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复辟后,对导致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思念不已,下诏为其正名,还特意命人在寺庙为王振建立旌忠祠,并以香木雕像,以便供奉。
或许朱祁镇自己也明白,王振只是为他背了黑锅,所以才做出了补偿,即便这样做会给自己名声带来不利影响,可朱祁镇还是选择为王振正名。
从这方面来看,朱祁镇似乎是位十分念旧的皇帝。
对待王振尚且如此,那么对待夺门之变的三位大功臣,徐有贞、曹吉祥和石亨,朱祁镇是如何封赏他们的呢?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呢?
一、夺门之变三大功臣景泰八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宦官曹吉祥为谋求从龙之功,有意谋求迎出明英宗朱祁镇复辟。
曹吉祥先到后宫拜见孙太后,密告复辟一事,并取得孙太后的支持,石亨、张軏则在太常寺卿许彬的建议下,连夜拜访“善奇策”的左副都御史徐有贞。
徐有贞得知此事后大喜过望,当即便决定参与其中,与石亨等人共同谋划复辟一事。
正月十六日,石亨、曹吉祥等人齐聚徐有贞家中准备在当夜发动政变,计划进行得异常顺利,他们一路畅通无阻,护送朱祁镇来到举行朝会的奉天殿。
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朱祁镇已经坐在皇帝御座之上,群臣得知消息后,先是无比愕然,随即又相继入内大礼参拜,朱祁镇复辟成功!
朱祁镇复位后,对徐有贞、石亨等功臣大加封赏。
徐有贞兼任翰林学士,加兵部尚书,入内阁参预朝政,至于前任兵部尚书于谦,在徐有贞“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的进言下,被朱祁镇下令处斩。
不久后,朱祁镇又封徐有贞为武功伯,兼任华盖殿大学士,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当时陈循、商辂等内阁成员皆被罢免,徐有贞成为内阁首辅,一人独掌阁权。
曹吉祥是宫中宦官,朱祁镇没有封爵位,而是赏赐大量庄田,仍命他协理京营军务,同时,朱祁镇还封其嗣子曹钦为都督同知,侄子曹铉等三人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
此后不久,朱祁镇又将曹钦封为昭武伯,曹铉等三人提拔为都督,也就说,曹吉祥的功劳,被朱祁镇封赏在了其家族后代身上。
二、三功臣跋扈,互相攻讦石亨则被朱祁镇认定为夺门之变的首功,进爵忠国公,此外朱祁镇对其“眷顾特异,言无不从”,这使得石亨权欲膨胀,在朝中兴风作浪。
然而,这三位夺门之变的大功臣,并没有风光多久,他们要么被贬,要么被杀。
先说徐有贞。早在朱祁钰在位时期,徐有贞就记恨上了于谦,当时他通过于谦门生,向于谦求取国子祭酒一职,于谦答应举荐,结果朱祁钰认为徐有贞心术不正,不肯任命。
向来对于谦“言听计从”的朱祁钰,竟然拒绝了举荐,徐有贞根本不相信,他认为是于谦从中作梗,从此对于谦怀恨在心。
所以在朱祁镇对是否处死于谦犹豫不决时,他的一句话就决定了于谦含冤而死的命运。
不过这时候正春风得意的徐有贞,根本不在乎于谦的死活,他是内阁首辅,连皇帝朱祁镇都要顾及他的功劳,敬他三分。
徐有贞是一位文人,文人骨子里的通病就是看不起宦官、武将,已经有些飘飘然的徐有贞决定和曹吉祥、石亨等人划清界限,不跟他们来往。
不仅如此,徐有贞还经常在朱祁镇面前打曹吉祥、石亨两人的小报告,说他们横行不法,侵占民田,两人由此对徐有贞大为怨恨,日夜图谋构陷。
不久,徐有贞就因泄露禁中语而遭到朱祁镇的疏远,后又因“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名被逮捕下狱,之后又被贬为庶民,流放金齿。
直到石亨倒台,朱祁镇又想起徐有贞,才下令赦免徐有贞,徐有贞就此返回故乡,郁郁而终。
三、曹、石之变,功臣身死相比于徐有贞的下场,曹吉祥和石亨的人生结局更为凄惨。
石亨凭借自己的权势,疯狂往朝廷中塞人,如果只是让兄弟子侄冒功领官也就罢了,其部下亲戚、朋友四千余人也能借此骗官,这就有些嚣张了。
或许是自认为没有自己,朱祁镇就当不上这个皇帝,石亨甚至还敢给朱祁镇甩脸子,没事就要进宫和朱祁镇奏事,一旦他提出的建言没被采纳,脸色当场就变。
出宫之后,石亨更是大肆宣扬,鼓吹自己的权势,凡是顺他眼的,提拔什么的都是小事,他看不顺眼的,统统下狱罢黜,为所欲为地干预朝政。
长此以往,朱祁镇也忍受不了石亨的嚣张跋扈,专门对左顺门下令说,如果没有宣召,不得放武官进宫,如此一来,石亨进宫的次数才减少。
天顺三年,朱祁镇查出石亨侄子意图谋反,并以此事和凌辱亲王之罪牵连石亨,朱祁镇罢黜石亨的官职,贬为平民,石亨朋党悉数被罢免。
次年,有人上奏称石亨图谋不轨,朝中大臣苦石亨已久,纷纷上书称不可轻饶,于是朱祁镇顺水推舟,将石亨下狱,以谋反罪处斩,未行刑,石亨病死狱中。
见到石亨如此下场,曹吉祥惊惶不安,开始谋求自保,他开始用金钱拉拢蕃将,而这些蕃将也担心曹吉祥失势后,自己地位不保,也纷纷依附曹吉祥。
天顺五年,监察官弹劾曹吉祥的嗣子曹钦滥用私刑,朱祁镇下令让锦衣卫处理此事,并将案件通告群臣。
曹钦本就是惊弓之鸟,听闻朱祁镇此番操作,更是认为他将对曹家下手,于是决心谋反,当然,结果是以失败告终。
受到嗣子谋反的牵连,曹吉祥被处以磔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