快速配送重塑电商格局。

从更高的战略维度来看,京东外卖的出现,或许有着更深的考量。

一方面,美团闪购已入侵京东腹地,开始配送3C、家电等高客单价商品。京东反击的方式,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外卖攻入美团的核心场景,逼迫其回防。

另一方面,醉翁之意不在酒,京东外卖的终极意义,或许不在外卖本身。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2030年将突破2万亿。在这场“空间折叠”的革命中,外卖只是即时需求的冰山一角。

京东通过“秒送”频道整合外卖、买药、数码急送等场景,实质是在构建“移动化前置仓”——每个骑手都是流动的零售终端,每笔订单都在拓展数字消费的边界。

当美团则试图以“零售+科技”巩固壁垒,京东的终极目标则是构建一个覆盖“电商+即时零售+本地服务”的超级生态。这场战争的本质,是流量焦虑下的场景争夺:当传统电商增长见顶,高频、刚需的本地生活成为必争之地。

尽管京东外卖尚未构成威胁,但美团已经开始警戒,据传言多地美团BD(商务拓展)紧急开会商讨降佣留客,部分城市佣金率已下调。

京东外卖的突袭,看似静默,却可能成为改写行业格局的导火索。本地生活市场的竞争,已从流量厮杀升级为生态韧性、数据智能与场景密度的全方位较量。

假如京东复制“百亿补贴”打法,外卖行业或将迎来最惨烈价格战。而在这场变局中,最大的变量或许是中小商家的选择——他们的“用脚投票”,将决定谁能在5万亿市场中笑到最后。

0 阅读:0

开开案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