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式园林“爆款”手法,凭什么火了三千年?

那些与景观的故事 2025-03-11 07:44:35

自秦皇汉武堆土为山、筑台求仙始,中国人对垂直维度的痴迷便刻入文明基因。三千年间,从昆仑神山到文人的案头盆景,从紫禁城景山到苏州园林的片石勺水,海拔每攀升一寸,权力的隐喻便加深一重。时至今日,即使摩天大楼的电梯以秒速抹平物理高度,豪宅园林场景中,仍然用不同的形式重塑山势,构复刻危亭,将业主的每一次抬脚、喘息、登临,都编织成隐秘的阶层叙事。

当代豪宅对山亭手法的重构,

本质是将地理落差炼化为阶层鸿沟的具象表达。

当业主在山顶亭中举行晚宴时,他们消费的不只是空间,更是一个经过三千年文明背书的生存剧本——在这里,每级台阶都是社会金字塔的微缩模型,每处框景都是财富分配格局的视觉宣言。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在电梯直达的摩天楼时代,人类依然执着于用双脚丈量高度:攀登过程中的喘息与汗水,恰是阶层合法性最原始的认证仪式。

这绝非简单的怀旧或建筑者的肌肉记忆,古老的山亭智慧,正在新的工艺功法,突破各种材料和造型的限制,完成它的现代转生:用地理落差重写社会序列,同时回应着现代人的原始精神需求。

建于高出的山亭,这个中式园林“爆款”手法,凭什么火了三千年?

今天就让我们尝试逐一解密。

神话原型的集体记忆上古《山海经》中昆仑山为“帝之下都”,承载着先民对“通天之山”的原始崇拜。秦汉时期,汉武帝建章宫太液池堆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将神话地理缩微至宫苑,山巅筑亭作为“人神对话”的媒介。这种对山岳的神性想象,成为中国园林山体置亭的精神母体。

蓬莱仙境

山水画论的实体转译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提出“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山体亭台恰是“高远”境界的具象化。当文人漫步环山曲径,经“起、承、转、合”最终登亭远眺,实为在三维空间中演绎山水画的空间叙事。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局部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在现代的社区空间中,山体庭院常见于作为的制高点,也就是作为空间序列中的“高潮”,众多售楼部中都喜欢以不同的形式去构建这样的形式,足见这一自然与人工结合的范式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影响。从对昆仑神山的探索与征服,到作为现代人居的精神客厅,是一种传统与观念的延续。

万科昆吾 种地设计 景观摄影丨目外摄影

长沙保利天瑞

广州观己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摄影:超越视觉/部分照片来源于甲方团队

广州 金地·御湖颂

广州观己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摄影:超越视觉

身体的苦行禅宗“行脚”传统被转化为登山路径设计,在很多古典园林中,假山的设计可能仅高七八米,却通过盘旋磴道延长攀登时间,使登亭过程成为“截断众流”的修行仪式。这种通过动线的设计,让直达的路线变得更迂回曲折,实际上是体现的是身体的苦行。

狮子林剖面图

视觉的顿悟大部分至于山体的观景亭,经历了一段身体的苦行,抵达终点后,都会随着设计者精巧的设计,形成一个视线框景,豁然开朗,让观者体悟“烦恼即菩提”的视觉顿悟。

这种组织空间的哲学,并不拘泥于外在的建造工法,风格形式,而是刻画在空间骨子里,我们常常能在去风格化的现代空间中,感受到这种中式的灵魂。

结合山体的景观亭,通常还会伴随这激流而下的流水瀑布,借水流激石之声来表达空间的情绪,是为声音的参禅。

南川石舍

设计单位:DoDesign度地建筑

摄影师:存在建筑-建筑摄影Arch-Exist

仕隐矛盾的调和器王维辋川别业中的山亭,既满足“大隐隐于朝”的体面,又通过“空山不见人”的意境完成心理退守。这种“朝隐”模式,成为士大夫阶层集体心理创伤的治愈方案。

△ 清 王原祁《辋川图》(局部)(现藏于大都会美术馆)

而这又何尝不是历经千百年的今天,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

即使换了场景,换了构造的外观形式,在现代的社区场景中,这种满足现代人,特别是针对豪宅圈层,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所设定的空间,越是需要这种,通过高差和特定的场地设计,形成一种超然于世的空间感受。

新杨思·上园

LANDAU朗道设计

景观摄影:南西摄影

宇宙观的微型实验文震亨《长物志》记载,明代文人喜在山亭置“咫尺千里瓶”——瓶中插单枝梅,与亭外真山形成“大山水”与“小山水”的互文,实践“一花一世界”的哲学观。

社交货币的生产地袁枚随园“小仓山房”亭中特设“观戏机关”:轻推屏风即见山下戏台,主人借“视觉特权”彰显阶层身份,山亭成为文化权力的实体印章。

中海·唐山瑧如府

深圳市派澜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单位 | EarTARS

掌控感的隐秘书写

当脚步随台阶逐级攀升,身体的重心变化成为无声的阶层宣言。高差设计将平地切割为精神舞台,为来访者营造特殊的空间体验:

俯视权——居于制高点的亭台,赋予俯瞰众生的视觉特权。视线穿透林梢投向城市地平线时,物理高度悄然转化为心理优越感。

不可见性——低处游人的仰望只能捕捉檐角轮廓,亭中人却如隐于云端的观察者。这种单向透明的空间关系,复刻了传统士大夫“大隐于朝”的生存智慧。

国锐集团·三江匯雲嵿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现场拍摄:然也空间

武汉·天创云和樾

魏玛设计上海公司

摄影团队|IAM岸木摄影

路径的阶层寓言

蜿蜒的山径和跌水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载体或功能场景,而成为人生经历,地位和财富积累的物化隐喻——延迟满足,通过九曲十八弯的折线设计延长抵达时间,将“轻易可得”贬值为平庸。正如顶级圈层信奉的法则——真正的稀缺需要门槛。

保利泉州清源瑧悦展示区

LANDAU朗道设计

南西摄影

框景的权力语法

时至今日,”山亭“的表达形式已更为多元,通过下沉式会所,或者手法更为自然的山墙,形成具有”登顶“体验感的山庭,本质上还是潜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山水人文基因。

山亭都是精心设计的取景器,框取的不仅是风景,更是社会坐标。

特定角度截取的晨昏光影,暗示业主对自然节律的掌控力。

当大众追逐网红打卡地的日出时,豪宅业主已在专属的会所观景台完成对光阴的奢侈消费,这是一种有关时间和自然的垄断。

梁城美景|鸿地|绿城·迎龙观月

metrostudio 迈丘设计

NATURESPACE 然也空间·建筑摄影

西安龙湖星河·云河颂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成都分公司

xf-photography 景观摄影

当现代不同的手法营造高差取代自然峰峦,中国豪宅的山亭叙事正陷入一场悖论:它越是用力复刻古人的空间诗学,便越暴露出现代阶层的身份焦虑。三千年间,从秦皇封禅到文人寄傲,垂直维度始终是权力博弈的刻度尺,只不过今日的标尺上,刻的不再是“天人感应”,而是平米单价与圈层门槛。

那些被精心设计的喘息、刻意保留的汗滴、单向透明的视野,共同构成了数字时代最古老的认证仪式——在这里,身体被迫重演文明的爬坡史,财富则借山亭之壳还魂为现代图腾。或许真正的吊诡在于:当电梯能秒速登顶时,人类仍愿为虚构的高度买单,恰印证了阶层的本质不是物理落差,而是集体无意识中那永难填平的精神沟壑。

山亭不朽,因人性永困于对高度的饥渴;台阶无尽,恰如阶层游戏中无人喊停的循环。这场始于昆仑神山的垂直叙事,终将在混凝土山体上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关于权力,关于身份,也关于我们如何用空间囚禁自己,又借登临假装修得自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园景人,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0

那些与景观的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