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4岁何香凝恳请不火化遗体,周总理含泪特批:不烧,不烧

具光阅览趣事 2024-10-31 08:44:52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2年8月,94岁的何香凝迎来了生命的尽头。

弥留之际,她躺在病床上,向周总理提出了她此生最后的请求。

她去世后不愿火化,而是希望将遗体送往南京,与已经去世多年的丈夫廖仲恺合葬。

听到这句话,周总理不禁泪湿眼眶,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许诺道:“不烧,不烧。”

那么,何香凝这位身兼革命家和画家的女性,为何会提出如此执着的心愿?她的一生又经历了些什么?

大脚姑娘逆风而行

1878年,香港一户富商家庭中,诞生了一位女婴,父母为她取名何香凝。

女孩生得灵气,眉目清秀,尤其一双脚尤其好看。

但那个时代,女性是要“缠足”的,女子天生要缠成三寸小脚,才配得上“纤纤美德”。

对此,何香凝倔强地拒绝了这份“美”,缠脚布刚裹好,她便悄悄拆开。

家里人气得捶胸顿足,但何香凝却丝毫不为所动。

母亲甚至狠下心来,将缠脚布层层加厚,但何香凝还是会趁人不备时,偷偷拿出藏好的小剪刀,把缠脚布一点点拆开丢在屋外。

母亲愤怒至极,但几番较量之后,还是含泪接受了这个注定无法顺从传统的女儿。

长大后的何香凝,不但未被传统束缚,反而在父亲的宠爱下展露出了卓越的才华。

她的父亲何炳桓出身农家,一手打拼出一片家业,却难得思想开明。

他看出女儿天资聪颖,不但不为其行为操心,反而逐步培养着她的能力,甚至放心地将部分家族生意交给她处理。

而何香凝不负众望,很快便在管理家产、处理账目上表现得井井有条,深得父亲赞许。

只是,这样的她到了适婚的年纪后,一直让媒婆们望而却步。

那时的女子,一双小巧的三寸金莲意味着高贵温婉,而她的“大脚”似乎预示着“桀骜难驯”。

因此,虽然家世显赫,但因为她的双足,竟无一位世家子弟愿上门提亲。

就在家人焦急万分之际,命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1896年,归国华侨廖仲恺在一次席间,随口说出一句话:“我不喜欢小脚的姑娘,我要娶一个健步如飞的女子为妻。”

正因为如此,意外地拉近了他与何香凝的距离。

对于这个坚守“天足”习俗的女孩,廖仲恺心生欣赏,而何香凝对廖仲恺的热情、豁达同样心动不已。

通过几次相处,彼此之间的志趣相投超越了初次见面时的尴尬,让他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默契。

1897年,这对不拘一格的年轻人走进婚姻殿堂。

共赴异国求新知

婚后的何香凝和廖仲恺,不像大多数夫妻那样安于家庭生活。

廖仲恺是个心怀理想的人,他相信,若要救民于水火,唯有学习外国先进思想,走出封闭的国门。

这一想法,在晚间的交谈中一次次燃起,最终令夫妻二人下定决心——赴日本留学。

1902年,何香凝把自己的嫁妆卖掉凑齐学费,送丈夫登上了驶向东京的轮船。

当船消失在视线尽头时,何香凝的心中涌起一种难以遏制的渴望,她不愿停留在家中等待丈夫归来,而是要与他共同探求理想。

短短几个月后,何香凝也踏上了东渡日本的旅途。

初到东京,异乡的街道和陌生的语言让她有些无所适从,但她迅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

她白天学习专业课程,夜晚则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

书页上充满了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字句,而这些思想也在她心中慢慢扎根。

就在这段学习期间,何香凝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孙中山。

1903年9月的某个夜晚,夫妻二人与几位志同道合的留学生,各自谈论着对祖国的未来和当下的憂虑。

当孙中山起身讲述他的理想与愿景时,何香凝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住了。

他的言辞激昂、思路清晰,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热忱,那是一股发自内心、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力量。

后来,她们夫妻二人成为了同盟会中的一员。

丈夫廖仲恺担任起外务事务,她则专注于联络、后勤,甚至设计同盟会的标识,协助孙中山的起义活动。

这对革命伴侣相互扶持,彼此激励,在志同道合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

即便生活拮据、物资匮乏,夫妻二人也从未想过要放弃。

为了维持生计,他们还开设了一个小型绘画班,靠着售卖自己的画作,勉强维持在东京的生活。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二人也时常相对而坐,畅谈未来,他们描绘着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并期待有一天能回到祖国。

何香凝深知,这段旅途虽充满艰辛,但只要有廖仲恺在身旁,她便无所畏惧。

她不只是追随他的脚步,而是与他并肩作战,携手走上这条荆棘遍布的道路。

巾帼不让须眉

1922年夏天,时任中华民国财政部代理总长的廖仲恺忽然失联,

传言他已被军阀陈炯明的部队扣押,并押解至白云山的一个秘密地点。

何香凝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担忧不已,更感到了一阵窒息般的痛楚。

陈炯明发动叛乱,对孙中山发起致命一击,而她的丈夫竟成为其筹谋中的一颗棋子。

但她没有时间犹豫,何香凝当即决定,只身前往白云山救人。

那天,何香凝毅然走向了军阀陈炯明的大本营。

抵达陈炯明的营地时,何香凝已是满身泥水,但她的目光如炬,透出一股逼人的坚定。

在场的军官们面面相觑,低声窃语,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女子竟敢只身闯入军营,言辞犀利地质问叛将。

而陈炯明看到她后,则是假惺惺地笑着说道:“何夫人,你不必如此操劳,仲恺先生被请至此,不过是谈些公事。”

但何香凝却没有被这些虚伪的礼节所迷惑,她语气冷静却坚定:“廖先生为国奔走多年,为民事劳心劳力,我今天来,只求一句明话:是放,还是杀?”

何香凝的眼神中透出一股威严,逼得陈炯明竟一时无言。

他自觉自己堂堂一位军阀,手握数万兵力,竟在一个女子面前失了分寸。

经过一阵沉默,陈炯明终于无奈地作出妥协,他命人放出廖仲恺。

何香凝却没有丝毫放松,因为她深知陈炯明为人诡诈,随时会变卦。

因此,她立刻带着丈夫离开了营地,甚至顾不上多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催促着同伴加快脚步。

在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带着丈夫远离这片是非之地。

刚抵达广州城,何香凝就得到消息:陈炯明已下令封锁道路,追捕他们。

何香凝立即做出决定,带着廖仲恺躲避至香港。

一路上,他们辗转数次,靠着昔日同盟会同志的帮助才得以逃脱。

廖仲恺曾一度担心她的安危,劝她独自离去,但何香凝却说:“你在哪,我便在哪。”

一路颠沛流离,夫妻二人最终平安抵达香港。

这场危机过后,何香凝的勇气与坚韧广为流传,许多同志对她肃然起敬,称她是“巾帼英雄”。

在那个年代,女性多被视为柔弱的附庸,但何香凝用行动告诉世人,她不仅是革命伴侣,更是革命战友。

诀别南京

1925年8月,广州的街头一阵枪声再次打破了何香凝平静的生活。

她的丈夫、革命伴侣廖仲恺,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数枪击中倒地。

消息传来后,何香被无尽的悲痛所吞噬,可她还是忍着泪水,立即赶到了事发现场。

葬礼那天,何香凝身着素白,她的身后,是一双年幼的儿女。

她对他们的哭喊置若罔闻,只是在廖仲恺的灵柩旁静静守候,仿佛无声地陪伴着他最后的旅程。

在哀悼的人群中,她缓缓举起笔,写下了“精神不死”四个字,将其悬挂在灵堂之上。

她仿佛在用这几个字,向丈夫说着最后的告别,向他保证会守护他的理想,不会让他的精神被时间冲淡。

何香凝的痛苦远未结束,廖仲恺遇害后,政局动荡,蒋介石迅速攫取大权,成了国民党内部的主导人物。

尽管他在形式上对廖仲恺给予悼念,可对于丈夫遇害一事却不再追查,这让何香凝无法释怀。

面对这种处境,她公开表态:“不再与汪、蒋为伍!”,同时,她也辞去一切职务,脱离了国民党。

后来,何香凝看着蒋介石与日军妥协,亲自寄去了一条白色长裙,以此羞辱蒋介石的不作为,传达自己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愤慨。

裙子里,她附上一首诗,直击蒋介石的自私软弱:“吾侪妇女,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何香凝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向这位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僚表达了最直白的抗议。

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何香凝不顾年迈,又毅然投入了支援抗战的事业。

她辗转于香港、桂林等地,用自己擅长的画作筹集资金,所获款项悉数捐赠给前线将士。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何香凝受邀出席开国大典。

站在天安门前,她仰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仿佛看到了丈夫的笑容浮现在脑海中。

她知道,丈夫生前的理想终于得以实现,而她自己,终能在这片土地上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最后力量。

晚年的何香凝从繁忙的工作中逐渐退下来后,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她的家庭四世同堂,子孙绕膝,温馨而幸福,可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未了的心愿——与丈夫合葬于南京。

对她而言,南京不仅是丈夫长眠的地方,更是他们彼此忠诚的见证。

1972年,何香凝病重住进医院,8月31日,周总理前来探望。

何香凝握住他的手,用尽全力诉说着心愿,“我……不愿火化……我想去南京……与他相伴。”

周总理的手轻轻覆在她手背上,深深点头,低声回应:“不烧,不烧,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实现您的愿望。”

1972年9月1日凌晨,她在北京安然离世,享年94岁。

在追悼会上,周总理哀伤地送别这位一生忠诚的革命家,最终,她的遗体被送往南京,与廖仲恺并肩而眠。

结语

何香凝,这位身兼革命家、艺术家的卓越女性,用行动诠释了爱与信仰的力量。

她一生无畏风雨、忠于信念,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到民族的复兴之中;

而在生命的尽头,她唯一的心愿却是与挚爱的人相伴长眠。

这份深情与坚韧,早已超越生死,成为历史中的一抹不朽印记,激励后人铭记他们共同的理想与奋斗。

与此同时,何香凝和廖仲恺那份相濡以沫的情感,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化作了一段动人的传奇。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2023年6月27日 关于《“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何香凝诞辰145周年》的报道

中国新闻网 2011年10月4日 关于《廖仲恺与何香凝:促革命成功“夫妻档”》的报道

0 阅读:0

具光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