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看到善恶有报,尽管与自己无关,仍会感到一种快乐,这便是一种利害不相关的快乐,但引发这种快乐的事情却可能仍然是包含着他人、他物的利害得失,所以这只能算是相对的利害不相关。
此外还有一种绝对的利害不相关,比如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由此而产生的快乐可能是与自己和他人的利害都不相关的,既然与利害无关,在其中便缺少了情感之所以成其为情感的好恶判断因素,所以这种快乐便超越了情感快乐而成为一种更为纯粹的精神上的愉悦,而愉悦仍是快乐之一种。因为这种精神愉悦相对更为客观,其所欣赏的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各种美的因素,此时的快感也便变为了美感。我们发现随着精神愉悦的层次越高,则这种愉悦中感性因素所占的分量会逐渐减小,而理性因素所占的分量会逐渐增加。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对这种快乐作了形象的描述,“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在这里,最高的快乐和求知、美学、哲学形成了统一。求知指的就是理性,而感性则被柏拉图排除在外了。
柏拉图对于感性的排斥源于其对于整个表象世界的排斥,因为感性快乐与表象世界结合的更为紧密,比如很多感性快乐都有着较强的物质性依赖,也就是这种快乐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某种物质性的消耗。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二十五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实境是艺术作品所达到的真实艺术层次
艺术是对宗教、哲学和科学的综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