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纪云是一位曾经历过抗战烽火的老兵,革命的历程中,他也始终以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他最为精彩的人生经历,莫过于走入中南海的那段历程。
对于这些经历,田纪云也曾写下过回忆文章,纵观他的人生,都无愧于“人民好干部”的称号。
站在改革的潮头
早在1977年,田纪云就已经是四川省财政局局长了;而要追溯到1966年之前,田纪云还担任过贵州省财政厅厅长。
能有如此漂亮的履历,也与他抗日在战争中的表现有关,那时他就在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当总会计,后来一直在财政方面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他总是能把每一件事做好。
迈入了全新的时代,中国农村的改革就拉开了序幕,对于领导干部的指挥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就特别强调了财政管理必须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田纪云做了这么多年的财政工作,更是深知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那几年,一切事物的变化速度都是相当之快的,田纪云也需要迅速反应。
1979年,四川省100个扩大自主权试点企业就传来了生产力提高、利润增加的喜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经委主任康世恩敏锐地感知到这是一次对于财政管理体制的突破,对打破过去“大锅饭”的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于是乎,即便还有争议存在,经委党组还是在成都召开了一场重要的会议,全面推广四川的经验,“田纪云”这几个字也渐渐被全国所熟知。
对于田纪云本人来说,这也将是改变他人生命运的大事。
这年秋季,四川省财政厅长王天生处长找到了他,说中央组织部来了一个同志,想要了解四川经济的情况,并询问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
按照田纪云自己的说法,他对于当时具体回答了什么已经记忆模糊了,不过,当时那位领导同志对于他的评价是很积极的。
紧接着,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就下来了,让田纪云去中央党校学习,接到通知后,田纪云就带着行李去北京报道,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来到了学校,当众对田纪云说:“中央已经决定将你调到国务院工作,已经下令,不征求省委的意见了。”
那时的田纪云根本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一个厅级干部突然要进入中南海工作,这是相当令人震惊的。
当然,最震惊的还是田纪云本人。
前来的谭启龙还说:“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我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和党校交涉过了,你需要早一点入职。”
1981年春节,田纪云简单和家人团聚,随后再度收拾行囊进入北京中南海,见过了秘书长杜星垣后,他就被安排到办公室。
田纪云对内部的一切还是比较好奇的,他所在的办公室与当年周总理的“西花厅”距离很近,由于及急匆匆前来报道,家属还没有过来,于是他晚上就睡在办公室。
接下来的日子,更是出乎了田纪云本人的意料。
1983年6月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田纪云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实现了“飞速提拔”。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与当年特定的环境有关,田纪云本人也认为这得益于国家大力提倡干部年轻化才造就出大环境,万里也不止一次对人说:“田纪云是独立大队,他没有后台。”
中央也有一些干部对于田纪云比较了解,让他放手去干。
刚刚来到国务院,时任总理就给他出了一个难题:怎么样生财、聚财、用财?
田纪云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很快就交上了一份报告,并发表了《解决当前财政困难的几点看法》,在他的观念里,增加资金的积累,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大力发展生产,去提高经济效益。
当年的“利改税”很快就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实行“利改税”的工业企业总户数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八,同比利润也提高了十个百分点。
即便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田纪云却还是努力去发现第一步的缺陷,很快就实施了第二步的“利改税”。
他说:“我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总体处于探索阶段,总体改革的模式需要去走什么样的路子,尚未完全形成,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便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特别是要充分运用各种杠杆的经济作用,提高企业的素质与经济效益。”
来到国务院后,田纪云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率领的12人团跑遍了河南、山东、四川等多个省份,考察了大量学校、商店,还对农户、专业户、重点户进行走访,回去后便写下了《关于农村形势》问题等三篇调查报告。
1988年年初,经过了认真思考后,田纪云在价格体系方面建议:“我们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要千方百计突破难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此外,田纪云在法治建设方面也有着很多自己的见解。
他主张人大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督职能,特别是在以罚代刑、贪赃枉法等现象方面若是处置不好,那么老百姓就会有意见;他也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加强法制教育,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这项任务同样也很艰巨。
面对重大政策问题时,田纪云的建议总是很坦诚。
他曾说过:“农村的承包坚决不能动摇,八亿农民若是稳不住,那么一夜之间可能就要出现大问题。”
他还说过:“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也要允许适度地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方针,这是不能够动摇的。”
这么些年来,田纪云的本事都是从实践当中来的,做调研是他的一项“工作日常”。
有一次,一位同志听说田副总理要去基层调研,他也想跟着去了解情况,秘书在接到消息后,很快就通知他:去河北农村。
第二天一早,这位同志就来到了中南海的集合点,跟随田纪云一同前往的还有国务院的副秘书长、农村政策研究室同志等,六七个人就坐在一辆面包车中出了城。
一行人一同参观了农户的家,还找了几个购销专业户开座谈会,田纪云也从农民那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提出的很多意见也都是具有指导性的。
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乡镇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还被誉为“光辉灿烂的事业”,乡镇没有落下潮流实现快速发展,也代表着田纪云的意见是正确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田纪云一直到2003年3月才结束了自己的所有任职过上退休生活,在那段快速发展的历史中,他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退休后的田纪云
从1983年到1993年,田纪云连续担任了两届副总理,为期10年;随后的10年中,他又连续担任了两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退休后的田纪云走在人群中,丝毫看不出他曾经的官职如此之大。
因为过去经常需要上电视,田纪云还会染头发,可自从他从国家领导人岗位上退下来后,头发也自然地花白了起来,看起来十分和蔼。
刘海涛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总编辑,他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任职多年,与田纪云也比较熟悉,平日里,他都称呼田纪云为“田老”,在田老退休后,刘海涛也多次探望过他。
那会,刘海涛需要撰写《田纪云文集》,田纪云本人也为此写了很多材料,他所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用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一点点敲出来的,甚至还学会了用社交软件与编辑沟通,这个年龄段的人能有如此本事,也确实不容易。
因此,刘海涛还说:“田纪云是一个会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前领导人。”
离休后,田纪云就住在北京一处普通的胡同中,他的家里有个小院子,平日在院子里种种花草,这也是他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最令刘海涛感动的是,每次他提前约定好时间前来拜访,田纪云都会准备好茶水。
两人一直如同朋友那般,除了工作上的事情,田纪云还总与他聊聊家常,他平日的谈吐非常幽默,一点都不像过去在工作中那般,刘海涛还记得,有的时候说到一些陈年往事,田纪云还说:“我已经是老人了,很多事记不清啦!”
事实上,田纪云的记忆力也是相当惊人的,他甚至连某一篇文章发表的日期都记得。
那些熟悉田纪云的人都知道,田家一共有4个子女,关于他们的资料也几乎没有,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孩子们并没有选择“靠在大树下乘凉”,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事业,却没有一个人走向仕途。
因此,田纪云在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也很少聊到孩子们的情况,只要他们当好社会好公民就足够了。
田老的老伴叫李英华,每当有人登门拜访的时候,李英华都会坐的很远,她不愿打搅老伴的工作,有的时候看到客人的茶杯中没水了,她才会把茶壶拿来添一些。
《田纪云文集》也拖了很久才出版,这也与田纪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关,他说过:“要精细地选择文章,避免出现重复的情况,其中‘改革开放卷’是重中之重,期间的讲话要多收录文集。”
此外,退休后不问政事、安享天伦之乐也是田纪云的生活理念。
在一次与人交谈中,他就提到了这个理念:“领导干部退休了,关键就是要‘休’,修身养性争取多活几年,要知道,革命就像是接力赛跑那样,一个人跑一棒,你的这一棒跑完了,也就该坐到一边去休息了,不能对着跑下一棒的人说太多。”
就这样,大家也很少看到田纪云露面,可他也并不是闭门不出。
有的时候若是有老朋友聚会,他也会欣然赴约,大家凑在一起共同聊聊天,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踏遍了祖国各地,他也表示:“老了,要多给自己留些时间。”
就如同很多北京的老人那样,田纪云和老伴也会一起去街上买菜,平时就看看书、看看电视,还经常会思考问题,即便年事已高,他仍然能够两天就写出一篇文章。
而他文章赚的稿费,基本都捐给了老家山东省肥城市做了教育基金,其他的积蓄也都捐给了老伴的老家去建设希望小学。
此外,田老还有很多收藏作品,这种爱好也被他坚持了二十多年,后来,就连这些宝贝也大多被他捐给了美术馆,让大家都能共同欣赏;他留下的那幅字还是陈云写给他的。
2013年,田纪云有了小曾孙女,实现了四代同堂,据说,他很喜爱这个孩子,经常把她抱在怀里看动画片。
要说田纪云真的能放下过去的所有事,显然也是不会的。
在安享晚年的这些年里,他也一直在关注农产品等问题,也会通过新闻、报纸来了解最新的消息;而那些不断出版的书稿,也让人们再度回忆起这位为共和国呕心沥血的老领导。
在2016年出版的《田纪云文集·农业卷》中,那句话依旧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农村的改革是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解决了12亿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整个经济体制创造了物质基础与社会条件。
回过头来看,任何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会经历一个过程,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此发展,正是有田纪云这样的人不断找寻着方向、推广着经验,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参考
印象田纪云:抱着小曾孙女看动画片,和老伴的合影做微信头像 澎湃新闻
揭秘中共元老万里、田纪云和宋平等退休生活:不问政事 环球网
德高望重!
你写的是个啥?人家在贵州就财政厅长,你硬是把人家弄到四川当了局长?
四川省财政厅长王天生处长,这写的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