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开始并未将卫子夫放在心上,虽然在宠幸过后将其带回宫中,但在之后一年,汉武帝愣是将卫子夫给忘了,没再召幸过一次。
直到汉武帝打算将年迈体弱的无用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才得以再见皇帝。
卫子夫哭着请求汉武帝放她出宫,看到美人哭得梨花带雨的娇俏模样,汉武帝心生怜爱,才再一次临幸了卫子夫。
这回,汉武帝记住了卫子夫,并盛宠十余年,可即便为汉武帝生下太子,卫子夫依旧免不了失宠的命运,49年夫妻情分,在权力面前终究还是脆弱如纸。
那么,卫子夫的命运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她最终又为何自尽?
一、卫家因女而贵建元二年(前139年),汉武帝前往霸上祭祀先祖,祈福消灾,在返程中前往平阳侯府探望大姐平阳公主,此时,汉武帝与陈皇后结婚数年,依然没有子嗣。
平阳公主见到弟弟来访,命早就精心打扮好的十几名年轻貌美的女子,拜见汉武帝,但汉武帝眼光很高,对平阳公主准备的美女并不满意。
直到侯府上的歌女上堂献唱,汉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其中一位歌女,甚至等不及回宫,便借口换衣服,在尚衣的轩车中临幸了她。
这个歌女就是卫子夫,平阳公主因此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汉武帝欣然答应。
或许是汉武帝后宫中美女如云,也或许是陈皇后善妒让汉武帝不敢对女色过于放纵,反正卫子夫进宫后一年之久,都没能见到汉武帝。
等卫子夫再次得到临幸,情况就与以往不同了,因为这次卫子夫怀孕了,这对汉武帝来说可是大事,卫子夫可是汉武帝后宫中第一个怀孕的女人。
这证明,汉武帝并非不能生育。
陈皇后不会眼睁睁看着卫子夫受宠怀孕而无动于衷,于是她和母亲馆陶公主刘嫖准备拿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开刀,想要杀卫青来恐吓卫子夫。
汉武帝知道此事后,对卫家加倍赏赐,召卫青为建章监,加侍中,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也得以显贵,亦加侍中。
此后十余年,卫子夫愈发得到汉武帝宠爱,相继生下三女一男,卫家也凭势一跃而起,民间甚至传唱歌曲:“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二、卫子夫受宠的原因卫子夫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盛宠十余年,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首先,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太子刘据。汉武帝在即位之后的十余年里,后宫一直没能传来生子的喜讯,朝中一直对此议论纷纷。
淮南王刘安来朝见时,太尉田蚡甚至对他说:“方今上无太子,……即宫车一日宴驾,非大王当谁立者!”
当时汉武帝已经快三十岁了,结果一位皇子都没能生出来,天下人都盯着他的后宫看,可想而知汉武帝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刘据的降生自然让他欣喜若狂。
汉武帝不仅让擅长写辞赋文章的枚皋和东方朔作赋庆祝,还特意修建婚育之神祠并祭拜,同时,汉武帝还册立卫子夫为皇后,并大赦天下。
其次,卫家人也给力,在对战匈奴的战争中立下功勋。在刘据降生这年,汉武帝派四路兵马迎击匈奴,结果除了卫青获胜凯旋外,其他三路中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
之后,卫青多次领兵北上讨伐匈奴,令匈奴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霍去病更是创造封狼居胥的武将神话。
卫家人屡立战功,卫子夫在汉武帝心中的分量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最后,卫子夫性格柔顺,不善妒。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临幸卫子夫是见色起意,而之后的盛宠十余年,足以证明,卫子夫在性格方面也令汉武帝十分满意。
与陈皇后的骄横善妒相比,卫子夫的温柔小意自然更符合汉武帝心意,即便后来失宠,卫子夫也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汉武帝的尊敬。
太史公司马迁也高度评价卫子夫说:“嘉夫德若斯。”
三、卫子夫无奈自尽卫子夫失宠的原因也是多方面,首先,色衰恩驰是每一位后宫妃子逃不脱的宿命。
前123年,随着更加年轻貌美的王夫人出现,汉武帝对卫子夫长达十余年的盛宠开始转移,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以及钩弋夫人出现,卫子夫逐渐只剩下皇后的尊荣。
年纪增长,容颜衰老是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但汉武帝的选择太多,他可以永远只喜欢年轻漂亮的少女。
这一点,汉武帝的宠姬李夫人看得做透彻,一句“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道尽皇帝的无情,所以李夫人在病重时死活不肯让汉武帝看到自己憔悴的容颜。
其次是随着卫青、霍去病去世,卫家逐渐失势。失去两位战神的卫家,已经不被汉武帝所倚重,更何况,卫家在军中的强大声望,令汉武帝也产生了忌惮。
外戚势力的衰落,使得后宫中的卫子夫失去了最大的依靠,汉武帝是坚定的实用主义者,既然卫家没有了用处,自然也不会再高看卫子夫一眼。
那么,卫子夫的人生结局最终又为何是自尽收场呢?
最直接原因是巫蛊之祸的牵连,汉武帝晚年迷信巫蛊之术,得病期间怀疑有人用巫蛊之术害他,江充便借此机会诬陷太子刘据。
刘据无法见到汉武帝,当面说明冤情,被迫起兵诛杀江充,最终兵败逃亡,而卫子夫也被汉武帝下诏收回皇后玺绶,卫子夫深知汉武帝心狠,遂在绝望中自尽。
前139年,卫子夫和汉武帝邂逅,这次见面不仅改变了卫子夫的命运,也改变了卫家的命运,前91年,卫子夫自尽,49年夫妻情分化作一场泡影,终究什么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