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昭君与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婚姻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用现在的话简单概括就是:富家千金看上穷小子,父母极力反对,她却出钱出力非穷小子不嫁。
有一天,娄昭君偶然间看到正在城墙上服役的高欢,从此一眼万年,她十分震惊地对身边侍女说:“此真吾夫也。”
意思是说,此人一定是我未来的丈夫。
实际上,娄昭君不仅是这样说的,还付出了行动,她派自己的侍女向高欢表达了心意,知道高欢生活困顿,还多次赠送给高欢财物。
之后,更是自己出钱让高欢来家中下聘,其态度之坚定,就连娄昭君的父母都只能“不得已而许焉”,问题是,娄昭君为何会看上高欢这个穷小伙呢?
一、娄昭君或许是颜控娄昭君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其家族财力雄厚,比如,娄家有几千名家仆和不可胜数的牛羊马匹,加上娄家出手阔绰,喜欢接济别人,所以与很多士人交好。
在金钱开道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娄家在当地的影响力有多大,如此家境出身的娄昭君自然成为联姻的热门人选。
有实力雄厚的娘家撑腰,娄昭君拥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和心智,也养成了敢爱敢恨的性格,当地很多豪门大族争相上门,想要聘娶她为正妻,但她都看不上,坚决不嫁。
直到遇见高欢,娄昭君意识到自己终于遇到“真爱”了。
当时的高欢是什么情况呢?虽说高家祖上也出过太守、侍御史这样有权有势的大人物,但自从祖父高谧因犯法流放到怀朔镇时,高家实际上已经衰败了。
高欢的父亲高数生更是一个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甚至都没能力抚养刚出生的高欢,幸亏高欢的姐姐、姐夫还不错,将他抚养长大。
像高欢这样的破落户子弟,在边境别说什么前途了,连基本的生活都不会太如意。
那时候高欢穷得叮当响,也没有发展前途而言,那娄昭君为何非要嫁给他呢?唯一的解释是,娄昭君是颜控,她被高欢英俊潇洒的皮囊吸引了。
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除了看脸,实在想不出合适的理由解释,身为大家闺的娄昭君为何非高欢不嫁。
若非说娄昭君一眼看出来高欢这个穷小子有无穷潜力,那未免太魔幻了。
二、大度让夫,助力丈夫发迹关于高欢的相貌,史书中记载说:“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少有人杰表。”
既然高欢都这么帅了,在娄昭君看来穷一点也无所谓,正是依靠娄昭君嫁妆中的一匹马,高欢才有了成为边镇队伍中队主的资格,能够拥有一百多人的下属。
后来高欢相继投靠杜洛周、葛荣以及尔朱荣等一系列决策,背后都有娄昭君的影子。
不得不说,娄昭君对高欢可谓爱到了极致,在古代生育一次,无异于踏进一次鬼门关,而娄昭君却为高欢接连生下六子二女。
六子二女中出了四位皇帝以及两位皇后,分别是死后追封的北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以及北魏孝武皇后、东魏孝静皇后。
而且在高欢成为东魏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后,为了巩固权力,自然避免不了政治联姻,对此,娄昭君报以极大的忍耐度。
比如高欢将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尔朱英娥纳为妾室,婚后对她的敬重甚至超过原配娄昭君,以皇后之礼相待。
不仅如此,高欢每次入内室见尔朱英娥,必定束着衣带以示尊敬,口中自称“下官”。
高欢还将年轻守寡的郑大车纳为妾室,对她宠爱无比,当然,郑大车的身份也比较特殊,她是东魏大臣郑严祖的妹妹。
而让娄昭君做出最大牺牲的是蠕蠕公主。
当初西魏想联合柔然攻打东魏,高欢为了消除这个隐患,决定与柔然和亲,让长子高澄迎娶柔然可汗的女儿蠕蠕公主,可没想到,柔然可汗却想将女儿嫁给高欢。
三、高洋称帝,尊娄昭君为皇太后要知道此时高欢已经五十岁了,他拿不定主意,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最终还是娄昭君拍板说:“国家大计,愿勿疑也”,才成功劝说高欢答应迎娶蠕蠕公主。
等蠕蠕公主嫁到高府后,娄昭君将自己居住的大房腾出来让给蠕蠕公主居住,看到妻子受委屈,高欢也深感惭愧,曾经下跪向娄昭君表示歉意。
高欢去世后,娄昭君长子高澄遭到厨奴暗杀而死,次子高洋掌握东魏大权,正当高洋紧锣密鼓准备禅位事宜时,娄昭君却一反常态反对高洋篡位。
理由是,高洋的父兄是如龙似虎般的人物,他们都没有废帝篡位,高洋怎么能超越父兄。
实际上,高澄在遇刺前正在干的事就是谋划何时废帝登基,娄昭君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她反对高洋或许是出于一种轻视。
而这种轻视,可能就来自于高洋的长相,史书记载高洋“皮肤黑色,大颊兑下,鳞身重踝”,这种长相在人们看来可谓是奇丑无比。
甚至连高洋的亲大哥高澄也曾嘲笑过这个二弟,说他长得丑,问题是,娄昭君生的这几个儿子就没有丑的,偏偏高洋是个另类。
前文提到过,娄昭君可能是个颜控,而且是很严重的颜控,毕竟看见一个小兵长得帅,就非他不嫁,爹妈拉都拉不住这种事,一般人也干不出来。
看到儿子高洋如此丑,内心不喜欢乃至于轻视,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但高洋会因为娄昭君的反对而放弃称帝吗,显然不可能,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位,登基称帝,建立北齐,追尊高欢为神武帝,尊娄昭君为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