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它惹的祸?最新研究:3类人群更易便秘

区俊文 2024-11-06 04:45:10

王女士属于便秘严重人群

多补充膳食纤维、多喝水、加强运动

统统试过却根本不奏效

泻药吃了,中药喝了

还是没有解决困扰

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发现

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

(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与个人排便频率显著相关

3类人群更易便秘

这是一项基于1400多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研究人员将受试者排便频率分为便秘(每周1~2次)、低正常(每周3~6次)、高正常(每天1~3次)和腹泻(异常)四类,研究结果显示,年轻人、女性和BMI较低者的排便频率相对较低,是更容易便秘的人群。

便秘与肠道菌群

便秘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该研究发现,纤维发酵后产生的肠道细菌在排便频率正常人群中较丰富,蛋白质发酵后产生的肠道细菌在便秘或腹泻患者中更常见。

《慢性便秘肠道微生态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也提出,慢性便秘患者较健康人群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等优势菌群的数量显著减少,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科等潜在致病菌数量显著增加,这一趋势与便秘的严重程度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及相关代谢产物通过调节肠道相关信号通路来参与便秘发生。美国生理基因组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肠道微生态失调可能通过上调SERT(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降低肠道中5-HT水平(5-羟色胺,一种神经递质),来削弱肠道环行肌收缩活动并抑制肠道运动,导致慢性便秘。

那么对于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都无法解决便秘困扰的王女士,还有其他办法吗?建议王女士试试广东祈福医院德国全结肠水疗,采用德国进口设备,独特的压力反馈及自然重力抽吸系统,可对全结肠进行深度清洁,帮助宿便、毒素、病毒等排出体外。此外还可将高含量益生菌灌入肠道,帮助调节菌群微生态、改善菌群失衡、保持肠道内环境稳态、改善便秘。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肠道微生态专业委员会. 慢性便秘肠道微生态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4, 27(4): 326-337. DOI: 10.3760/cma.j.cn441530-20240313-00096.

2.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gut microbiome of constipated patients.Physiological genomics.2014年7月24日.DOI:10.1152/physiolgenomics.00082.2014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