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同意停火了。
当地时间11月21日,以色列内阁通过投票,与哈马斯临时停火。
停火条件就是,哈马斯释放50名人质,以色列释放之前关押的巴勒斯坦妇女和未成年人,允许更多的燃料和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
以色列怂了。
这不是“停火换俘”,这是要借坡下驴了。
因为这个交换,怎么看都是以色列更亏,谁都知道援助进去,哈马斯补充了装备后,下一阶段能撑更久,但以色列捏着鼻子还是主动停火了。
因为,仗打成这个样子,是以色列之前没想到的。
就跟一个人,上台前吹皮吹得震天响,全场目光向我看齐,看我待会一鸣惊人大展歌喉嗨爆全场。
结果上台他就忘词了还跑调了,台下那么多人盯着他,大家从一开始的错愕到最后的玩味,他就跟热锅上的蚂蚁、灯光下的小丑、人群中的裸男一样,尴尬到用脚指头抠出一条苏伊士运河,急需要一个体面的理由先下场。
如果这会儿有主持人救场说,各位,舞台觉得自己故障了,需要临时检修一下。他都得乐得不行,匆忙下来,如释重负。
这么蹩脚的理由,甭管有没人相信,体面了就行,如果自己没法体面,就找个人帮他体面。
打仗不可怕,谁先撑不住谁尴尬。
一开始以色列把调门起得很高,以“无辜的我被哈马斯袭击”受害者身份,慷慨悲歌,动员全国,师出有名,振臂一呼:老子要彻底抹平加沙!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打到现在,已经打了一个半月了,哈马斯打死多少不知道,但平民被以色列炸死一万多人,自己所谓最硬的坦克装甲,都被哈马斯灭了两个营。
特别是最近两周,陷入加沙巷战后,以色列士兵到处被远距离冷枪狙杀、被楼道炸弹陷阱整窝端、被RPG花式炸了坦克,关键是哈马斯还现场直播,三杀四杀的录像都传遍了全球。
现在,哈马斯左手展示平民凄惨,右手展示兵勇善战,在这场新闻舆论中,以色列惨败,道义惨败,口碑惨败,战力惨败,软实力和硬实力双输。
以色列现在是像一辆失控的汽车,卡在了一个上坡路段:
向前,发现打不垮哈马斯,从一交手就发现,不好打,对手比想象中的强,自己比想象中的弱;
向后,撤军不仅被国际嘲笑,丢失地区霸主地位,国内民众疯狂的情绪,都能淹死这一届内阁。
一句话,没法收场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硬着头皮往上冲,打肿了脸充胖子,被全世界围观屠杀还不得不打下去,就是说的现在的以色列。
但是,打仗这事,就像我们老祖宗说的,讲究一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看看当年我们怎么揍印度的,8天肃清境内入侵之敌,一个月打完班师回朝。
再看看俄乌战场上,大帝没能一口气平推乌克兰,就这样被拖了一年多了。
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唯快不破。
以色列已经丧失了最珍贵的“作战窗口期”,也就是10月7日-10月31日。
那个时候,以色列刚被哈马斯袭击,音乐节的罪名还安在哈马斯身上,自己是被攻击一方“受害者”的人设,这时候道义上站得住脚,趁一开始时局混乱,联合国五常还没反应过来,中东各国一脸懵逼,一口气打进加沙,三周内清除哈马斯。
如此,不仅国际舆论上来不及说个啥,生米都煮成熟饭都吃肚里快消化完了,你还能奈我何?而且还能在中东进一步震慑周边的沙特伊朗,杀鸡给猴看,瞧见没,我中东小霸王如此强横,你们几个以后都给我老实点。
但以色列,硬生生把闪电战,拖成了持久战。
10月没拿下加沙,11月必示弱,12月可能就打不动了。
你看仗打了一个多月,现在国际上是什么反应?
除了老美,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谴责以色列屠杀平民,民间都拿以色列跟希特勒对比了,军迷在嘲讽以军拉胯的战斗力,飞机坦克的正规军,干不过轻武器手榴弹的游击队,还被人按在地上暴打。
而以色列国内呢?
一开始动员了30多万的军队,气势可太吓人了,你一个国家才900多万人口,等于30个人就有1个志愿兵,除去老幼病残孕和大部分妇女,基本是个成年男性都被拉来了。
结果没几天,发现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又给原地解散了……以色列的火热民意刚被撩拨起来,就给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这几天,互联网上以色列士兵在加沙被各种歼灭的视频流传。我估计,最近这两周的巷战,以军的伤亡已大幅上涨。
冷静下来的民众,怒火该从哈马斯转移到内阁上了,总有个人得背这口锅,成为被怒火的发泄口。
这次达成的停火换俘协议,其实重点不在于停火或换俘,而是以色列允许更多“燃料和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
进去的是啥咱不知道,但哈马斯又能支棱好长一段时间了,甚至一举扭转战局。
这跟俩人打架,你快把他打死了,突然你宣布暂停,允许对手回去磨一下刀,没啥两样。
巴以冲突,跟当年的德国入侵苏联一样,时间拖得越久,越有利于防守一方。
防守完毕,攻守易势,即是反攻。
目前战争主要是加沙地区的灾难,时间久了,可就就不好说了,光脚的可不怕穿鞋的。
大家都知道,此前犹太人在全世界民众的心目中,都是“二战受害者”的人设,人们对以色列天生是包容的、可怜的、好感的。
但是加沙屠城之后,现在这帮子人,基本已经把当年从希特勒刀下逃生的“犹太苦难民族”好感,给败光耗尽了。
人们可以接受一个正常人变坏,但很难接受,一个人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自己淋过雨,还要抢走别人的伞,这让人在情理上觉得自己错付了同情,会觉得你更坏。
现在的以色列,在各国眼里已经失控了,甚至有点精神错乱、歇斯底里、孤注一掷的感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老美盟友,联合国大会上怼中俄、叫嚣秘书长辞职,以后哪个国家跟他合作,都得犹豫一下利害。
而且吧,归根结底,以色列毕竟还是个小国,还没中国一个省面积大、人口多,尽管老美在无条件维护,但是老美也得顾忌自己国际上的脸面、国内民众的呼声,他也不想被拖进深渊。
失去以色列,失去很多;失去世界,失去一切。
况且,还有中俄英法,中俄就不说了,旗帜鲜明;难得的是,这次欧盟也极力反对以色列,毕竟俄罗斯断供欧洲天然气后,欧洲过冬的燃气,都指着中东了,可得罪不起阿拉伯产油国家。
因此艳霞姐就成了这样一个局面,战争双方僵持不决,五常下场稳住秩序,一边划好底线、谴责以色列,一边稳住中东、保原油供应。
油价稳住,巴以冲突对世界的影响,其实极其有限,以色列就折腾不出太大水花了。
现在的以色列,估计最希望的就是,有个大国强力下场劝架,不,是拉架:不许打了你们,听我的。
那样以色列就可以嘴里骂骂咧咧指着加沙,今天不是谁谁我打死你,心里都乐开了花,回头告诉国内:看吧,不是我打不过,是他们当时拉住了我。
但可惜,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老美独木难支回天乏术,而且也不想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中俄英法就看着以色列发疯,作到极致就是自取灭亡,跟气球一样撑爆自己。
2024年美俄都要换届了,巴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发起战争的这届内阁下台,甚至以战争罪论处,加沙维持现状,中东继续稳定,稳定必须压倒一切。
毕竟我们投了真金白银在那边,大国之间就是利益,我的利益在那,谁乱弄谁。
所以,加沙巷战开始,就是以色列的泥潭,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深陷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的魔盒,开启容易关上难。
就看以色列是选择慢慢把自己耗死,还是退兵缩头认怂装死,狂犬在发疯时没人理它,等它口吐白沫之时,就是它的最后末日。
热锅上的以色列,认怂只是开始。
天欲其亡,先使其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