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余晖”高丽恭愍王:锐意图治却变故频生、屡屡遭受打击

路过你头顶 2024-03-16 08:23:48

高丽恭愍王,初名王祺,后改名王颛(zhuān),号怡斋、益堂,蒙古名为伯颜帖木儿,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出生于高丽开京,忠肃王之子,忠惠王同母弟,生母是恭元王后洪氏,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入质元朝,时称“大元子”;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正月,忠惠王病逝于流放途中,由于其长子王昕是德宁公主所生,体内流淌着黄金家族的血脉,因此元顺帝下诏令王昕继承王位,即“高丽忠穆王”。

与王位失之交臂,迎娶公主

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十二月忠穆王薨逝后,具备王位继承资格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忠惠王庶子王㫝,生母是禧妃尹氏,另一个便是忠惠王的同母弟王祺。当时后者更得众望,以王喣、李齐贤、李谷、尹泽等为首的大多数高丽大臣都希望立王祺为王,史书载:“王为元子时,百姓属望,惟恐王不为君”;

高丽恭愍王画像

同月,高丽遣使奉表入元,奏请元顺帝在王㫝与王祺之间选择一人立为国王,根据《高丽史·忠定王世家》记载:

十二月己卯,王喣等遣李齐贤入元上表曰:“窃惟本国,自太祖圣武皇帝以来,举国臣服,而忠烈王尚世祖皇帝之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生益知礼不花忠宣王,忠宣王生阿剌讷忒失里忠肃王,忠肃王生普塔失里王,尚亦怜真班公主,而生一子,八思麻朶儿赤,是为先国王。乃于近日得疾而薨,举国哀恸,王年幼无后,而本国邻于日本不庭之邦,不可一日而无主。今有王祺,普塔实里(忠惠王)王之母弟,已尝入侍天庭,年十九岁。王㫝,普塔实里王之庶子,见在本国,年十一岁。伏望陛下,简从帝心,以从民望,特降德音于继绝,得承制命以安边。则陪臣等敢不小心舒恋主之忧,益著勤王之节。”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元顺帝并没有选择更年长的王祺,而是立年仅十一岁的王㫝为王,是为“高丽忠定王”;

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刚刚与王位失之交臂的王祺亲赴漠北迎娶了承懿公主,承懿公主是阿木哥的孙女、魏王孛罗帖木儿之女,蒙古名为孛儿只斤·宝塔失里,汉名王佳珍,她的两位姑姑曾先后下嫁给忠肃王。不过不同的是,王祺与宝塔失里的婚姻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承懿公主也是唯一一位因为爱情而下嫁高丽的元朝公主;

韩国电影《霜花店》中的高丽王与元朝公主

尽管二人并非是单纯的政治联姻,但此举却实实在在的给王祺增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砝码,对其后来的继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十月,元顺帝废黜了忠定王,改立王祺为高丽国王。两个月后,恭愍王与承懿公主在皇子失秃儿、直省舍人牙忽等人的护送下回到高丽并在康安殿正式即位,是为“高丽恭愍王”。

实行改革,摆脱元朝控制

高丽王朝末期,外有蒙元干政,内有豪族跋扈,且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不均。为了挽回颓势,恭愍王刚一即位就任命老臣李齐贤为都佥议政丞,并实行了包括废除政房、设立田民辨正都监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众所周知,但凡改革就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此次也不例外;

韩国电影《霜花店》中的高丽王(原型为恭愍王)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赵日新发动政变,赵日新是跟从恭愍王入元宿卫的侍臣之一,恭愍王即位后,授其赞成事一职,位一等功臣之列。此后他居功自傲,日益暴橫骄恣,据《高丽史·叛逆传》记载:

‬(赵日新)对王曰:“元朝权幸,欲官其族者,即请于殿下又嘱臣,今使典理军簿掌铨选,恐有司拘文法多阻滞,请复政房,从中除授。”王曰:“复旧制未几又变,必为人笑。卿以所托告我,我谕选司谁敢不从!”日新愤然曰:“不从臣言,何面目复见元朝士大夫!”遂辞职。

不久后的一天,赵日新将同党郑天起、崔和尚、张升亮、高忠节等聚集在家中,另招募了一批乡里恶少,密谋除去奇辙、奇轮、奇辕以及高龙普等人。当晚“乘夜遣人杀之,唯辕见杀,余皆逃。”与此同时,赵日新带领众人将恭愍王所在的离宫包围,又杀死了判密直司事崔德林、上护军郑桓以及护军郑乙祥,卫兵们惊骇不已,赵日新安抚道:“毋恐,但除恶辈耳。”从而成功将恭愍王劫持;

韩国电影《霜花店》剧照

几天之后,恭愍王听从李仁复的建议,诱斩赵日新及其同党于征东行省衙门,平息了此次叛乱。此后为了稳定局势,恭愍王只能先安抚好国内的亲元势力,并对元朝保持恭敬的态度,以争取亲元势力和宗主国的支持;

随着红巾起义的爆发,中国各地烽烟四起,恭愍王也应元朝丞相脱脱的要求,派兵入元助剿。高邮之战结束后,恭愍王看出元朝内部的溃烂已经无可救药,因此下定决心要摆脱元朝的控制,恢复高丽的自主。而当时高丽国内亲元的奇氏、权氏、卢氏家族同样担心中国局势的变化会影响到自身的前途,于是便有了谋逆之心,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据《高丽史·叛逆传》记载:

时权谦、卢頙(chè),俱纳女于元,有宠。辙与谦等,声势相倚,知天下乱,自念积恶敛怨,恐一朝势去难保。预谋自安,以亲戚腹心,布列权要,阴树党援。将图大逆,阅诸道兵器,诈为诏使,扇动讹言,密谕期会,约以举事。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五月,恭愍王在宫中宴请宰枢两府大臣,企图趁机将三人一网打尽。当晚,见奇辙与权谦已经到场,庆千兴、黄石奇与申青三人力劝恭愍王道:“二人已至,其馀子侄及卢頙父子未至,若事泄,变起不虞,不如早图。”恭愍王遂下令行动;

韩国电影《霜花店》中的高丽王(原型为恭愍王)

突然间,提前埋伏好的壮士从四周杀出,来不及反应的奇辙当场死亡,权谦则在逃至紫门时被杀。二人伏诛后,恭愍王立即出动禁卫军捕杀三家的亲族与同党,卢頙后来在家中被处死,奇氏一门在高丽的亲族也尽皆被杀,只有奇赛因帖木儿(奇辙之子)因为留在元朝而躲过一劫;

次日,恭愍王宣布开京戒严并罢废征东行省理问所。此外,还任命印珰、姜仲卿为西北面兵马使,任命柳仁雨为东北面兵马使,分别攻打鸭绿江西岸地区与双城总管府;

恭愍王时期高丽收复的领土

同年六月, 恭愍王下令停止使用至正年号。七月,高丽军在李子春、李成桂父子的接应下,顺利‬收复了东北部地区丢失了近百年的国土,《高丽史·恭愍王世家》载:

东北面兵马使柳仁雨陷双城,总管赵小生、千户卓都卿遁走。收复和、登、定、长、预、高、文、宜州,及宣德、元兴、宁仁、耀德、静边等镇。咸州以北,自高宗戊午没于元,今皆复之。

元顺帝在得知高丽反叛的消息后大为愤怒,扬言要发兵八十万征讨,同时遣使至高丽要求恭愍王就此事作出解释,恭愍王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只得献上印珰的首级并上表谢罪 (此前印珰由于擅杀姜仲卿而被廉悌臣处决),鉴于当时元朝国内的局势已经十分混乱,元顺帝因此选择了就坡下驴,不但打消了出兵的念头,还下诏原谅了高丽。

接连遭受打击,日益消沉

就在恭愍王摆脱了元朝控制、准备大展拳脚之时,高丽的内忧外患也达到了顶峰,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倭寇频繁侵扰高丽沿海地区,焚毁船只,劫掠民众,恭愍王甚至一度宣布“京城戒严,发坊里丁为战卒”。在《高丽史》的记载中,当年静州副使朱永世与全罗道万户姜仲祥入京朝见恭愍王,王大怒曰:“今国家多难,西忧红贼,东患倭奴,沿边之民不获宁,若等何敢擅离所管耶?”随即将二人下狱,当时外患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同年四月,高丽又遭逢大旱,恭愍王为此下诏减膳、撤乐、禁酒。不过对高丽打击最严重的还是红巾军的入侵,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十二月,辽东红巾军四万余人攻入高丽境内,西京平壤陷落,无数民众惨遭屠杀。翌年正月,安佑、李芳实率高丽军在经过一番苦战后,成功收复平壤并将红巾军赶回鸭绿江西岸。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十月,辽东红巾军倾巢而出,十余万人全部杀入高丽境内,仅仅一个月就攻克开京,恭愍王被迫南逃至福州(今韩国安东)。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正月,高丽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以郑世云为总兵官,力战之下收复了开京并把红巾军驱逐出国境。尽管两次外敌入侵都以高丽获胜而告终,但国内的经济却被严重破坏,人口锐减,武将们也纷纷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权力;

古代军队攻城

刚刚解决外患,高丽内乱随之又起,当时大臣金镛与郑世云争宠,金镛见郑世云等人建功立业,内心不免产生妒忌,于是矫旨命安佑、李芳实和金得培将郑世云处死。恭愍王得知后下令追究三人擅杀大将的责任,在金镛的主导下,三人还没有来得及解释就接连被杀。据《高丽史·恭愍王世家》记载:

二月乙巳,安佑还诣行宫,金镛使门者杀之,遣使分捕李芳实、金得培,万户朴椿杀芳实于龙宫县。三月丁未,搜捕得培于山阳县,杀之,枭首于尚州,观者莫不嗟悼。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恭愍王还驾开京的途中在兴王寺暂驻,三月初一佛晓时分,金守、曹连等五十余人闯入兴王寺想要弑王,恭愍王逃至太后住处,宦官安都赤、佥议评理王梓、判典校寺事金汉龙以及右政丞洪彦博被杀。同日,崔莹等人率军从开京至兴王寺护驾,叛乱遂平。事后调查发现主谋是金镛,恭愍王于是将其流放,没过多久又派人将他处死,其党羽也全都被诛杀;

同年五月,在奇皇后与崔濡的一再怂恿下,元顺帝下诏废黜恭愍王,改立德兴君塔思帖木儿为高丽王。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崔濡奉命率军一万护送德兴君回高丽即位,只不过当时元军的战斗力早已大不如前,虽然一开始击败了高丽军并占据宣州,但是不久之后就因为中了高丽军的埋伏而大败,仅剩十七骑逃回;

影视作品中的蒙古骑兵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二月初八,怀孕中的承懿公主病重,为了给公主祈福,恭愍王下令赦免除了斩、绞二罪外的所有犯人。七天之后,公主病情恶化,恭愍王亲自前往寺院祈祷,史载其“焚香端坐,暂不离侧”,不过公主最终还是在当天不治身亡。两年后,元顺帝赐谥号“鲁国徽翼大长公主”,高丽则追尊其为“仁德恭明慈睿宣安王太后”;

原本近几年的种种变故就使当初锐意图治的恭愍王颇感心力交瘁,公主的病逝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后他日渐消沉,无心打理国事, 高丽王国也由此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

恭愍王与宝塔失里公主的画像

PS: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