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感冒人群比较多,除了顾客,我本人、我的同事、家人,以及很多朋友,都患过比较严重的感冒。
给顾客拿药与给熟识的朋友拿药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家人、同事以及熟识的朋友,我一般都是建议纯中药治疗的,并且最好是应用汤药,而且也会建议最好不要使用退烧药和抗生素。
而对于顾客则不能这样了,因为这里毕竟是药店,而不是诊所。
很多顾客到药店都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或是带着医院的检测报告或医嘱的。这时再多问多说,反而会引起顾客的反感,实在没有必要。
有医生的医嘱是最简单的,只要按方抓药即可。
有的顾客虽然并没有经过医院的检测,但却非常有主见,不大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当然也很可能只是对药店比较有提防心理,这类顾客的消费类型多属于制定型购买。
这类顾客虽然看似高冷,但其实接待难度却很小,对方需要什么给拿什么就是了。

对于指定型购买的顾客,只要顺从或迎合其需要即可,即便其需要可能并不正确,也毋庸赘言。如此这般,不但工作效率高,更重要的是不会承担责任,也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上面这类顾客在药店顾客中其实只占少数,大部分顾客还是不知道选用哪种药品,而需要我们给提供建议的,这类顾客反而需要更谨慎、更耐心、更专业的处理。
与其他疾病不同,感冒的治疗顾客需要更快的疗。如果顾客根据你的建议买了药,回家服用后如果没有效果,甚或更严重了,这个顾客可能以后就流失了。反之,如果顾客听从了药店的建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个顾客就可能成为忠实顾客,并能提升药店的口碑。
感冒虽是小疾,但如果没有专业的医药学知识,处理起来其实并不容易。

因为病因不同,体质不同,感冒症状会有千差万别。即便都是甲流,或者都是支原体肺炎,不同的患者都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统一用药是不现实的。
根据近一阶段工作经历发现,最近流行的以支原体肺炎为之,夹杂着甲流新冠的感冒潮,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呈现以“风寒为最主要病因,外寒里热型感冒最为常见”的特点。
无论是发热症状,还是咳嗽症状,都有上述特点。
虽然近一阶段诸如四季抗病毒合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感冒类中成药最为畅销,但这类药品的适应人群其实并不多。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很多,如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感冒疏风颗粒等,但治疗外寒里热的中成药则比较少,最为常见的为感冒清热颗粒、麻杏止咳糖浆等。不过感冒清热颗粒的力量偏弱,对于外寒内热都比较严重的症状显得力有不逮。而麻杏止咳糖浆清里热的作用尚可,但解外寒的作用又太小。
中药方剂里治疗外寒里热最典型的方剂是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也是有中成药的,即桂黄清热颗粒。不过这款中成药却很少有人知道。
店里前段时间曾销售过桂黄清热颗粒,推荐给顾客用后大多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只不过这款药现在已经断货了,没办法只能使用其他中成药,但效果都远远不及。

好在店里有中药饮片,药味也很全,我们自己人用起来倒是很方便,但对于顾客就不能轻易推荐了。
最近除了大青龙汤用得比较多外,麻黄附子甘草汤用的也较多,而且都能收到令人惊叹的效果。
大青龙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一治外寒里热,一治外寒里虚。
两个方剂应用机会比较多,我觉得这可以说明,现代人的体质中,内有郁热和里气虚寒是比较普遍的。

内有郁热和里气虚寒虽然表现相反,但病因却一致,比如饮食不节,如饮食不规律,或过多、过杂、过于精细,而又缺乏运动、熬夜、乱用补品等。
需要补充的是,虽然提到风寒为最主要病因,外寒里热型感冒最为常见,但其他症状,如风热、食积等也不少见,临证还需仔细辩证,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一刀切。
首先这个名词是西医无能发明的!外感病愚蠢的退烧抗病给了病发展机会,肺炎等等就是这么出现的!第一时间一定要用中医,完全可以速效康复,不可能发展成肺炎,辩症治疗是根本,理法方药,伤寒论都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