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建筑会“生长”:菌丝砖+种子墙,浇水就能造房子

那些与景观的故事 2025-03-10 07:38:36

"

请给建筑”浇浇水“

未来建筑养护指南

在未来,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建筑?

我们透过世界建筑的发展史,总有不走寻常路的设计师在一次次打破常规的设计中重新定义“建筑”

有这样一类设计师,他们改变常规的建筑建造方式,他们将自然植被作为建筑材料,试图让建筑自行生长

01 To Grow a Building

02 “Hy-Fi”

03 Hybrid Flax Pavilion混合亚麻亭

04 The Growing Pavilion 生长馆

01

To Grow a Building

To Grow a Building 是一个表演性的实验室空间,它使用 3D 打印技术实时创建建筑结构,在这个空间里,让我们看到了种植建筑的可能性。

项目使用一台可以执行复杂的3D打印任务的机械臂,机械臂协助建筑师建造了这一座由数字工作流程设计的建筑。

建筑结构采用3D 打印技术材料由种子和土壤组成,该设计被编码并链接到机器人的计算机。

机器人获取土壤和种子的混合物作为建筑材料,并将混合物的层层叠叠地打印出来,从而执行数字设计结构的命令。

打印任务完成后,该结构获得了自己的生命:种子开始发芽,墙壁装饰着绿色的植被,而内部则扎满了坚实的根系。

To Grow a Building 通过开发一种用于 3D 打印的新型材料,将植物群融入设计建造过程的方法,种子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大胆破格的做法,在绿色建筑上给以建筑师们新的启示。

02

”Hy-Fi“

这座塔楼由纽约建筑工作室 The Living 的创始人兼设计师David Benjamin 设计,The Living 在 2014 年 MoMA PS1 青年建筑师计划的获奖设计“Hy-Fi” 。

该项目探索了菌丝体在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使用,是第一个由这种新材料制成的大型建筑。

这些有机的“砖块“利用蘑菇根系令人难以置信的“生物算法”,材料中的蘑菇根系在五天内生长,通过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制造出一种全新的建筑材料,无需投入能源,更没有产生碳排放。

项目使用了菌丝砖,切碎的玉米秸秆的残渣与菌丝混合,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形成了棱柱形的菌丝砖。

建成后,这些菌砖构成了一座高约12米的塔。

在为期两个月的展览结束后,塔楼被拆除,砖块被送往堆肥厂,利用其天然的生物降解能力进行降解回收,没有建筑废料的产生,节能环保。

03

Hybrid Flax Pavilion 混合亚麻亭

Hybrid Flax Pavilion 是 Landesgartenschau 场地上的一座中央展览建筑,位于最阿尔根河蜿蜒河畔。

该展馆建筑展示了由斯图加特大学开发的新型木材-天然-纤维混合建筑系统,作为替代传统建造方法。

设计以起伏的屋顶和圆形玻璃幕墙为特色,邀请游客从各个方向进入中央的室内空间。

透明的玻璃围护结构提供了全景视野,将建筑内部与外部景观无缝融合。

起伏的屋顶与相邻的 Argen 河的节奏相呼应,创造了连续而鲜明的空间区域,提供了一种连接内外立面的深度感。

核心是一个气候花园,作为内部庭院,促进自然对流通风和冷却。

展馆的屋顶构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交叉层压木板和天然纤维体的混合结构,通过无芯亚麻丝缠绕生产。

20 个混合组件与普通木板交替出现,形成独特的波浪状屋顶结构,覆盖了 380 平方米的展览空间。

这种新颖的混合建筑系统实现了室内广阔的无柱空间,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使用,从而利用木材和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

纤维-木材混合系统利用木材和天然纤维的独特品质,生产出轻质、高效且性能卓越的建筑构件。

采用亚麻纤维成分来加固薄木构件,有助于建筑业利用快速增长的资源,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当地可用的木材储备来满足对木材的巨大需求。

混合组件旨在实现具有可变结构高度的简单支撑梁状结构。

纤维体形成一个主要承受拉伸载荷的底面,而木板则管理压缩力并构成屋顶围护结构的表面。

▲结构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屋顶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04

The Growing Pavilion 生长馆

The Growing Pavilion 是一个在荷兰设计周的临时活动空间,由蘑菇菌丝体生长的面板构建,支撑在木框架上。

建筑整体为圆柱体造型,远远望去,建筑外立面像是由石匠精心雕刻的装饰,静看才能发现一颗颗长在墙上的蘑菇,那可不是施工人员的失职,而是设计师们有意而为之。

该临时展馆由布景设计师兼艺术家帕斯卡尔-勒布克(Pascal Leboucq)与阿姆斯特丹生物基创意工作室的埃里克-克拉伦贝克(Erik Klarenbeek)的设计工作室Krown Design合作设计。

展馆外墙板材由蘑菇生长出来的有机菌丝制成,加附在木制的框架上,可以大幅提高材料整体的韧性及强度,且菌丝面板非常轻盈,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及保温性能。

展馆的结构十分简单,可以随时进行拆除和重新组装,所有面板都能被重复利用。

考虑到建筑材料由大部分菌菇菌丝制成,表面选用了墨西哥进口天然防水涂层产品。

内部的地板由芦苇制成,为了体现展馆的环保性,展馆内部及外面的长椅均为农业废弃物回收材料所制。

该展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量采用木材、大麻、菌丝体、香蒲和棉花等大量生物基材料。

这是以一个生物基材料为主,传统建筑材料为辅所建造成的创新之举。

结语

在未来,有人建造建筑,有人种植建筑

未来的你,请别忘记给你身边的建筑“浇浇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0

那些与景观的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