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担任新中国水利部部长长达二十多年的傅作义因病逝世,临终前,周总理去探望过他。
当时,傅作义已经是弥留之际,他望着周总理的目光充满了期待,却因为病重说不出什么,但是,周总理理解他的意思,拉住他的手说道:“毛主席说了,你是为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
闻言,已经是78岁高龄的傅作义瞬间泪流满面,这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他的安慰,毛主席不会骗他,也没有必要骗他。
翌日,傅作义就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一生,有功有过,有公有私,但仍不失为一个对祖国和人民有着重要贡献的人。
尤其是在1949年初,身为华北剿匪总司令的傅作义面对着大厦将倾的国民党政府,和势如破竹的解放军队伍,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是死战到底,还是起义投诚?傅作义深知城破的结局是必然的,只是他还无法立刻做出决定。
傅作义不知道的是,早在1947年,他的女儿傅冬菊就已经加入了共产党,立志要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终生。
回到父亲身边后的傅冬菊一直与党组织想办法联系,就在平津战役打响之后,傅冬菊接受了来自党组织交给她的秘密任务:稳住傅作义,劝他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那段时间,战事紧张,傅作义茶饭不思,休息不好,傅冬菊便经常做一些饭菜送到傅作义的房间,借机劝说他蒋介石无能又小心眼,跟着他不会有好下场的,傅作义也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发觉女儿的异常。
等到傅冬菊又一次劝说他时,傅作义终于忍不住问道:“冬菊,你告诉爸爸,你是不是共产党?”
这句话一问出口,意味着他已经知道了傅冬菊的身份,傅冬菊虽然否认了,但是,对于她是否是共产党,傅作义已经心知肚明。
没过多久,辽沈战役结束,毫无意外的,解放军大获全胜,东北的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被撤职查办,看到卫立煌这个立下过许多战功的总司令是这样的下场,傅作义总算有了决定,他拜托傅冬菊向党中央传达他想要谈判的想法。

党中央立刻同意与傅作义谈判,然而,此时傅作义尚有余地,提出的要求太高,最终谈判以失败告终。
1948年12月底,年关将近,傅作义四面受敌,信任的部下郭景云兵败自杀,给他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甚至他也好几次拿起手枪,想要自我了却。
傅冬菊也没有放弃劝说父亲,时常告诉他:“和平解放北平,不仅能保住城里那么多珍贵的建筑和古董,还能护住城里百姓的性命,这难道不好吗?如果死战到底,在蒋介石那里倒是能有个交待,可是,怎么对得起牺牲的战士和人民?往后是要被人民唾骂的啊!”
在女儿的不断劝说下,傅作义愈发动摇,终于,当他一位挚友,西北军重要将领邓宝珊也前来劝说时,他心中的天平终于彻底倒向了共产党一边。

邓宝珊与共产党的关系十分密切,他是很支持共产党的许多主张的,在北平的这段时间,为了和谈,他四处奔波,十分辛苦,人也清瘦了不少。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当他代表傅作义与共产党进行第三次谈判时,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除了一个警备团外,傅作义将所有的军队都撤出了北平,至此,这座古都迎来了和平的解放。
北平城里的各界人士纷纷欢庆着解放军的到来,可傅作义却不敢出门,如今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他也没有了退路,只是他既担心国民党那边将自己视作叛徒,又担心共产党这边因为他的身份而排挤或处罚他,一时之间,不知道未来该走向何方。

就在他迷茫焦虑的时候,毛主席亲自撰稿,发表文章《关于时局的声明》,里面细数了傅作义过往的种种功绩,以及此次和平解放的功劳,傅作义读完后心中惭愧,同时也对毛主席更加敬佩,提出想要与毛主席见一见。
之后,傅作义诚恳地与在北平的共产党将领们反省自己从前的过错,大家都对他十分宽容友善,让他感到很是安心。
在见到毛主席后,傅作义问起自己从前的队伍,毛主席也是大方地说会放出去。
建国后,中央尊重他个人的意愿,让他担任水利部部长,从此在职二十多年之久,他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多年里兢兢业业,踏遍祖国的山水,勘测地形,建设水利工程,发生洪涝灾害时,还会亲自前往抗洪救灾第一线,为建设祖国的水利事业奋斗了后半生。

直到1972年,傅作义才因为生病辞去了职务,在家休养。
傅作义走过弯路,所幸他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最终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与赞赏,也会永远被人民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