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多补补觉就好了”?你的心脏在说“No”!

志邦的备忘录 2024-03-13 23:23:01

“晚睡有害健康”这个道理几乎人人都懂,然而在生活中,似乎总有不能抗拒的理由让我们“黑着眼眶熬着夜”。

近日,#医生熬夜后是怎么补救的#这一话题冲上了热搜榜,很多医生积极参与讨论:有些医生给出了科学的补觉建议;也有医生表示,长期熬夜对心血管造成的伤害是无法补救的,想要守护好心血管健康,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熬夜习惯。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前段时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表在Psychosomatic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睡眠限制在每晚5小时内时,心率和血压等心血管健康指标会在一周内恶化,且经过补觉也难以使这些指标恢复正常。研究者还发现,熬夜会导致心梗患者心肌梗死损伤面积显著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提升,甚至可能引发猝死!可怕的是,这样的损伤一旦造成,是难以挽回的。

长期以来,心血管病一直都是医学界的治疗难题,这和心血管病的不可逆性是有很大关系的。尽管这条治疗之路道阻且艰,中医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探索,也取得了很多值得肯定的成果。在刚刚召开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防治与相关药物研发、临床研究等内容,交流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

会上,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教授作了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学术报告,从中医络病理论的角度出发,为当前的心脑血管防控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案。

通过多年深耕传统中医文化的经历,吴以岭教授将中医文化精粹与当代医学前沿进展相结合,首次构建了对心脑血管病防治具有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的脉络学说,又提出其核心内容——营卫理论,揭示了脉络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原则,并在此指导下研发出以通心络胶囊为代表的一系列针对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创新型中药。

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通心络具有血液、血管、缺血组织的三重保护优势,能够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斑块、抑制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发挥使血流到达心肌“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本次络病学大会上,吴以岭教授特别强调,“通络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肾重大疾病共性机制,而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则是解决微血管细胞病变的核心机制。在急性心梗试验中,通心络被证实可以通过保护急性心梗缺血区微血管、心肌灌注单元,进而减少心梗面积和心梗无复流情况,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预后,为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以通心络、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联用的“金三角方案”现已受到医学专家的广泛认可,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开创了成功典范。通心络也因此受到国内国际的关注和认可,被《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等多项用药指南推荐,还登上了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中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以过硬的实力让世界见证了中医药的力量。

虽然在脉络学说支持下研发的通心络为无数心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熬夜对心血管带来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坚持规律的睡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从现在开始找回健康的生活习惯吧,减少熬夜,早点睡觉,守护我们的“心”健康。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