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儿子的时候,总能嘴角上扬,这是一个让我有点欣慰的小孩。
虽然有点作,有点任性,也有点个性,认准的事绝对劝不动。
但儿子也会常自省和觉察以及剖析与拆解自己,也清晰自己要什么,学习上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只是有点懒,有点心动而行动跟不上。
我常常对孩子说:心动不行动,等于白搭。嘴上努力,行动很诚实是假把式。
我自己是个行动派,但凡我想的,一定会去做,但凡我做的,一定会锚定目标,直到做到为止。这是我的性格和风格。
但很多时候,儿子并不随我,他是一个心动大于行动的风格,有很多不错的点子和系统规划,但容易被懒惰打败。
但我觉得这也很正常,我们这一代人是吃苦长大的,不奋斗就没机会,不努力就没有生存的一席之地。
而孩子这代人是无忧无虑长大的,不愁吃不愁喝,他们拥有的一切资源都是我们努力了大半辈子才有资格得到的。
所以我并不拿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来对标孩子,只是用自己的进取之心来影响一下孩子,至于能影响多少算多少。
这半年多来,我内心的一个很大变化是,没有之前那么对孩子的学习和成绩有执念了,把优秀是锦上添花,普通也能坦然接纳贯彻到思维和行为上。
是真的释然和放开以及放下了。相对于成绩和排名,我更在乎的是孩子的学习状态以及他对于学习的态度,还有就是后续会怎么发展。
对孩子的评判也从单一的成绩走向多元的人格化体系,会看更多的评判标准,比如面对逆境的态度与应对,面对负情绪的反应,以及在挫败中崛起思路,还有对成绩合理化的预期。
这是我对孩子学习的一个思维方式转变,也是对孩子期待指数的一个变化。
之前,我可能只盯成绩和排名,是黑白的对错观,除好就是坏。
现在,我会盯状态,盯情绪,盯驱动力和态度,盯过程,好当然是锦上添花,坏也有它的启发与规避同类的错误。
好与坏并非是绝对的,都只是经历,是生命的礼物。
只是有些礼物没那么友好,它也只是提醒你并非所有的善良都能换来友善,并非所有的感情都能被珍惜,也并非所有的人都真诚和诚实。
总有些事,有些人,会和我们不一样。没有好坏,只是不同频而已。
同频的一起前行,不同频的断舍离。日子要慢慢过,人生要向上走,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是我想对孩子灌输的理念,人生那么长,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不要给自己下定义,只管往前走,只管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就够了。
你不需要让自己去迎合别人,也不需要得到每个人的认可,你就是独特的存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足矣。
当然,作为一个高二的学生,再有半年就要迈入高三阶段,这是你人生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无比宝贵和不可逆的时光。
我还是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成绩的重要性,以及一个好成绩真会决定你的起点。
你可能会说上什么大学没有什么区别。看似没区别的大学,实则有着实质性的差别。
首先是师资和资源的区别。
好的学历和好的资源,就像是一个好的平台和起点。
它会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也能以一条更快更捷径的方式抵达更宽阔的路。
其次是对于努力向上的认知与差别。
圈子很重要,你认识的人也很重要。
如果你身边都是不思进取和以玩乐至上的人,那么很容易被同化和影响。
别低估影响力,也别高估自己的独善其身和自制力。
好的大学正如好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差别,大家都在学习和追求进步,大家都在忙着进步,忙着跃迁。
自然而然会受鼓舞和影响。圈子的质量决定了你的圈层质量。
你身边有什么样的人,也会被影响和同化,这是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的影响。
最后是环境的影响。
学校也是一个初步的筛选。一个重点学校和一个普通学校,把人与人也进行了一层又一层的筛选,能者上,庸者下。
人是社会化动物,受环境的影响极大。在一个向上积极的环境里,人也会变得积极。
而在一个混日子的环境里,人也会变得颓废和摆烂。
起点决定不了终点,但好的起点是一个飞翔工具,它可以帮助你更好乘风破浪。
在该奋斗的年纪里吃苦,也是一种很值得的投资,别辜负时光,别辜负梦想,别辜负新学期的每一个晨起与夕阳,它是你高中生涯里最美丽的风景。
为自己而学习,为梦想而努力,很耀眼。加油,我亲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