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开始后,各部队相继在作战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新的力量,其中包括新参军士兵、俘虏等等,这些人没有经过扎实的革命教育,在到处转战的过程中,比起老红军难免出现更多畏难情绪。
由于作战时间紧张,许多部队一直难腾出时间做思想工作、进行大练兵,这些问题逐渐积累了下来,各军都出现了不好的现象。
从大别山集结转移后的六纵同样如此。六纵司令员王近山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有个绰号是王疯子,既会打仗,又善用人,但对思想作风问题一样发愁。
出大别山不久后,全军终于有空整党肃军,以纠正革命思想,割除革命毒瘤。
但开始整顿后,王近山一位爱将牵涉其中,其被批原因主要是“带老婆打仗还口无遮拦”,在决定要不要撤职时,王近山这样的直肠子也让逼得左右为难,难下决定。
哇哇大哭的参谋长
1948年,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在河南叶县驻扎,部队进入了短暂的休整时期。王近山作为六纵的司令,刚刚和政委杜义德说了一会话,心里有点乱,就站在总指挥所的窗前一个人默默抽烟。
忽然,有人不敲门就闯了进来,来人是姚继鸣,正是六纵的参谋长,他眼睛通红,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忘了纪律,于是在王近山的紧盯下就退回去喊了一声报告。
王近山知道,姚继鸣是来诉苦和求情的。
而王近山这几天愁的也是这件事情。
姚继鸣是文化知识分子出身,平时脸上老爱挂着笑容,遇人爱说一些俏皮话,但这个时候,他却一改常态,变得愁眉不展,还没跟司令说两句话呢,眼泪便流了下来。
王近山就开玩笑道:怎么还跟小孩儿似的,动不动就尿尿啊?姚继鸣一脸冤屈:司令,你最知道我是哪样的人,有时是爱开玩笑,但这也犯不上成政治思想问题啊!
王近山说:你说没说,我当时可不在场,这个我是不能下定论的。何况现在是同志们给你提意见,不能算扣帽子,得虚心接受。
姚继鸣哭出了声:撤了我这个参谋长行,但说我有政治错误不接受,司令,这不是冤枉人吗!王近山猛吸了两口:作为纵队参谋长,旅长们给你提的意见我看还是有道理的。
然后掐了烟劝道:行了,遇事想得远一些,眼界开阔一些,前段时间三纵七旅赵指导员,在作战动员同志们打过长江去的时候,说了句“要是过不去,就得喂王八”,被撤职了。你想一想,冤吗?还是好好回去想想自己的问题。
姚继鸣只得走了。
王近山愁的就是要不要撤姚继鸣参谋长的问题。
原来,姚继鸣在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在军中就很“出名”了。因为王近山当时在豫北战役中负伤,住进了医院,因此不在,也是最近才回来,正逢部队整党整军,严整军纪大练兵,才碰上了姚继鸣这档子事。
姚继鸣平时爱说笑,因为是文化人,还爱编顺口溜,自从部队跃进大别山,他一路编了不少的顺口溜,像什么“一进门马桶排两边,窗子都还露着天”,是说行军路上有很多地方的卫生环境,只能在野外上厕所。
还有“大道不能走车马,小道上去翻了天,躺倒不够一尺半”,则是形容行军的艰难,偶尔人马都过不去。
还有一些风俗习惯方面,姚继鸣都半开玩笑地用顺口溜形容,许多人因为感觉形象,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到处都知道姚继鸣的那些俏皮话和顺口溜了。
本来这些都是现实情况的反映,或许就是兴之所至,也没有什么,但奈何有些军中的战士在发牢骚、说怪话的时候,就都顺口以姚继鸣编的这些话来抱怨,时间一久,让一些旅团长非常恼火不悦。
在部队转出大别山以后,有一回开大会,姚继鸣作为纵队参谋长坐在主席台上,开场白中就直接感叹道:哎呀,咱们可终于走出这个大别山了,在这地方受了那么多苦,以后再不用回去了!
虽说这也是真情实感的话,但当时部队宣传需要的是继续燃起大家的斗志,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劲,大家一起打接下来的胜仗,取得全面的胜利,而姚继鸣说的这个话,虽然不算是不好的话,但也没起到正面的鼓励效果,总而言之,不恰当。
也是因为姚继鸣一直没有觉察这些,当时在座的旅长们就都不高兴了,这像什么话?
台下的许多战士也觉得这样的鼓劲让人泄气,于是也纷纷起哄,这么一来,姚继鸣反而愣住了,他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太“随便”了。
于是,到了整党这一环节,根据红军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所有人都应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才能常常自我学习和自我进步,避免出现怠惰、轻慢、畏苦畏难等不良情绪。
共产党人是敢于较真的,在整党会议上,大家是真的有什么说什么,就算是对纵队首长、党委的同志,提意见也是毫不客气的。
纵队首长鼓励大家多提意见,善于提意见,帮助每个人更好取得接下来的进步。因此,姚继鸣才成为其中的一个典型。
许多旅团长给姚继鸣提意见,主要指出两点,一是他带着老婆打仗,二就是说话需要注意的问题。
旅长肖永银平日里作战勇敢,打仗作风很像王近山,说着说着,甚至拍了桌子,指着姚继鸣道:
你这个人有不良倾向问题,根本不合适当纵队参谋长。
尤太忠也站了起来:姚参谋长的说话不像是个参谋长,倒像是那些说书的,对军队的影响可不就不咋地。
可以说,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给他说过一句好话,大家都针对他的这些问题提出严肃建议,而且之后,连政委杜义德也同意大家的意见。
王近山从始至终一声不吭,王近山除了是出了名的爱打仗,还出了名的爱惜人才。他有句口头禅:
你可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这不是骂人,是真的爱惜,有时候他连国民党里头那些比较有骨气的都要夸上一两句,何况是他好不容易才留住的大秀才姚继鸣。
这事,他不能自作主张,因为党的纪律和传统是针对所有人的,他王近山更不能例外。
整党整军的必要性
之前,王近山与政委杜义德说到姚继鸣的事情,又去请示首长的意见,首长就讲了三纵七旅的事情,并说到必要时必须“挥泪斩马谡”的事情。
原来,就在几个月前,大军率司政机关到了鄂东黄冈总路嘴,当时首长们为了探查军民关系,就四处走走,结果遇到一件棘手的事。
那时,总政委带着保卫科长张之轩在鄂东黄冈总路嘴大集镇上来回转,看到那些青石板路都被战士们打扫得十分干净,就很高兴。
谁想刚转过一个路口,就看见两个挑担子的农民对着一家店铺正指指点点,怪异的是,一见首长来就挑担子匆匆走了。
首长直觉有异,两人当即守在一旁,不多时,果然看到有一个军人,肩膀上扛着一杆步枪,步枪的前后都挂着东西,分别是一卷花布和一捆粉条,再一看,胳肢窝还夹着东西呢,是一沓白纸和几支毛笔。
军人没有注意两人,就那么扬长而去。
可把首长气坏了,当时就让张之轩去查清楚。
这一查才知道,白拿老百姓东西的军人是直属警卫团的副连长,叫赵桂良。
而且前不久首长们还专门表扬过赵桂良,因为他很爱护手下的战士,过中秋节的时候,自己生病打着摆子,还披着一床夹被替小战士站岗,就为了让一直向往着看节目的小战士能好好看一场。
后来,首长也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这个赵桂良拿了的东西,都不是给自己拿的。花布是给小战士做棉衣的,因为当时是临冬季节,大家正自己动手缝衣服。白纸毛笔是给连里出板报用,至于粉条,特意煮给首长,只因为最近首长瘦得太厉害,赵桂良听说他念叨了几次想吃顿粉条。
部队有规定:枪打老百姓的,杀;侮辱妇女的,杀;抢劫百姓财物的,杀。
最后首长在决定按照军规处置赵桂良的时候,不仅小战士等来哭着求情,就连在总路嘴樊家榨湾前的公审大会上准备枪决时,原本误信国民党谣言躲去山上的店老板也替赵桂良跪下来求情。
那是一位老妈妈,她当时拽着首长的手,哭着说:
首长啊!求你饶了这孩子吧,俺闹过红,知道咱们部队纪律,就一点粉条和布,就要孩子的命!俺后悔啊,早知道是你们,俺早送了,你们打仗可都为了老百姓啊!
可是这就是部队铁一样的纪律,最终首长含着泪命令,对赵桂良执行枪决,以正军法。
军队里就是要有铁的纪律,要有绝对不可跨过的红线,就在前不久,六纵十七旅四十九团的助理员郭继堂在出外征粮的时候,失手打死了地主家的一个妇女,也接受了严格的惩罚。
当时郭继堂带着两个侦察员进了地主的院子,因为地主闻风跑了,家里就留下一个年轻的妇女。那妇女不承认自己是地主,说自己是看门的佃农,郭继堂一生气,让其余两人把对方吊了起来,打了一顿,结果不到半天人就死了。
杜义德和王近山知道这件事以后,十分震惊,立即让人逮捕了几个人,按照军规把他们投入监狱,之后又让人备好棺材等物,命副政委等人亲自登门赔罪道歉,厚葬死者,最后郭继堂等几人各被判处3年刑期。
王近山沉吟至此,决定再和姚继鸣谈一谈。
包括政委都不例外
这一次,王近山拿着姚继鸣诚诚恳恳递交的那份检查,对他说道:
这次整党你也看见了,一纵的侦察科长敢指名道姓批评纵队的政委苏振华,说他偏听偏信,但振华有什么不好的态度吗?相反,他也在虚心接受,热情鼓励,这才是咱们党发扬民主,敢大胆给首长提意见、提建议的好传统。
抛开苏振华,再说咱们六纵,咱们的政委也没有例外吧?你看他在会议上朝刘昌扔那支笔,他心疼啊,那可是刘昌从战场上下来送他的好东西,他为啥扔笔?因为憋屈,觉得刘昌跟他是知心的,不该提,对不对?
姚继鸣就点一点头:对,我是这么想的。
原来,就在大家把“炮口”对准姚继鸣之前,也对杜义德提了不少意见,原因是虽说首长一直赞扬六纵,但六纵整个部队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有些战士总是违反纪律,有些完不成任务还总敲怪话。
当时作为十八旅政委的刘昌直性子,直接对杜义德说道:六纵那么多真实存在的问题,咱们的纵队领导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
结果他这一句话引发了后头大部分旅团长的提议,许多人把不是政委该承受的都加在了他的身上,杜义德越听越脸红,才一时生气,赌气把笔扔给了刘昌。
王近山又说:我前段时间不在,不然的话,也得有100条意见等着我,我也会听着,你看,杜义德不是又把笔要回去了吗?这证明他想通了,这么些天过去,你也该想通了。
姚继鸣被王近山的话逗笑了。
事后,王近山又在纵队司令部值班室给首长打了个电话,把情况汇报了一下,既说明最终尊重旅团长们的意见,对姚继鸣撤职处理,同时又肯定了他的优点和长处,并提出可以调任姚继鸣去野司工作的建议。
不久后,上级首长听取了王近山提出的意见,发布一纸调令,把姚继鸣调往野司任职参谋长。
尾声
到了1948年下半年,经过整党整军的六纵成效显著,因为针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及军民相拥工作有较优异表现,被中央点名表扬。
参考资料:
“挥泪斩马谡”,曹希岑、马今壮编著.求索岁月[M].2004
“新式整军运动”,葛红国、裴志海著.大别山岁月[M]. 2015
老一辈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令人敬佩![点赞]
这是我们的前辈,坦荡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