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2022年)过后的两年以来,市场上的消费数据显示有所下降让人始料未及,社会消费数据正在往下走的态势。根据权威部门的整体数据显示,2023年同比降1%以上,2024年比上年同比再降2%左右,预计2025年全年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在大量刺激政策作用下各种数据也许会有明显的改变。其中的原因是由于普通人不敢花钱,也是普通人没有多少钱用于消费的真实写照。其中人们的衣着消费降5.4%,占比为29%左右。汽车与石油消费在下降,而食品消费占比在增长,其它消费也处于增长之中。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情况看,同比的数据一直在上涨,2024年比2023年增长5%以上,相信2025年还会处于增长的态势,这是一个可喜的好兆头。例如,粮食与肉类消费占比不减反增,首饰消费同比增长,令人担忧的是钢材消费低迷,电力消费疲软的现状不得不引人注目。这是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具体体现,收入分配体系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造成的。普通人为何不敢花钱的原因值得反思?普通人担忧的问题引人深思,社会发展中出现结构性的问题必须做出根本的改变。

对于如今现实中的消费不振的问题,人们都不敢乱花钱,不能提振消费的信心,我们该如何激发消费呢?其一:坚持提振各类消费的有力措施,产品更新与以旧换新持续推行。其二:改变社会固有模式,推广新的发展模式,注重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其三: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养老与就业的投入,为进一步提振发展助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低迷的原因,才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解读与思考,让人明白了激发消费活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社会大事。普通人不敢或不愿增加消费是事出有因,不是主动而是被动选择,普通劳动者面临着生活各方面压力。比如说老人养老,孩子上学与成家立业的困扰。他们选择增加储蓄是情有可原的,对此不应有过多的指责,选择减少消费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受限于这个群体人们收入变少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理解其难处,重要的是社会应齐心协力推动新的机制体系建立,引导社会大众重新树立信心来增加消费,真正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消费型社会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