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近代史中,左宗棠无疑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
他为国西征、收复新疆,以“抬棺出征”的决心扛起保家卫国的重担,赢得了“中兴名臣”的美誉。
但谁又能想到,这位为国鞠躬尽瘁的封疆大吏,年老归京后竟沦为无房可居的“北漂”,朝堂之上更是屡遭排挤、被迫忍辱。
晚年疾病缠身的他,最后在病榻上写下哀恸的遗折,字字是他一生的忠诚与不甘。
那么,这位一生为国的老臣,为何会走到如此悲凉的境地?
封疆大吏1812年,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
那时,正值清朝社会动荡,国力日渐衰弱,而左宗棠自幼便对国家和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青年时,他虽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如愿,但这并未削弱他的志向。
相反,左宗棠回乡务农期间,同时广泛阅读军事、历史和地理等书籍,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左宗棠终于迎来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1852年,湖南巡抚张亮基急需人才来平定叛乱,便任命左宗棠为参军。
凭借他过人的智慧与勇气,左宗棠迅速崭露头角。
他参与了长沙的防御,成功抵挡住了太平军的围攻,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与朝廷的认可。
随着太平天国的威胁被消除,左宗棠的名声迅速上升,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开始了他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的生涯。
他深刻认识到,清朝之所以衰弱,根本原因在于闭关自守,缺乏现代化的军事和经济手段。
因此,他积极推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造船厂,并致力于发展海军力量。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仅提升了清朝的海防能力,也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左宗棠在西北的成就同样辉煌。
在沙俄的侵扰下,清廷对新疆的控制日渐松懈,边境安全岌岌可危。
1874年,左宗棠受命北上,率军出征新疆。
他以坚定的决心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在与外敌的斗争中,他不惧牺牲,尽显一位将领的风范,赢得了“疆域重光”的美誉。
除了军事成就,左宗棠还在民生发展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他提倡兴修水利、开办学校,致力于提升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他推崇“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认为稳定的民生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左宗棠还推动了农田水利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获得了广泛的尊敬与爱戴。
买不起房1880年,清廷传来消息,召他回京。
左宗棠被召回京城的那一刻,尽管他心中充满不甘,但作为一位忠臣,他明白命令不可违。
抵达京城时,左宗棠怀着满腔热情,希望能为国尽最后的力。
可刚踏入崇文门,他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遇。
守门的太监告诉他,按照惯例,所有被召回的封疆大吏都需交纳一笔“入城银”,金额高达四万两。
面对这种荒唐的要求,左宗棠感到愤怒与无奈,他质问道:“我乃奉召入京,何以还需交银?”
可惜,太监不为所动,后来,经过数日的阻拦与纠缠,左宗棠终于在恭亲王奕䜣的帮助下得以入城。
进京之前,左宗棠也细细盘算好,他不打算告老还乡,而是打算在京中置办一处住宅,以安度余生。
他多年奔波劳苦,积蓄并不丰厚,但仍将仅有的两千两银子托友人先行汇京,希望能够在这里购下一间合适的房子。
左宗棠要求并不高,房子不需要多么富丽堂皇,只要普通京官的标准即可,最好能有块空地用来种植蔬菜花草,借以调剂生活。
这个愿望听起来并不过分,可左宗棠终究低估了京城的奢华与昂贵。
当左宗棠抵京后,迫不及待地找友人询问购房事宜时,得到的却是失望的消息。
京城地价飞涨,紫禁城周边的地段寸土寸金,莫说是像样的宅院,连一般的小院也远远超出他寄来的这点银两。
听到这个消息,左宗棠顿时一怔,他未曾想到,自己戎马一生,最终竟无法在这都城中觅得一处安身之地。
思前想后,他只得无奈地放弃购房的念头,另寻寄居之所,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漂”。
没有固定的住处就算了,在朝堂上的冷遇令他更心寒。
他常常在军机处听到关于自己的流言蜚语,许多同僚甚至在背后冷嘲热讽,称他为“西北蛮汉”,用意在于削弱他在朝中的声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左宗棠积极参与朝政,试图以自己的见解影响决策,但频频上书的结果却是屡屡被忽视。
他在军机处直言不讳地建议朝廷对外应有强硬立场,却被一些主和派的官员当作“狂妄”而遭到排挤。
面对这样的冷遇,左宗棠意识到,自己在这股政治浪潮中,愈发显得孤立无援。
他的困境并未止步于此,在慈禧太后缺席的情况下,左宗棠的首次召见并未获得想象中的重视,反而因未能及时前往而被指责。
朝中打压与此同时,朝廷权势最盛的李鸿章派系对左宗棠更是忌惮已久。
李鸿章一派在朝堂中如鱼得水,势力强大,而左宗棠的归来让他们感到威胁,尤其是在左宗棠的声望渐渐引来民心的支持之后。
为了打压他,李鸿章派系屡次设下难题,将他身边的旧部故友逐一调离,令他在军机处感到愈发孤立。
那些曾在沙场上并肩作战的将士、旧部,如今被逐渐排挤,甚至连些许言论也被无端指责,使得左宗棠愈发陷入无依无靠的境地。
朝中对他的冷待不仅仅停留在言辞之间,甚至在一些小事上也处处掣肘。
一次例行的朝议上,左宗棠提及边疆防务之需,可一开口便被同僚一脸冷淡地打断,甚至未等他阐述完便被转移了议题。
几次过后,他在军机处竟几乎无人主动与他交谈,就连一些微小的文案也被直接绕过,甚至同僚们干脆将他完全排除在决策之外。
京中的人情世故如此冷淡,让左宗棠心生疲惫。
某日,他在朝堂之上听闻西太后慈禧对军政事务的批示,忍不住当众表达不满,对当下主和妥协之策提出质疑。
他愤然指出清廷对外软弱的态度必将带来更大的隐患,激动之下竟在殿中来回踱步。
这一举动立刻激怒了朝中的权臣,他们将他的抗议视为对慈禧的冒犯。
尽管他只是出于国家利益而发言,但朝中这些同僚却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一时四面楚歌。
渐渐地,左宗棠发觉在这庙堂之高的权力角逐中,自己竟是那样的孤独无助。
之后,他仍然时不时地上书,请求朝廷关注国事,但得到的多是敷衍与驳回。
左宗棠这时明白,自己虽曾功盖疆场,却终究难以在这重重壁垒中觅得一席之地。
临终遗折1885年夏,74岁的左宗棠卧病在福州行辕。
远方边陲的局势依旧动荡,他深知国家正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刻,心头涌动的忧虑与愤慨犹如火焰般炽烈。
于是,左宗棠强撑着身体,写下了一封遗折。
他在遗折中恳切地劝谏朝廷,希望清廷在西洋列强面前不要再采取姑息之策,直言“强弱悬于一念之间”,若一味妥协退让,只会令国势日益沉沦。
他也言辞恳切地呼吁清廷应以国家强盛为要,节制不急之用。
应将财力集中用于军备、海防、铁路等关乎国家根本的事务上,竭力挽救国势下滑的局面。
这些建议,他曾多次上疏,可惜均未被采纳,而此刻,这些遗言却似乎是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对国家命运的唯一祝愿。
折子写毕,左宗棠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将一生的心事尽数融入其中。
他自知生命已步入尾声,余生所剩无几,却依然盼望国家能从混乱的泥淖中振作,走向富强。
他在遗折中写道:“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这句悲壮的话语,正是他对朝廷最后的忠告,也是他无悔一生的终曲。
1885年9月5日,就在这封折子写完的数日后,左宗棠悄然离世,享年74岁。
结语左宗棠的一生如同一面折射晚清兴衰的镜子。
他以满腔忠诚守护着国家疆土,却在暮年被冷落、受排挤,最终怀抱未竟之志凄然离世。
年少立志为国、晚年饱受打压,这样的结局令人深感不平,也让后人心生叹惋。
他的忠言良策在腐败无能的清廷中犹如石沉大海,但他的勇毅、无畏和对国家的赤诚,终究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左宗棠的悲凉晚景,既是个人命运的无常,也映射出那个积弱积贫的王朝无力自救的命运。
如今,回望这位晚清名臣,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炽热而孤独的心,永远激荡在岁月深处,提醒我们铭记忠臣不朽的英魂。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2023年8月17日 关于《抬棺出征的孤勇者:左宗棠为何能收复新疆?》的报道
金台资讯 2023年4月7日 关于《东岳观|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