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2022年,俄罗斯的负债情况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经济制裁让这一局面更加复杂。
2022年俄罗斯的国债总额达到22.82万亿卢布,占GDP的17.1%,这些数字是俄罗斯负债状况的直接体现,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
从战争初期的激烈冲突到经济调整,俄罗斯究竟在这场纷争中如何应对?而到现在三年的时间,俄罗斯现在负债多少?
2022年俄罗斯负债情况
随着俄乌冲突的全面爆发,俄罗斯的经济被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中。
西方国家迅速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经济制裁,冻结了俄罗斯海外的资产,封锁了重要的金融和贸易渠道。
这一系列措施让俄罗斯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22年,俄罗斯的国债总额达到了22.82万亿卢布,占GDP的17.1%。
具体来看,俄罗斯的负债问题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外债务上,国内债务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支撑不断膨胀的军费开支和国内经济调节,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借债。
这使得原本就面临财政困境的俄罗斯更加依赖债务来维持运转,更为严重的是,2022年,俄罗斯失去了大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这个金额几乎占到了俄罗斯全年GDP的十分之一。
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让俄罗斯的资本流动变得异常困难,无法继续依赖传统的国际金融系统来维持经济稳定。
与此同时,卢布汇率也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在短时间内贬值了25%,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
为了应对这种经济压力,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尽管如此,通货膨胀率的飙升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依然是无可回避的现实。
俄罗斯民众在2022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价上涨,特别是在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方面。
面对这些困境,俄罗斯政府调整了财政政策,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国防和安全领域,占到全年支出的42%。
而这些资金本应用于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创新和增强经济竞争力,但由于战争的需求,大量资源被投入到军事领域。
这一战略调整虽然暂时有助于增强俄罗斯的战斗力,但却无疑让经济的其他领域处于了相对停滞的状态。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面临着对外贸易的急剧下滑,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的制裁不仅让俄罗斯失去了大量的贸易伙伴,还使得能源价格的波动影响到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虽然俄罗斯通过转向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来弥补这一部分损失,但仍然无法完全抵消西方制裁带来的冲击。
俄罗斯的石油收入虽然看似在短期内维持增长,但实际上由于折扣价格的降低,俄罗斯的油气收入利润率大幅下降。
加之俄罗斯国内能源消费的减少和基础设施的老化,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愈加明显,通货膨胀、汇率波动、能源依赖和军事开支成为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四大难题。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俄罗斯是否能够维持其经济稳定,甚至实现增长,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经济是否真的能在战争的阴影下迎来所谓的“复苏”?随着战争持续,俄罗斯能否逐步缓解外债压力,恢复其财政健康?
越打越富时真的吗?
随着战争的持续,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开始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由于战时需求的推动,俄罗斯的军事产业迎来了急剧扩张。
坦克、飞机、武器以及其他军事相关物资的生产需求激增,这使得俄罗斯的军工厂迎来了生产高峰。
尤其是在乌拉尔坦克厂、铝业等关键产业中,工人的月薪暴涨,部分工厂甚至实行三班倒的生产模式。
根据统计,2023年,俄罗斯的军工领域增速高达27%,这一数字让俄罗斯看似进入了“战争经济”的良性循环。
然而表面上看似“越打越富”的局面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经济结构性的扭曲,在这种“战时凯恩斯主义”的刺激下,军事工业虽然持续扩张,但与此同时,其他民用产业却急剧萎缩。
以民用汽车行业为例,2023年俄罗斯的汽车生产量暴跌了67%,许多工厂关闭或减产,民生领域的低迷情况更为明显。
莫斯科的商业地产市场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写字楼的空置率突破了25%,这表明,战争带来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全方位的,反而加剧了俄罗斯经济的失衡。
以军事需求为主导的产业扩张,迅速吞噬了俄罗斯在其他行业的资源和发展潜力。
不仅如此,俄罗斯的国内消费市场也遭遇了严重的冲击,随着军事开支的大幅增加,俄罗斯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
为了维持巨额军费开支,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国防领域,从而导致公共财政预算的紧张。
俄罗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被绑在了“战争车轮”上,民生保障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都受到了挤压。
即便如此,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仍然是支撑经济的重要支柱,尽管通过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加强贸易往来,俄罗斯的能源收入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俄罗斯在短期内依靠军工产业的增长,勉强维持了经济稳定,但这种依赖战争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却无法持续。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在“越打越富”的背后,是否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经济危机?能源战场上的短期胜利是否真的能够支撑俄罗斯在长期内的经济增长?
一方面,俄罗斯依赖能源出口的增长,在短期内保持了部分财政收入的稳定;另一方面,能源价格的波动、市场需求的不稳定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动都在给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埋下隐患。
然而随着俄罗斯继续加大对军事领域的投入,战争所带来的结构性风险是否会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成为“输家”
俄乌战争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经济轨迹,也让乌克兰的经济遭遇了极为惨重的打击。
尽管乌克兰得到了来自西方的大量援助,但其基础设施和经济体系几乎在战争初期就受到了全面摧毁。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乌克兰的许多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在战斗中遭遇了重大损失,重要的能源管道、电力站以及交通设施被炸毁,导致大规模的停产和民生困境。
根据估算,乌克兰在战争中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数倍。
战争的代价不仅仅是直接的军事损失,还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乌克兰的工业生产几乎停滞,农业生产也因战争而遭遇困境。
乌克兰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战后粮食生产受到了极大影响,许多农田无法耕种,交通运输和出口通道也受到战争的严重干扰。
原本依赖农业出口为主的乌克兰经济陷入了更为深重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尽管获得了来自西方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仍难以挽回其整体经济结构的崩溃。
西方国家的援助虽然帮助乌克兰维持了一定的军事抵抗能力,但这种外部支持并不能掩盖其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
乌克兰不仅需要恢复破坏的基础设施,还需要重建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随着战争持续,乌克兰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债务快速增加,通货膨胀率飙升,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尽管西方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乌克兰的紧张局势,但其长期依赖外部援助的经济模式能否持久仍然存在疑问。
短期的军事胜利并没有改变乌克兰经济的脆弱性,反而让其深陷长期债务和外部依赖的困境。
从长远来看,乌克兰如何在战争后重建经济,如何应对产业衰退和人力资源流失,将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结语
俄乌战争给两国及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从俄罗斯的负债、经济结构变化、能源危机,到乌克兰的经济衰退,每一项数据和分析都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代价。
俄罗斯在战争中虽然获得了一些短期经济成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依赖战争的经济模式无法持续。
参考文章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03-02《俄罗斯2022年外债规模三年来首次下降》
新华社新媒体2024-12-31《美宣布约59亿美元对乌援助 俄方说援助是“血腥礼物”》
中国日报网2024-12-31《拜登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近25亿美元援助》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