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设计觉醒:香港朗豪坊如何用螺旋印钞术破解“偷懒经济学”?

那些与景观的故事 2025-03-09 07:22:40

建筑精 / 说建筑

ARCHITECTURE

DISASSEMBLING

PART

01

商场都是经过一群人精心设计的

毕竟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让你消费

大家都是为了赚钱,谁还没有点小心机呢

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小心机其实也分等级

初级新人——

一层配置服装百货小展柜

顶层总是电影美食俱乐部

中级管理——

中间穿插着绕啊绕的电梯

“不经意”就“被”经过了某些店

高级主管——

时不时来个展览让你觉得amazing

最好有个噱头能够晋升网红

大师级=高级+“X”

???

除了前面提到的招数不说

他们配有自己发明的新招

在商场中作为一个购物人的我们

大概都会有一些 “偷懒” 的小心思

要能向前走,绝不向上走

若要向上走,绝不胡乱走

商场每层人数的多少和高度、业态都有关系

这也是大家都喜欢把电影院和餐饮放在顶层的原因了

衣服可以不买,但东西不能不吃,生活也不能不享受

打个比方

假设设计师在顶层铺满了一排女装店

那90%的可能性那一层会成为“女儿层”

那如果铺了一层男装店呢?

我只能说设计师和店家都很勇且不求回报

所以一般的商场长到6层都很不容易了

提问:在高层商场如何克服购物人的“懒惰基因”

PART

02

面对难题学渣们抱团互抄以求及格

而学霸们往往能从巨人的肩膀上获取灵感

今天要介绍的是古根海姆博物馆

▲古根海姆博物馆 图片来源:Archdaily

我和你说购物?你给我看博物馆?

阿不不不不

我们要看的是它的内部空间...

▲古根海姆博物馆螺旋坡道 图片来源:Archdaily

这不是就是一个螺旋坡道吗?

但是它连续啊...

咱伟大的赖特大师管这叫

“单一连续的地板创造的伟大空间”

没错这对于购物人来说可太伟大了

之前你不愿意上楼可以说不行我懒得爬楼梯

但现在换成了坡道呢?

是不是感觉省力很多?

那换成一圈都是缓缓的坡道呢?

是不是感觉逛街都没那么累了!

PART

03

今天介绍的项目位于香港旺角

介于上海街这条历史街区穿过了场地

场地保留这一街道 分为了两个部分

甲方给的任务书可以说是及其膨胀

在基地面积才2万多㎡的地块上

要求建筑面积约19万㎡包括:

8.28w平方米办公、5.63w平方米商场、5.46w平方米酒店

同时 香港当地有一条明文规定

15m以上的建筑密度不能超过65%

所以想法平地起高楼的人可以打住了

那我们先看看邻居长啥样再做决定吧

毕竟需要合群

酒店部分退让出空地作为城市空间

呼应九龙商业轴线 增强商业价值

办公空间上移 底部全部作为商业功能

为了不完全阻隔酒店的视野

让酒店能中底层也能 卖的贵一点

得让商场往外挪挪

为了实现功能三合一

在街道的上空加上了连接两侧的空中连廊

建筑的手脚身子框架都齐活了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今天的主角

朗豪坊购物中心

它从矮矮胖胖变成了高高瘦瘦

在身材焦虑的年代实现了逆袭

但是作为商场

身材好能赚钱吗?

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主角也都是一波三折才成为人生赢家

商场体态看着是轻盈不少

但是确实有两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Q1:

中间部分的空隙真的不利用了吗?

这里可是寸土寸金的香港

您有钱也不能这么霍霍啊

Q2:

身高是高了 爬上去也费劲了不少

上面的商家赚钱更难了

那我们就来想想怎么赚钱!

PART

04

STEP1:业态分布

先按照小白们的路子布置好商铺

STEP2:交通组织

朗豪坊的公共交通可以说是十分便利

场地内自设公交站不说

也靠近地铁旺角站

对于懒人可以说绝对友好

靠近地铁站和商业界面分别设置两个入口

并且在靠近地铁站的主入口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雕塑

就像担心来的人找不到这里

▲朗豪坊购物中心主入口 图片来源:网络

加上懒人专属直梯和逃生专用电梯~

还有逛街用的扶梯?

一般的商场都喜欢掏一个大通高

然后在通高的地方放扶梯

比如这样

但是这样处理底下四层部分还算合适

那高层部分呢?

不就变成了高耸而又单一的“天井”?

我赌五毛钱没人会想在这里逛街

就算是只有一个中庭

也会由于13F的层高(不算地下)而显得不是很舒服

一般的高层商场为了避免这种问题

会把一个天井 分为几个天井的集合

比如

这样就能在设计有中庭的同时

尽可能让你觉得并没有那么局促

只能租到顶上基层的商家发出了救命警告

都没人来 让不让人赚钱了???

STEP3:空间变型

要按照正常的功能排布

顶层的房间肯定是这样布置的

只能说 平平无奇

就算中庭里的楼梯摆出了花 他也只是个普通中庭

这又不是过日子

还记得开篇提到的螺旋坡道吗

赖特大师说过的

(划重点)

我们得把每层的地板连起来!

才能造就伟大!

由于体块过于狭长

为了创造较好的空间体验

不完全将整个体块都用做螺旋坡道

在螺旋部分沿着坡道摆放好店铺

就得到了连续而又伟大的坡道了

PART

04

至于设计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原型?

难道只是为了创造一个伟大的空间吗?

当然不是

上面有说过在购物的过程中人们都倾向于不跨层逛街

绝对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也有一个很学术的名字

那在朗豪坊中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们可以把购物中心大概分成两个部分

低层的长条+高层的竖条

长条内部空间设计和普通的购物商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无疑就是三件套—— 店铺排排坐 掏中庭 加电梯

如果说-2F-3F的空间布局属于前菜

那4F的通天广场就开始了更深一层的铺垫

整层作为一个美食广场

并且放了很多大型的艺术装置

购物人在吃饭的过程中还能陶冶情操

之后便是设计最巧妙的部分

跨层扶手电梯

▲朗豪坊购物中心通天广场 图片来源:网络

跨层扶手电梯能直接跨越4-8F

对于懒人来说是绝对的福音

但是偷懒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有上限呢?

为了将偷懒进行到底

设计师加入了两部跨层扶手电梯

先将人运送到最顶层

▲朗豪坊购物中心通天广场 图片来源:网络

▲朗豪坊购物中心”The Spiral“购物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这第二部扶手电梯经过的地方不就是咱们连续而又伟大的空间吗

没错 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流线设计克服了人们的懒惰心理

说白了让你更愿意去逛街呗

总结一下就是下图

BTW 这个空间之所以设计的好

还因为它的空间十分“接地气”

设计师把传统老香港这样小肌理商铺的空间形式融入建筑中

▲香港本土集市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The spiral“购物区的店铺规模都相对较小

接地气的空间被内置后

似乎也被置入了灵魂

▲朗豪坊购物中心”The Spiral“购物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PART

05

说在后头

朗豪坊于2004年10月落地

距离现在已有十多个年头

朗豪坊作为香港最大规模的市区重建计划

成功地将旺角原有的黄赌毒印象抹去

以自身完善的业态、商业的吸引力实现了区域化的协同发展

并形成高品位和潮流的新购物区

也许在某些层面的设计上与目前的设计理念并不相符

但是这也无法改变其自身是一个十分优秀的设计并且对后续的高层商业空间的组织模式颇有启发

▲朗豪坊购物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

[1]分析图及GIF动图: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出处

[2]其他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写在最后:

对项目的理解完全由作者自己梳理,若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是作者能力还没有到位,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欢迎交流~

0 阅读:0

那些与景观的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