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内幕:遵义会议的政治局常委都有谁反对毛泽东

卓子聊历史 2023-10-06 12:28:17

遵义会议,共产党的关键转折。

在逆境中,党通过团结与民主,完成了自我升级,也培育了遵义精神。

出人意料的是,在会上有人狂妄的对毛泽东说:你这打法,难道是《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教的?

遵义幕后:哪些常委对毛泽东有异议?

会议前夕

"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失误导致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从瑞金出发,走上长征,希望在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虽在三个月内突破四道封锁线,但红军从86000人缩减到30000人,尤其是湘江一役的损失尤为惨重。

在众多失利背景下,广大红军对博古和李德的指挥怨声载道。

甚至有指战员说:“以前的战斗,红军一直在壮大,而现在只是挨打,这让人怎么接受?”

包括张闻天和王稼祥在内的领导人也对这种教条指挥表示反感。

然而,博古和李德昧于形势,仍然坚持前往湘西,不知蒋介石已设下陷阱,等红军上钩。

在此紧急关头,党内呼声日益高涨,要求改变军事领导,渴望毛泽东出手,带领革命走出困境。

长期受压制的毛泽东,在历史和当时情境的合力下,终于获得了军事发言权。

当毛泽东再次介入军事指挥,他的革命决心和军事才华迅速稳定了局面,帮助红军摆脱危机。

长征出发前夕,中央决策层决定将政治局成员分散到各处。

毛泽东通过与常委张闻天的小道消息得知此事,迅速地表达了与张闻天和王稼祥并肩同行的愿望。

毛泽东清楚地知道,如果能在这艰难的旅途中与他们俩争取时间,他的思想和立场便有更多机会传播。

毕竟,得到他们的支持,对于转变红军的危局,简直就像是给沙漠带来的雨露。

毛深知红军在博古和李德的领导下,就像在绝路上行走,每一步都可能踏入深渊。

那时的毛泽东刚刚从疟疾中恢复,身体虚弱,而在途中,他不得不选择坐担架前行。

而王稼祥,因为战争的伤痕也成了担架上的旅者;只有张闻天身强体壮,时而骑马时而步行。他们三人,就像是长征的三个音符,在崎岖的路上相互应和。

不管道路如何,他们都在交流,每个夜晚的帐篷里都是策略与思考的火花碰撞。

在这长征的路上,毛泽东的身体渐渐康复,他开始到各个军团巡视,劝诱和指导他们。

许多年后,李德在回忆中描绘了这位不按常规出牌的毛泽东,说他一会在这个军团一会在那个军团,为的是传达他的思想。

到了1934年12月,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在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中得到确认,而1935年的猴场会议则最终改变了红军的战略方向,奠定了一个新的军事基础。

但红军的核心问题仍然存在,“左”倾教条主义者仍坐在决策桌上,继续制定与毛泽东对立的策略。

因此,为了党和红军的未来,必须进行一次深层的自我反思和改革,遵义会议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

李德、博古、凯丰

遵义会议,一场在红军众多伟大历程中,描绘出一段别具一格的章节,从其萌芽的酝酿,到战略性的准备,直至灵魂般的召开,整个过程恍如一幅画卷慢慢铺展在我们眼前。

而毛泽东,就如同那位在画中以沉稳笔触描绘出重要线条的画家,展现了他无可替代的主导与决定性作用。

周恩来在《党的历史教训》中,用犹如回忆老友的温和笔调,缓缓道来遵义会议的历程。

在贵州的脚步临近之际,低语中隐隐泛起的争论开始悄悄滋长,如同远方雷声的初响,在前往遵义的途中,这股声浪愈演愈烈。

从黎平驶向西北的方向,途经黄平,渡过乌江,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历史的音符上,伴随着每一个注脚,争论的浪潮汹涌澎湃。

在这舞动的声浪中,毛主席以其深邃而充满力量的言语,说服了中央的诸多同志。

遵义会议背后的胜利召开,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人的智慧凝聚,而是党和红军大多数高级干部们的觉悟和团结构建起的坚实基石。

正是这些经过风雨、洗礼过的高级干部们,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力量,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筑起了不可动摇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这次会议汇聚了一批硬核的参会者: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陈云、朱德,还有那些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以及那些在战场上创下不朽军功的红军高级将领——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

在那狭窄、昏暗的会议室里,参会者们都等待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博古首先登场,他的报告有些避重就轻,似乎试图推脱某些责任,而这让原本期待的与会代表们如同被凉水一泼,一时间空气中充满了不满与失望。

眼中的火光、轻轻皱起的眉头,都是他们对博古心中不满的最好写照。

接着,周恩来出场,他的军事问题的副报告如同春风吹过草原,让人感到暖洋洋的。

他为那些愤懑的与会者们送上了一丝宽慰,好像一个在寒冷中伸出的热茶,为大家打气。

与会代表们如同沙漠中的行者突然看到了绿洲,热情地响应和支持。

李德、博古、凯丰三位大佬则是这场政治大戏的另一面。他们听着这些批评,脸上写满了尴尬,眉头紧锁,仿佛吃了一碗苦瓜汤。

正当大家以为这场风暴即将过去时,张闻天的“反报告”话音未落,毛泽东突然冲破常规,站起身来,如同一位王者回归,宣布:“让我来说几句。”

他直指博古和李德,语速稳重但充满力量,如同猎人的箭射向目标:“领导者最要紧的是理解军事方针问题,你们却对这些简单事实视而不见。一个将军如果仅凭地图决策,不懂地形,那注定要失败。”

他稍作停顿,如同一位艺术家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后继续,接着说:“红军四次反‘围剿’时,面对数倍的敌军,均取得了胜利。

而第五次反‘围剿’,却是一场屈辱的失败,这完全是因为军事策略的错误,是你们忽视了红军的运动战优势,背离了红军的实际。”

毛泽东的话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直切要害,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两种截然不同的军事理论在这小小的会议室中激烈地碰撞。博古似乎是这场辩论中受伤最深的人,面如红潮,他终于开口,带着无奈和压抑的情感说:“我要再想想。”

会议室中,气压如山,每一声发言都像是一道闪电,照亮了黑暗中的方向。而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素来有着谦逊、稳重,如同和风般慈祥的朱德。

但在这关键时刻,他却变得如同狂风暴雨一般,声色俱厉地追究起了临时中央领导的错误。

他的双眼中射出刺眼的光芒,大声质问李德:“你手里掌握着什么样的资源,便该打什么样的仗。当你什么都没有,你又怎敢冒险打什么样的仗?”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子弹,冷冷地射向李德。

朱德的声音里不只是责备,更有那种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决心和担忧。他紧接着严肃地警告:“若还继续这种盲目的领导,那么,我们不得不重新选择前进的道路。”

而紧接着,周恩来,那位历经风雨的老革命家,也站了出来。

他的发言中明确地支持了毛泽东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批判,并全心全意地为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能力站台。

他沉着地说:“红军的未来、革命的成败,都取决于我们能否纠正现在的错误。只有真正地改变这种失误重重的领导,我们才有希望,才能带领革命走向光明。”

这种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就如同夏日的雷声,震撼着每一个在场的人。

在那曲折的政治漩涡中,凯丰像一名忙碌的戏子,在舞台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频频向红1军团的政委聂荣臻伸出橄榄枝,不惜三番四次的盛情邀约,只为争取到一个盟友,支持博古。

但聂荣臻坚决而礼貌地拒绝了他的好意,使凯丰的策略显得更加孤立。

在那次紧张而气氛凝重的会议上,凯丰突然锋芒毕露,狂妄地向毛泽东挑衅,用一种掩饰不住讥讽的语气说:“你打仗的方法一点都不高明,你就是照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的。”

毛泽东沉稳地、但却毫不示弱地回应:“打仗之事,敌我形势那么紧张,怎能照书本去打!我并不反对理论,它非有不可,要把马列主义当作行动指南,决不能变成‘书本子主义’!”

战争场上的形势变化万千,不是简单照搬书本上的理论就能应对的。理论是指南,而不是束缚。

远处,李德坐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靠近门口,他与会议众人的交流完全依赖于伍修权的翻译。他坐在那里,手里夹着一支香烟,频频地吸入烟雾,脸上显露出一丝忧虑和沮丧。

他尝试为自己军事上的教条主义错误进行辩解,甚至还试图把责任转嫁到外部因素和临时中央上。

但他那颓废的身形和气势已然败落,仿佛预示着他的权势即将迅速衰退。他坐在那里,耐心而无力地听着众人的指责和批评,或许心里已经明白,曾经的辉煌正在一点点消失。

在那间充满历史烟雾的会议室里,能够感受到一种战火硝烟中淬炼出的紧张气氛。

尤其是那些饱经沙场,经历过作战一线的指挥员们,他们所带来的不只是身上的战争痕迹,还有那深刻的、对错误路线产生的切肤之痛。

当他们站起来发言,那种对于过去错误的深恨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击打着会议室的每一块石头。

会场内,众人的情绪被点燃,那种要求李德和博古放弃指挥权的呼声就像翻腾的海浪,一波接一波,势不可挡。

博古虽然没有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但他表示愿意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会后他又坚决服从和执行中央的决定,表现了共产党人的磊落态度。

张扬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革命,因遵义会议的这一抹光彩,变得尤为灿烂、令人回味。

历史的车轮转过这个决定性的瞬间,使得中国革命的航线变得更为明朗,命运的针也因此偏向了一个新的方向,一个终将载入史册的方向。

正如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所阐述:“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

这段言论仿佛预示了毛泽东那不可多得的领袖气质——他的确是一个能善于组织和领导运动的政治导师和先行者。

这张关于未来命运的地图上,必需有一位能够将船舶稳稳导向彼岸的舵手。

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提出一项关键的建议——取消博古和李德的指挥权,将军事指挥的权力交给毛泽东。

这一提议,似乎成为了拨动历史走向的关键一环,得到了在场大多数人的热烈支持与响应。

这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一个在极其关键时刻,做出的至关重要的决定。

遵义会议不仅改变了中共中央的军事决策流程,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毛泽东在军中和党内的地位,赋予了他更大的权力与责任,也为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结果

遵义会议后,在遵义到扎西的路上,张闻天笔锋犀利地草拟了一份决议,捕捉了会议的精髓——毛泽东关于战略战术的洞察力。

这份《反对五次“围剿”总结决议》不仅全盘肯定了毛的战术原则,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与顾虑,认为他们在敌人的“围剿”面前表现得“惊慌失措”,漏洞百出。

决议并深入挖掘了与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合作的教训,尖锐地批评博古、李德政治运用上的短见,指出他们未能在军事上与之相配合,导致了宝贵机会的流失。

而后,遵义会议灵活应变,改变了先前的战略决定,将红军的新根据地锁定在长江之畔的成都周边。

随后的决策也根据敌情作出相应调整,目标是在川滇黔三省范围内筑起新的抵抗堡垒。

遵义会议,一场关于领导和策略的紧急洽谈,在红军的转战途中点燃了重组的火花。

毛泽东荣升中央政治局常委,而张闻天则以其替代博古的举措接手中央的舵盘,形势严峻,职责分配需得明确。在一个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寂静村庄,这些决定在军帽下悄悄孕育。

“三人团”被解散,张闻天、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在军事和政治中的角色进行了新一轮的洗牌。

然后,毛泽东在战火中敏锐地意识到指挥的集中性的重要性,提出重新组建“三人团”。

于是,在贵州的鸭溪和苟坝,毛、周、王重建了这一指挥团队,周恩来担任团长,他们成为了红军行动的决策中心。

遵义会议没有深入探讨政治路线的根本问题,但它确定了红军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并指出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误。

这次会议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央的领导和军事方向,也终结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在这一历史的临界点上,遵义会议拯救了党、红军和整个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逐步成熟。

从这一刻起,在毛泽东的正确指引下,党一步步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参考资料:

遵义会议时谁污蔑毛泽东按照《三国演义》打仗 解放军报

危机倒逼下的自我革新 —— 遵义会议改革创新精神之认识 鞠北平

41 阅读:18840
评论列表
  • 2023-10-06 21:40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一点都不夸张。

  • 2023-10-06 21:01

    千古伟人,中华之幸!

  • 2023-10-06 17:28

    致敬英雄

  • 2023-10-07 06:31

    历史转折之际,伟人力挽狂澜,真乃中华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