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催促孩子学习的第2年,我终于看见孩子眼里的光重新亮起

百合读书 2025-02-16 09:09:14

这是我不催孩子学习的第2年了,也是升入高中后学会放手,远离包办型妈妈的第2年。

初中三年,我是一个很尽职尽责的妈妈,为了催孩子学习每天都绷得很紧,睁眼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督促孩子学习。

反正在身边,就使劲催呀催,最后的结果是催一下,走一步,不催就停下来。

累死累活的催孩子学习,却没得到孩子的一点理解,对我经常不满,觉得我眼里只有学习,在乎的只有他的成绩。

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学习都是为了你。

除了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孩子很开心,但短暂的开心后难得看到孩子有个笑脸,情绪时不时的变化,一会觉得自己可了不起,一会又觉得自己可菜。

孩子似乎把所有的不开心和不愉快,都归结于我管得太严,管得太多,显得我很能干,他很废物一样。

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明明我催他学习是为了他自己,怎么到头来我让我学习,所有的锅都甩给了我。

费尽了所有心力,也没能换来孩子的体谅,更是换来一个频繁翻车的结果。

自打升入高中后,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决定不再催孩子,不再干预孩子学习了。

也是因为高中后一住校,一周回来一次,本身就不想再管了,现实中也催不着了。

不过前三年的催促,在当时是起了好作用的,起码孩子不至于太贪玩而落下学习,不管孩子有多不情愿,在我的强烈要求之下,也不得不去学习。

到了高中,算是放飞自我了。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心情不好就不学,反正也没没人催,没人盯着,也不会被批评。

从催得很紧到盯得很紧,再到完全放松,自由自在,这个阶段时期孩子其实并不是完全开心。

自由和放松伴随着的同时还有成绩的骨感,还有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中等生的意难平。

但即便这个时候,我也没有去催孩子学习,而是提醒他:

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中等生的现状就得自洽的接受。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放手,只提醒不干预,把他的人生和选择权交还给他自己。

在放手的第一年里,有太多的坎坷与教训,也忽略了孩子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

他既想随自己的心去学习,不想那么累,还想要一个好成绩,同时还在成绩下降时接受不了落差。

所以在高一整个学年郁郁寡欢,在闲散和努力之间摇摆。

每次成绩稀碎后的那几天,就立志要好好学习,一改往日的懒散。

可是刚努力了几天,难过的感受刚过去几天后,又重回了懒散和佛系的状态。

在励志与松散,在决心要好好学习和不想太累之间来回震荡。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我还是没有多说什么。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之所以孩子现在会因懒而笨,就是因为前期干预和控制太多了。

没有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和自我负责,现在一切的结果都是之前错误教育方式的反噬。不管有多焦虑和难过,都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在坑里扑腾。

等他扑腾够了,等他足够的疼时,才会真正的重视和学会努力。

戒断想管孩子和控制的心,是我这两年来坚持做的修炼。

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放下对孩子的控制和催促,把原本早该属于他的课题还给孩子,这是我目前能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孩子高一整年的情绪都在不断的过渡,先是经历了高一上学期的各种煎熬与痛苦,在痛苦孩子慢慢学会自我分离,学会应对情绪。

在高一下学期自我疗愈和调整情绪,对于孩子来说这学期是他的跃迁期,也是在这个学期内完成了自我和解,强化了心理韧性,不断进行自我觉察。

也是在高一下学期,孩子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紧绷的心开始慢慢松弛。

开始从极端和固执,慢慢放松和释然,以及平和。

虽然孩子在高一下学期成绩没有大的突破,但他的性格越来越开朗,心理韧性和抗挫力也越来越强。

我明显感到孩子的心打开了,人际关系也拓展了,喜欢跟同学一起聊天,一块踢球,也慢慢觉得学校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和自我突破时段。

高二上学期原本孩子情绪也不错,状态也挺好,因为一些事耽误了学习,但他的情绪自愈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体上还不错,有主见也有决策和修复力。

下学期刚开学的这几天,孩子的状态比较放松,融入集体的速度很多,投入学习的专注度也不错。

甚至还很开心的拿他的作业给我看,说写题很快能沉下心,效率很高,在学校基本没有什么不适应,感觉很不错。

我看见孩子眼里的光,也看见了孩子想好好学习的决心。

虽然前边走了不少弯路,但只要及时回到自己该有的轨迹,也很不错呀。

对接下来的一年半高中生涯,我对孩子充满信心。继续修炼和克制自己想催孩子的心,然后放手让孩子自我承担和自我驱动。

有求必应,不求不应,在最关键的一年半,做最有力的托举和协助。

0 阅读:12

百合读书

简介: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