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玑说
曾经不可一世的贸易战发起者美国,如今却深陷泥潭,释放出“求和”信号,曾经被认为将屈服于美国强权的中国,却以战略定力掌控全局,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美国挥舞着关税大棒,意图迫使中国屈服,然而,局势的发展却不在美国的预料内,不仅没能让中国低头,反而让自己深陷泥潭,特朗普政府焦头烂额,并且反复试探中国,我国商务部也给出稍显积极的回应。
“加征关税正在毁灭生意”,这并非个别商家的抱怨,而是美国中小企业主的普遍心声,根据美联储的调查数据,高达78%的中小企业主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强烈不满,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关税政策带来的巨大冲击,他们的生意举步维艰,甚至濒临破产。
政治方面,特朗普政府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民主党抓住金融市场波动,大肆抨击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指责特朗普操纵股价,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发起诉讼,要求追究特朗普的法律责任。
共和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建制派对特朗普的贸易战政策表示强烈不满,批评其“鲁莽行事”,不顾后果,中期选举的临近,更让共和党议员对特朗普敬而远之,唯恐被贴上“搞砸经济”的标签。
在社会层面,加州率先揭竿而起,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其关税政策违宪,侵犯了企业的合法权益,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也加入了诉讼大军,对关税政策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要求政府撤销关税,恢复正常的贸易秩序。
外部环境的恶化,更是让特朗普政府雪上加霜,曾经的盟友纷纷“叛逃”,欧盟、英国等传统盟友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开始积极地与中国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共赢。
澳大利亚的矿商更是绕过政府,直接与中国的钢厂签订长期合同,更令美国尴尬的是,就连一直以来紧跟美国的日本,也开始展现出独立自主的姿态,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暂不与美国达成协议,这也预示着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正在逐渐衰退。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美国单边主义行径的谴责声浪也越来越高,中国在联合国发起倡议,召开特别会议,公开谴责美国的关税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响应,这充分展现了国际社会对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强烈不满。
联合国发出重磅消息,中国将于下周三23日召开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谴责美国以关税为霸凌武器,已向193个联合国成员国发出邀请,届时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
内外交困的局面,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开始释放“求和”信号,中国拒绝接收波音飞机及其零部件,这一举动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点,波音公司作为美国工业的象征,其困境让特朗普政府意识到贸易战的巨大代价,也意识到继续对抗下去只会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
白宫通过新闻发言人莱维特向中国传递信息,中美关税谈判,球在中国这里,暗示中国应该主动联系美国,商谈解决贸易争端的方案,这实际上是特朗普政府在变相“求和”,试图为贸易战的降温找到一个台阶。
中国商务部对美国的“求和”信号作出了回应,表示对经贸领域磋商持开放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无条件地妥协,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引用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确指出美国才是贸易战的始作俑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自身。
中国商务部还强调,中美双方一直保持着工作层面的沟通,表明中国始终保持着沟通的大门,立场明确,对经贸领域磋商持开放态度,但也暗示着美国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才能重启谈判的大门。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既没有被美国的强权吓倒,也没有被美国的挑衅激怒,中国坚持贸易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接受任何不平等的条件。
中国态度的松动并非示弱,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旨在向美国表明责任不在中方,并要求美国首先撤销关税大棒,为谈判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广泛支持,构建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在联合国发起特别会议,公开谴责美国的关税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还与俄罗斯、伊朗、巴西、南非、印尼等国达成了维护公平贸易的共识,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
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正在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越的性能,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国产大飞机C919的订单持续增加,表明中国航空制造业正在崛起,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比亚迪工厂三班倒生产也难以满足国外订单,这些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也表明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关税大棒不再像过去那样有效,美国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金融霸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促使各国开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贸易合作方式,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降低自身的风险。
与此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到访北京,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超大的市场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多边主义,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亚非拉国家纷纷采用中国制造的火车、使用华为的5G技术、建设光伏电站,这标志着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也预示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美两国能否最终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这不仅关系到两国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世界各国是否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平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共同创造。
参考:
环球网--中国将召开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谴责美国以关税为霸凌武器,外交部回应2025-04-17 15:24
央广网--解铃还须系铃人 商务部与美方对口部门一直保持工作层沟通2025-04-17 22:03
央广网--英伟达CEO黄仁勋到访北京: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2025-04-18 09:39
直新闻--中国将召开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谴责美国?外交部回应2025-04-17 16:33
环球网--特朗普声称“球在中国那边”,外交部回应2025-04-16 15:38
环球时报--商务部:与美方对口部门一直保持工作层沟通2025-04-17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