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明朝皇帝的后代,扎根在缅北的四大家族,果敢王是怎样崛起的

审配说过去 2023-11-03 08:49:00

在明朝中期,国势强盛,在大明周边的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称臣纳贡,接受明王朝的统治。

当时,缅甸北部克钦邦、掸邦与云南接壤的地方也归明朝统治,朝廷采取“以夷治夷”的方式,在此设立了6个宣抚司,其中2个是在现在缅甸的孟养和木邦。

一、明朝皇帝的后代,果敢人的历史

公元1593年,朝廷派云南巡抚陈用宾率兵收复了蛮莫。之后,为加强边防,就在腾越州边界筑起了八关。这八关从云南腾冲县西北孟卡山一直到缅边界数百里不等。

转眼过了60多年,明朝灭亡后,1658年3月,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举旗反清,被清军打败后,从腾冲逃到缅甸。可没多久,就被吴三桂率清兵攻入缅甸将永历帝抓获,将其绞死在云南昆明。

而跟随着朱由榔的官兵,大部分都逃到了缅北地区。这些官兵不仅有云贵籍的,还有两湖、两江、等地的人。这些人就在果敢地区生存下来,同时,也把明朝的官僚体系带到了果敢。

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多年里,清政府无暇顾及缅北这些遗留的官兵。实际上是鞭长莫及,放任不管了。一直到清朝末年,英国人看到了机会,于是就在1897年,英人与清王朝谈判定界,将果敢正式划入英属缅甸区域。

英国人统治缅甸后,对其采取了宽松的统治方式,使区内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在这期间,涌现出来数十支地方武装力量。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罗氏家族、杨氏家族、彭家声及果敢同盟军等。

二、罗氏家族的起家发达

作为南明永历帝副将的罗氏后代,因永历帝的落败也随之沉落。到了罗家第四代即立下祖训,隐瞒其祖上曾是永历帝宠爱副将的历史。所以,虽有家谱照世,但由于家人严格守训,致使其家世愈加鲜为人知。

到了民国时期,这时,罗家已传至第8代。1916年冬,罗家第4个儿子降生。这就是后来在缅北地区赫赫有名的“罗四老板”———罗朝兴。

1934年,年满18岁的罗朝兴娶妻段氏,共生有4男1女,长子即1935年出生的罗星汉、次子星堂、三子星明、四子星杰及长女星蕊。

当时,由于缅北交通严重受限,大量的商品交换几乎完全靠马帮运输。缅甸华人与少数民族迅速崛起。这样,果敢的土司杨家与罗家、苏家因此而暴富起来。

罗朝兴将家产的大部分投入到马帮的运输业之中。他先后添加了200多匹骡马。成立了一支20余人的武装队伍。干起了从泰国清莱、米赛、米梭罗运送鸦片的买卖。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人重返缅甸。此时,罗朝兴已是腰缠万贯、富甲一方的“罗四老板”了。他的儿子罗星汉后来成为缅甸首富,金三角第一代大毒枭。

三、杨氏家族的起家与发展

早在罗星汉之前,果敢杨振材7兄弟就很有名。杨氏家族的祖先也是明朝的后代,大约在晚清光绪初年,杨家人开始崛起。杨国正做了果敢的土司。

杨国正主政的年代,正值“麻粟坝烟”声誉鹊起之时。当时,本地因出产鸦片,商业兴盛、社会繁荣、人口日增。因此麻粟坝“烟名”远播,并与英国殖民统治者建立了较好的关系。也就在这一时期,果敢地区传统的“烟会”应运而生,成为当地一年一度最为热闹的盛事。

1942年以前,果敢土司署未设自卫队,管辖本地区治安与司法的是由二三十人组成的“红包头”。

这是一支服装怪异的“警察”队伍。头上的红布据说是从英人雇用印度巡抚的头饰而来的;身上皂白相间的服装与腰中的弯刀是清代衙役的装束。

这支队伍,由果敢地区的“门赋”与“烟课”等税捐供养。日本人侵占缅甸后,果敢的红包头被改名为“自卫队”。

1942年3月,杨振材之父杨文炳宣布抗日,并入境至重庆被蒋介石召见,后被授以“果敢地区抗日自卫队”少将司令一职。

远征军入果敢后‚又编为“二十集团军果敢自卫队”‚配发了枪支弹药‚自卫队曾发展至1千余人,并与日军作战上百次,牺牲150余人。因此,自卫队留下了较好的口碑。自卫队的称谓,也就延续下来。

随着形势的发展,自卫队的功能也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或为缅甸政府所利用,甚至演变为护卫鸦片运输的一支武装。

等到了杨振材这一代,由于家族显赫,又拥有土司武装,杨振材出任过掸邦财政厅长,而果敢县长则由杨家兄弟轮流坐换。

到上世纪60年代末,杨氏兄弟出走缅甸,其中杨茂良、杨茂安加入了缅甸共产党。二人均在东北军区。杨茂良官至果敢县副县长,杨茂安则是东北军区内务处的处长。

另外两人杨茂修、杨茂贤一直从商。其中,杨茂贤多次进行毒品走私活动。于1994年被中国地方法院判处死刑。

杨茂良、杨茂安在彭家声1989年3月11日兵变勐固之后,分别升任副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两个要职。

四、彭家声与果敢同盟军

果敢同盟军,是由果敢人组成的华人地方武装,重要的领导岗位,几乎是清一色的果敢族,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当时除彭家声任总司令外,参谋长、副参谋长李忠祥、彭家富、杨忠卫、杨茂良等人全是果敢地区的头面人物。

彭家声出生于果敢红石头河。他的祖上是四川人,从清末开始在果敢落籍。

彭家声的曾祖父彭光庭当时富甲一方,在当地颇有声望。他的童年是在动荡中度过的,爷爷因为土司家庭之争而受到牵连,离开果敢回到了中国的靖康境内。

幼年的他就跟着祖父和父母在镇康长大。1945年日本投降后,彭家声的一家迁回了果敢。

1949年,果敢行政公署举办青年军事干部训练班,彭家声积极报名参加,授课的教官是国民党残军的军官。他们都是黄埔军校毕业,很有军事素养。

半年培训班结束后,彭家声回到自卫队,担任了分队长。他的指挥才能也开始显露出来。彭家声在指挥中坚毅果敢,从不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说干就干,干净利落,打仗又能身先士卒,他在士兵中的威信很高,后来彭家升被提升为中队长,还做过警察局长,税务局长。

果敢的局势稳定之后,自卫队的兵力也缩减。除留守少数在土司公署外,大部分都各自回了家。

1957年,彭家声回到了他的家乡红石头河,他先后种地,经商,又拿起了书本。

与当地教育水平非常低,他就自告奋勇去教书,担任了红石头河学校的教务主任。

这时,果敢发生了,缅甸政府要土司交权的事,土司杨报才宁愿退位也坚决不向政府交权。于是成立了议事会,彭家生的堂叔彭继广担任了议事会的副主席,决定组织武装部队抗缅,他动员彭家声重返军界,在这支部队中担任副大队长。

但缅军在又一个军阀罗汉星的帮助下,占领了果敢。彭家声的部队也分化瓦解了。

缅军对原自卫队的人实行严密的监视,一举一动都要干涉。这让彭家声忍无可忍,他不顾武器已经全部交给缅军,队已经解散的困境下,一眼打起了反政府的,其次,公开上山与缅军打起了游击。

初上山时,彭家声只有4个人,2支步枪。

缅军对彭家声进行了大力的围剿,而彭家声采取的战术是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在熟悉地形又得到果敢群众掩护的彭家生面前,缅军的大部队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彭家声在大山里转来转去,渴了找野果子吃;饿了山里的野芭蕉就是他们的食物;困了就把芭蕉叶上铺在地上。

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参加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发展到了几百人,武器也得到了更新。

而这时,另一支武装的首领罗星汉在政府军的支持下,又重新拉起了队伍,准备和彭家声的抗缅队开战。

1965年,另外几支抗缅武装都纷纷瓦解了,最后只剩下彭家声的一支,部队此时称为“缅甸果敢人民革命军”。

彭家声受到后夹击就跑到了中国,按国际惯例被缴械收留。在此,彭家声结识了缅甸共产党,由此加入了缅共。

1968年1月,彭家声打出了“缅甸人民解放军”的旗号,在景拣一带作战。他善用孙子兵法喜欢诱敌,深入围点打援,与政府军接战100多次,几乎每战必胜。特别是勐卵和景栋之战的全胜,使之威望达到了顶点。

1989年,彭家声在一次战斗中,踩响了地雷,负了重伤。此后,他突然宣布退出内战,并与缅甸政府军实现了停火停战。

不久,彭家声还与他打了30年的冤家罗星汉结成了兄弟,他的大儿子彭德仁认罗星汉做了干爹。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宣布和政府达成和平协议的盛大集会在果敢老街举行,同时,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宣布成立。他们的带动下,缅甸残帮的其他17支武装也都纷纷与政府停战和平,缅甸政府基本上结束了动荡不安的战乱。

彭家声在国际社会真正声誉鹊起,是他的禁毒主张和大规模的禁毒行动。

1989年,果敢和政府实现和平第一特区政府宣告成立后,禁毒就被彭家声列入议事日程。

他采取了六项禁毒计划,对毒品销毁和罂粟种植的铲除。

虽然禁毒遭到了缅共内部高官的反对,因为毒品是他们的财政来源之一,他们把毒品贩卖到中国内地,彭家声和中国政府联手机毒品贩卖,抓获贩毒分子。

这时开始果敢才开始了真正的和平。2022年2月,94岁的彭家声在家中去世,他就任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司令员的长子鼓德仁杠起父亲的大旗,从8月份开始对缅甸电诈集团进行打击。缅甸政府也表示将彻底消灭电诈集团生存的土壤,还缅北一个清朗的明天。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