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总部,不少“领导”没有一线业务工作经验

职秘谈 2025-01-16 21:58:58

在国企工作二十多年,最让我感慨的莫过于总部与基层之间那道看不见的“玻璃墙”。每每看到总部领导们在会议室里慷慨激昂地画着大饼,而基层员工却在为完不成的指标愁白了头,就不禁想起那句老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记得去年我们分公司接待了一位总部来的年轻领导。他西装革履,手持着一份漂亮的PPT,开口就是“数字化转型”“组织赋能”“价值重塑”等高大上的词汇。台下的基层员工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嘀咕:“又来一个不懂业务的‘PPT领导’。”这个场景,在国企里实在是太常见了。

就拿我们部门来说,前段时间总部下发了一个“创新营销方案”,要求一线员工每天至少走访十家潜在客户,还得用新开发的APP记录拜访过程。看起来很美,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这个老工业园区里,十公里范围内都找不出十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由来。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次我们反映某项新政策在执行中遇到困难,总部回复说:“按操作手册执行就行了。”这让我想起了那句俗话:“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些坐在总部舒适办公室里的领导,又怎么会理解基层员工面临的实际困境呢?

我们单位有个老师傅常说:“现在的领导都像是在打游戏,看着数据和图表指挥千里之外的仗,可实际情况却跟他们想象的大不相同。”这话虽然难听,但却道出了实情。总部的领导们往往只看得到完美的数据报表,却看不到基层员工为了完成指标熬的那些通宵。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很多总部领导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他们大多是高学历、会分析、善包装,但对基层业务却知之甚少。就像隔着玻璃看风景,看到的都是表象,摸不到真实的温度。这让我想起了“纸上谈兵”赵括的故事,光有理论而无实践,终究是纸上谈兵。

更严重的是,这种脱节正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基层的声音传不上去,总部的政策落不下来,中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就像我们车间主任说的:“上面的政策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摸不着;基层的困难像地上的石头,绊得人满身是伤。”

有时候我在想,这种情况就像是一艘大船,船长在驾驶室里发号施令,甲板上的水手在拼命划桨,可方向盘和船桨却不在一条线上。这样的企业,总部的战略再完美,规划再宏大,蓝图再壮丽,到头来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要破解这个困局,首先要让领导懂业务。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走访,而是要真正体验一线工作。就像古人说的:“不知民间疾苦,何以为民父母?”

其次,要让基层有话语权。基层反映问题不是在抱怨,而是在为企业发展负责。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最后,要打通上下渠道,让决策更接地气,让执行更有效率。

作为一个老国企人,我深深知道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重视这个问题,让总部的决策更接地气,让基层的声音更容易被听见,相信国企这艘大船一定能够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真正理解并重视基层,国企的发展才能真正稳健持续,而不是停留在画饼充饥的阶段。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