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苏联的工业基本已经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虽然苏联在工业方面算是有所建设,但与美国在“咆哮的二十年代”中经历的繁荣以及德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相比,苏联的经济成就显得相对较弱。
斯大林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
因此,苏联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旨在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来强制推动苏联的工业发展。
这一计划要求全体苏联人民致力于重工业的发展,以迅速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工业的快速增长。
然而,苏联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原始积累从何而来?
只能是农民。
为了获取苏联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斯大林在扩张现有工业的同时,于1929年11月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到1933年底,99.8%的苏联农民纷纷加入了集体化。
夺人土地、拿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苏联农民又不是机器人,才摆脱了沙皇又迎来大林哥,他们自然要反抗。
然而,斯大林却以明确的态度宣称:
“反对集体化的人,都是共产主义的敌人。”
那些不同意的人要么面临着被处决,要么被流放至西伯利亚。
在高压之下,苏联农民也只能无奈地放弃个人土地和财产,加入国有农场。
苏联农民在加入集体化之前,还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们纷纷宰杀自家牲畜,焚烧农具和种子。
这导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估计有600到1000万人丧生,其中仅乌克兰就有约300万人饿死。
斯大林对此毫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与苏联国家命运相比,农民的牺牲是必要的。
在那几年,苏联的农产品产量减少了7.8%,但国家的收购量却增加了150%,而且给予的价格还相当低廉。
这其中的价格差,正是苏联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
斯大林将高度剥削的资本全部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
那么苏联去哪里买技术和设备呢?
一生之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之所以能和自己的死敌合作,算是走了大运。
1929年,美国陷入“大萧条”,经济崩溃,工人失业,资本无法找到投资的出口。
在这个关键时刻,斯大林发出了邀请:“快生产吧,我买!”
斯大林的呼声很快得到响应,美国抢着送来了70多个技术援助项目。
到了193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24个,涵盖了冶金、工业机械、农业机械和飞机等高科技领域,总价值达到4000万美元。
甚至许多美国工程师为了维持生计,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
举例来说,第聂伯河水电站是由美国专家采用美国设备建造的,高尔基汽车厂则得到了福特公司的援助,斯大林格勒拖拉机更是从美国拆卸并运抵苏联,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总工程师也是一位美国人。
只要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卖不出去的东西,斯大林照单全收,几乎50%的机器设备刚下生产线就运到了苏联。
更为惊人的是,这些国家还向苏联提供了高达17亿美元的贷款。
美国不怕苏联借钱,也不怕苏联是意识形态对立的敌人,就怕苏联不跟他做生意。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苏联现在拥有了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但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资源,确保经济的稳健发展却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斯大林选择采用强制性计划经济,以保证苏联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实施。
计划经济最初的目标是有序的发展,避免像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发生,而非死板僵硬的强制命令。
然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计划经济,就是强制性的命令措施。
他将工业企业组织成了“一长制”体系,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而上级则接受更高层次的指示,所有命令最终都由斯大林下达。
任何不服从、扰乱秩序或未完成任务的个体,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都可能面临劳动改造甚至枪决的惩罚。
而作为奖励,苏联为工人提供了良好的福利保障,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甚至将面包和米面优先分配给工人。
在严惩和厚赏并存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斯大林就是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将苏联人民紧紧绑定在工业化的征程上,以实现追求强大国家的目标。
1937年,苏联成功超额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钢产量达到1770万吨,煤炭产量达1.28亿吨,发电量更是达到了365亿度。
同时,苏联还成功建成了6000多家企业,覆盖了钢铁、飞机、汽车、化学、重型机械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不仅令苏联的经济蓬勃发展,更在全球工业总产值中占据了10%的份额。
截至1941年,即参与“二战”之前,苏联的年均工业增长速度保持在惊人的17%。
在这期间,重工业的比重由39.5%上升至61%,机械制造业产值更是占到了整个工业产值的30%左右。
换句话说,斯大林的目标实现了,苏联已经完成了从落后农业国到强大工业国的蜕变。
而在这个工业化进程中, 基本上是美国手把手援建的。
斯大林也直言:“在我们所有重工业工厂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国的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斯大林没有提到的另外三分之一,是在德国、英国、瑞典、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工业国家的资助下建成的,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美国在欧洲的子公司。
各取所需罢了,一方进步了,另一方避免的经济危机,说什么援助?
罗斯福和继任者的智慧都赶不上丘吉尔的眼光[呲牙笑]
所以,国家和人一样,要崛起靠个体努力也需要机遇。如果没发生经济危机,苏联再怎么计划经济也是不可能在那么短时间里完成工业化的。
西方国家过剩的生产力,找到了买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取所需,是一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