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随着元宇宙概念提出,腾讯、字节等大厂接连下注。当时所有人认为这是下个时代的风口,却未曾想AI大模型的提出,让当时红极一时的流量风口归于沉寂。
11月8日,字节跳动旗下VR巨头PICO对裁员一事做出正面回应,针对市场销售、游戏、服务等团队进行大幅缩减。内部员工表示,只会保留核心人员,维持PICO的正常运转。
此次调整无疑向外界释放了一个讯号,字节在过去对VR市场的预期,过高了。
旁观者角度不难发现,此次PICO的调整并非完全放弃VR市场,而是改变了以往以营销为主的策略,转到技术开发上来。综合而言是小幅裁员,加上一定程度的人员结构调整。
从结果看,字节曾极力推广的VR乃至元宇宙的热度降了下来,无论是搜索词条还是原先的视频热度乃至话题性,都远低于去年。甚至于对于消费端和投资者,元宇宙更像是一枚“弃子”。
大环境是“降本增效”,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字节不得不这样做。元宇宙巨大的前期投入,就注定选择这条赛道的风险性极大。不仅是中国企业,元宇宙的狂热公司Meta曾号称是最为激进的元宇宙旗手,而仅2022年一年该公司就因元宇宙部门亏损131.17亿美元。
相比于PICO的人员结构调整,Meta的做法更加简单粗暴,在2022年11月以来,Meta就发动了多次达2万人的大裁员。亏损和放弃,似乎成为元宇宙项目如今为数不多能够掀起热度的词条了。
见证过元宇宙一时的热度高涨,就会有一种感受,元宇宙离大众化的道路,距离过于遥远。当时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媒体平台的评论刷的最多的并不是这款概念产品带来多少震撼,而是围观者发自内心的一句疑问。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当时更加通俗的理解是,他是一个平台,一个构建于网络的,高度拟真的平台。他对经济体系、内容生产等诸多领域,进行与物理世界的转换沟通。
于是扩充现实和沉浸式体验,就成为了元宇宙最大的营销资本。但可信的资产价值和身份认证,成为开发者和监管者所共同面临的困境。技术发展的掣肘,是元宇宙概念普及的重大隐患。
随着互联网巨头们的撤资下场,元宇宙的热度也开始逐渐降至冰点。微软将成立四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解散,成为万人大裁员中的一部分。而微软的裁员重点,也放在了VR部门。
很多人说元宇宙只是被炒作的概念,在榨干利益后被果断抛弃。其实元宇宙的前景一直存在,如果按照元宇宙的逻辑,我们的互联网其实可以算作另一种形式的互联网。
元宇宙为何不能走进大众,很大部分原因是设想中的数字化并没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按照从前的互联网设想,处于未来生活的我们,应该完全依靠互联网实现了数字化生活。然而现实却是,脱离现实的互联网,并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完全数字化。
放到元宇宙上来说,原先的构想是实现完全无界的虚拟现实生活。然而目前VR以及AR技术的投入,以及目前达到的效果,并不能让受众切实感受到完全的“无界”沉浸感。
我们通常说,技术的发展可以带来体验上的升级,但是元宇宙所需技术支持的难度,远远超出开发者预期的想象。元宇宙所需的算力支持以及带宽支撑,需要一笔巨大的前期投入。与此同时,市场和需求的变化随时可能改变风向,这就让多数互联网巨头都望而却步。
如果回归到元宇宙本身来说,概念的提出本身就过于宽泛。拿Chat-GPT举例,Chat-GPT本就可以理解为语言逻辑的元宇宙,构建自然语言核心交互的体系,甚至于比我们所看到的3D元宇宙,更加简单多元。语言的传播并不比视觉缺少市场体系价值,门槛低也就意味着更加多元化的普及。
所以现阶段的元宇宙从方向上,没有概念性的错误。市场的认可度低并不代表科技发展的脚步一定会滞后于市场,未来存在无限可能。现阶段元宇宙的爆火可能只是一个楔子,而未来元宇宙的框架需要底层基础技术的支撑。
元宇宙,并未凉透,克制的市场表现只不过是一波降温而已。颠覆性的技术需要技术的积累,元宇宙的可行性,同样需要时间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