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在广陵起兵。
随即,吴王接连收到了两个良策。
第一个良策,是吴王亲自任命的大将军田禄伯提出的。
他提出:如果我们只是一路直扑,很容易就被卡住呀!请让我率军5万,走南路,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您夹攻,“此亦一奇也”。
另一个良策,是一个青年将领桓将军提出的。
他提出:咱们吴国步兵厉害;步兵利于在险阻之地施展!汉军多车骑,车骑利于在平地施展。我们沿途不攻城夺地,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洛阳的武库和敖仓的粮仓,据洛、荥一带的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否则,如果慢慢走,顿兵城下,等到汉军车骑进入梁、楚之郊,那大事就败了!
然而,这两条奇策,吴王刘濞都没有采纳!
这两条奇策,靠谱吗?吴王为何又不采纳呢?
袭击红利这两条计策,虽然各有不同,但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把握好袭击红利!
“吴为反数十岁矣”,这次叛乱,吴王准备了几十年,准备是比较充分的。
相比之下,尽管景帝一直在削藩,但对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是准备不足的。
因此,此时对叛军来说,这次反叛,是有一个“红利期”的,即叛军已经发动,而朝廷反应未及的这个时间。
吴国的两位将军,企图利用这个“红利期”,先下手为强,抢占战略制高点,争取战略优势!
那么,他们的计策,靠谱吗?
分路武关之策大将军田禄伯指出:一路向西进军,气势再大,也是难以取胜的。
这个看法无疑是精准的。
当初,娄敬、张良,劝刘邦定都关中,就是因为关中乃“四塞之地”,凭借险阻,可以抵挡住强大的敌人,立于不败之地。
当年六国合纵,秦国凭函谷关力抗;后来项羽凭彭城战胜之威而进,刘邦又凭荥阳-成皋与之周旋,这些在当时都是并不遥远的事情。
一旦朝廷凭殽函之险扛了过来,喘过气来,叛军的袭击红利就会结束,那时,先立于不败之地,掌握战略主动的,就变成朝廷了!就像战国时期的大秦和楚汉战争时期的刘邦一样!
所以,田禄伯提出,迅速分兵南线,攻入武关,打破关中四塞的局面,为叛军争取战略主动!
抢占荥阳、敖仓之策青年将军桓将军的着眼点,同样是把握“红利期”。
桓将军指出:如果只是简单的一路西进,不但不能打开局面,连像当年项羽一样压制住汉军都不可能!
这是因为:叛军兵力强大,但是,与当年项羽不同,他们并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
所以,一旦在广阔平原地区相持,叛军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
因此,桓将军提出:不要把宝贵的“红利期”消耗在不必要的逐城争夺上,而应该快速前进,控制荥阳、敖仓等地,将战线推到殽函险阻之地,阻塞汉军于荥阳以西的地区,然后利用吴军步兵利险的优势,掌握住战略主动!
那么,田禄伯和桓将军的看法,正确吗?
至少后面的战事,证明了二位将军眼光的正确!
被不幸言中的战事吴王没有采纳二位将军的两条计策,仍然一路西进。
而后面战事的发展,正好被二位将军不幸言中了。
1、顿兵睢阳,形势迅速逆转。
叛军一开始的进展十分顺利,吴楚联军接连击败汉军,连战连胜。
然而,当梁王退守睢阳后,吴楚联军就顿兵城下,陷在梁地无法脱身了。
因此,周亚夫尚未出发,就提出了取胜之策:楚兵膘轻,难以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矣。
而当周亚夫抢先进驻荥阳后,高兴地说:七国反,吾乘传至此,不自意全。今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
周亚夫率领的汉军主力与叛军主力尚未交锋,战略主动权就已经被汉军牢牢把握了!
2、汉军骑兵发威,吴楚陷入绝地。
随即,周亚夫设营昌邑,派轻骑不断袭扰吴、楚联军的粮道。
由于汉军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因此,叛军攻睢阳不能胜,转攻昌邑也求战不得。
相反,汉军的轻骑活跃于叛军粮道之上,叛军一筹莫展。
终于,未经大战,吴楚联军就耗不下去了,被迫退兵。
3、车骑发威,吴楚迅速崩溃!
一般情况下,即便进攻不利,进攻方也可以撤走,如此,双方将进入漫长的战略相持。
如果是那样的话,吴楚即便不能成功,也不至于迅速覆灭。
然而,正如桓将军所预测的,在平原之地,你吴楚军想要退走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
在周亚夫车骑为主的快速机动部队打击下,吴楚联军迅速崩溃,主力迅速被歼!
如此,吴王逃回国后,已经没有任何抵抗之力了。
很快,吴、楚就被迅速平定!
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总共不过3个月,就被平定了!
看起来,田禄伯和桓将军的眼光是正确的。
所以,后世许多专家学者,包括明代奇才冯梦龙,皆认为吴王不采纳他们的计策是愚蠢的。
然而,果真如此吗?
两条奇策的基础两位将军是在刘濞已经提出总体方略的基础上提出奇策的。
刘濞的总体方略是什么呢?
刘濞起兵时,向天下明示了自己的方略。
1、南越兵先攻占长沙以北地区,再西进巴、蜀、汉中;
2、东越、楚、淮南、济北诸军会同吴军西取荥阳;
3、齐、淄川、济南、胶东、胶西诸王与赵王联合攻占河间、河内,再或西入临晋关,或与吴军会师荥阳;
4、燕王北取代郡、云中后,再联合匈奴南下,经萧关迂回长安;
5、吴王率吴军,与齐、赵军会合,直取长安。
也就是说,在刘濞的总体方略中,不只是七国一起起事,就连淮南、长沙等国也加入,而南越、东越,甚至匈奴也全部参与!
两位将军的计策,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的。
而且,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取得成绩!
田禄伯要急入武关,必须要长沙、淮南二王也同时起事,并得到南越国大军的支持。
否则,只5万人,要连破长沙、淮南两诸侯,然后再西入武关,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便你真的能降服淮南、长沙,汉军也早已在武关闭关而守,你哪里还有机会呢?
桓将军要越城而进,直接进取荥阳、敖仓,就必然是要燕、赵及齐地诸侯皆同时展开,东越等势力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才可能施展。
当初,项羽强盛,在荥阳、敖仓压制刘邦,但彭越在梁地活跃,其补给线屡屡不畅,以至于陷入前后不能相顾的被动局面!
如今,如果既不能攻破梁国,又不能留足够兵力压制住梁王,大军直接在荥阳与敖仓与汉军主力相持,这不是找死吗?
只有在刘濞所计划的各方势力皆积极参与的前提下,以东越、淮南、济北之军困住梁国等其他地方,吴楚联军才可能绕城西去,抢占荥阳、敖仓。
所以,这两个奇谋,是建立在刘濞的总体战略得以实行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的!
这是锦上添花之策,不是扭转乾坤之策!
吴王不纳之因如此,吴王不采纳这两条计策的原因,其实就很明显了。
史书,明确记载了吴王不采纳的原因,但其实那只是“表面原因”。
对于大将军田禄伯提出的迂回武关之策,吴王世子指出:大王您现在是造反呀!如果分兵让别人统领,那别人又反了你怎么办呢?
于是,吴王遂没有采纳此策。
然而,虽然这是史书的官方说法,却经不起推敲。
担心大将造反,那让信得过的人统领不就好了吗?如果真的觉得此策可行,那么,让吴王世子统领此路不好吗?
对于桓将军提出的直取荥阳敖仓之策,当时,吴军的老将军出面,驳回了此策:年轻人只知道冲锋陷阵,哪里能论军国大事呢?
于是,吴王遂没有采纳此策。
连实际道理都没有讲,就因为提出者的资历而否决,其实也是极为表面的原因。
吴王不采纳的理由,其实就是这两条计策,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1、能否入关,关键看各方响应是否积极。
如果南越、淮南、长沙不响应,田禄伯的计策也就没有了实施的条件。
但按照刘濞的计划,如果各方响应积极,那么,他也做好了入关计划的。
也就是:在平定关东后,燕王联合匈奴,迂回云中、代郡,由萧关进入关中,与吴王夹击长安!
两相比较之下,吴王显然是计划在先平定关东后,再实施入关作战。
这种情况下,是否早早分兵入武关,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2、能否在荥阳一带击败汉军主力,也主要取决于各方响应情况。
如果前所说,如果东越、济北、淮南等军不积极响应,吴楚联军虽强,但是绝对不敢在不解决梁国的情况下越城直接去荥阳的。吴王再是骄狂,也知晓项羽在梁地问题上吃过的亏。
而如各方响应,北方诸侯或入临晋关,或来荥阳一带助战,都能对荥阳、敖仓、梁地的汉军形成夹击之势!
所以,桓将军之策,其实也并没有太大意义!
一盘散沙、各怀鬼胎,才是迅速失败之因二将军的两条奇策,都是在刘濞总体设想实现的基础上才能施展的。
而如果刘濞的总体设想能够实现,其实两条奇策不施展也没有太大关系。
由此来看,刘濞的事业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看他设想的诸侯群起反汉的局面,会不会成为现实!
遗憾的是:诸侯们各怀心思!
诸侯相约,并不同心。
叛乱一开始,南越国就没有向长沙以北进攻,燕王也没有南下萧关,匈奴更是坐山观虎斗···什么南北夹击,一开始就没有开始!
齐王背约,胶西、胶东各国的军队则去围攻齐国,也没有按计划行动。
赵国一开始观望,后来则退保邯郸。
至于淮南、长沙各国,根本就没有响应!
这个情况下,吴楚之军,除寄希望于在睢阳、昌邑“先战而后求胜”,侥幸求战外,确实也没有别的什么指望了!
吴国的两位将军,确实有战略眼光,看出了叛军面临的机遇和危险,企图利用叛乱初期的“袭击红利”,先下手尽可能争取有利形势。
只是,诸侯群起反叛,胜负关键,在于诸侯是否齐心。
如果诸侯齐心,他们的策略是锦上添花,可以加快战争的胜利进程。
但是,诸侯不齐心,他们的策略就连实施的条件都不存在!
所以,吴王没有采纳他们的策略,其实并不算什么遗憾的事情。
当时,对于大汉来说,进一步加强集权以反击匈奴,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潮流。
诸侯王们为一己私利发起的叛乱,逆历史潮流而动,其失败是必然的。
至于进军路线上优不优化一点,都不可能改变最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