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快速崛起,这三个国家功不可没,日本凭啥也在榜上?

江卿曻 2025-02-21 09:11:13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中国的崛起是全球瞩目的奇迹,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从一个贫困破碎的国家到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切看似仅凭借中国的内部努力就可以完成,但实际上中国的腾飞背后离不开多个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其中有三个国家的贡献尤为突出。

苏联日本乌克兰这三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个国家可能会让你感到陌生,甚至是出乎意料。

那么他们又给新中国提供了那些帮助?

苏联奠定工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战后满目疮痍,人民生活贫困,国家经济更是几乎停滞,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并强化工业化。

确保国家的经济基础能支撑起未来的发展,可是在西方国家封锁中国的情况下,唯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哥”苏联,站出来伸出援手。

从1950年起,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设备和技术支持,这些资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苏联向中国供应了94.3万吨钢铁和150万吨成品油,还有价值1.263亿卢布的机械设备,这些不仅满足了当时国内对工业建设的需求。

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各地工厂的建设和生产能力的提升,随着苏联的支持,许多传统设施被更先进的设备取代,原本陈旧的工业基础得到了现代化改造。

更重要的是,苏联不仅提供物资援助,还通过156工程计划,帮助中国在煤炭,钢铁,电力等核心领域建立起了更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些工程的实施,使得中国工业的产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质的飞跃,比如1953年时,中国的主要工业产能已经是建国初期的两倍。

钢铁和煤炭等重工业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此时的中国虽然仍面临许多问题,但有了苏联的支持,工业基础的稳定和提升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物资支持,苏联还派遣了大量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前来中国协助建设,仅在1950年,苏联就派出了上万名专家,参与到中国各项建设中,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苏联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资料,还帮助中国建立起了相关技术和人才培养体系,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通过与苏联专家的直接接触,掌握了许多重要的技能和知识。

可以说苏联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为其提供的支持,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石,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关系出现了裂痕。

无法否认的是,苏联对中国工业化的支持以及在早期对中国的帮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外的帮助者

提到日本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历史上的侵华战争,但如果单从改革开放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来看,日本无疑是中国最早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

1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1978年,两国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标志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缓和,这一过程中虽然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但日本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却逐步展开。

那时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急需外部帮助,日本成为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发达国家,开始了长达40年的援助历程。

初期的援助主要以低息贷款为主,金额庞大,达到3.6万亿日元,约合322亿美元,这笔资金极大缓解了中国当时资金短缺的问题,也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日本的贷款帮助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许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地铁等关键工程,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不仅限于资金,技术输出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如松下,丰田和日立等开始在中国设厂。

并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中国,这些企业的进入,不仅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还帮助中国学到了许多现代化生产的诀窍。

尤其是在汽车,电子和家电领域,日本的技术支持使中国的产业迅速走向国际化,与此同时日本还向中国提供了大规模的技术培训。

除了经济和技术援助,日本还在文化和教育领域为中国做出了贡献,日本的教育体系对中国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在日本的企业管理,职业教育等方面,中国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尽管日中两国在历史上有着复杂的关系,尤其是战争时期带来的深重伤痛,但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提供的帮助,却为中国的经济腾飞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们不可以忘记历史,但我们知道师夷长技已制夷,而不是永远活在仇恨中,毕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兴盛,民族强大才是真正的铭记历史。

乌克兰军事合作的关键伙伴

与苏联和日本相比,乌克兰对中国的支持更为低调且集中于军事领域,正是乌克兰的军事合作,帮助中国在国防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大量苏联的军事技术资源和专家,这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特别是在中国国防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时。

所以乌克兰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始于1991年,当时乌克兰面临经济困难,军工产业逐渐衰退,大量的军工人才和技术得到了转让,中国借此机会与乌克兰展开了军事合作。

特别是在航母技术,两栖作战装备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瓦良格”号航母,这一航母的技术资料成为中国航母发展的宝贵资源。

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乌克兰拆除航母上的部分设备,但乌克兰仍然向中国提供了详细的设计资料,并派遣专家赴华协助中国进行改造工作。

经过改造,原本的“瓦良格”号航母最终成为中国的首艘航母“辽宁舰”,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的突破,也是中国海军实力提升的重要一步。

辽宁舰的成功改造,使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航母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为后续的山东舰,福建舰等航母的建造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通过吸收乌克兰的航母技术,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军事能力,也为未来的海上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不止在航母领域,乌克兰还在气垫登陆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例如乌克兰为中国的“中华神盾舰”提供了燃气轮机技术。

还有中国在为巴基斯坦研发的哈立德主战坦克和猎鹰15导弹系统中,也获得了乌克兰的发动机技术,这些技术转让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军事装备现代化水平。

也使中国在全球军事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乌克兰的专家们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军工领域的技术人才。

乌克兰的军事合作使中国在军事装备的研发上避免了许多弯路,帮助中国迅速提升了国防能力,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中国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军事实力,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展现了更强的竞争力。

苏联乌克兰和日本这三个国家,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支持,但它们的帮助无一例外地推动了中国的崛起。

从苏联的工业支持到日本的经济援助,再到乌克兰的军事合作,这三国的贡献各具特色,却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助力。

结语

回顾中国的崛起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努力,更是多国帮助与合作的结果,,这三个国家的支持让中国在关键时刻能够加速前进,避免了许多弯路。

中国的成功正是通过内外合力,合作共赢的模式取得的,未来随着中国继续扩展开放,我们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2年1月23日《40年3.6万亿!日本将于3月停止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报道

环球网2015年2月23日《亲历者:乌克兰售中国瓦良格号很高兴 像中大奖》报道

中华读书报2018年2月14日《苏联对华军事技术援助的前尘往事》报道

0 阅读:88

江卿曻

简介: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