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慈不掌兵”?错的

老张看职场 2024-08-13 17:42:39

作为职场管理者,是不是需要“强势”一些,否则就会被下属欺负啊?我总是“心太软”,见到下属痛苦我就跟着心疼难受,是不是就不适合做管理?

我很羡慕那些“雷厉风行”的领导,说一不二的,下属都很怕他。反观我自己,觉得自己有些软弱,职场上真的就是“慈不掌兵”吗?......

以上几个问题,相信很多管理者,尤其是新任经理们,经常有的一种困惑。那么,职场中作为管理者,该不该有悲悯之心呢?是不是一定要让自己“狠起来硬起来”才好使呢?

首先说我认为的建议答案:职场中管理者的悲悯关怀之心非但不是管理者的软肋,而且更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这绝不是管理者的软弱,而且很可能是你特别有力量的管理品质,是建立你的团队追随力最有力的武器!

我们先看看到底什么是“悲悯之心”。简单说就是有慈悲,因为有了同情心,愿意感同身受而生慈悲,进而对对方有了怜悯。从心理学上讲,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也叫做“共情”。这其实是一种宝贵伟大值得尊敬的情感,当然正常大多数人也都会有。

职场中一个人有怜悯之心,善于和别人感同身受,愿意同情别人理解对方,这更是一种有利于人际关系发展的品质,这样的做人也容易更受欢迎。

聊到这,也许有朋友会有相反的想法,会觉得有些公司某些职场,那些被提拔的,或者发展的比较“得意得势”的人,好像个个都是“心狠手辣、大杀四方”、甚至极度“厚黑”才行啊!反倒是那些“心软”的人,都是在一线默默干活的,或者是就算出苦力多干活,也不怎么受待见的......这作何解释啊?

确实,这种情况确实有,不过大家别着急,我们平静地观察看看,一般这种情况,大多数在早些年,尤其是一些“风口型”的行业企业,那个时候正处在企业季度扩张疯狂野蛮生长的状态,再加上内部管理选拔机制的现实局限等,于是那种我行我素、杀伐果决,尤其是让别人觉得“有勇气、敢作敢当”等风格,往往成为选择管理者的重要品质因素。

但是,大家现在观察一下我们的现实周围,尤其是那些处于行情稳定发展状态的公司企业,越来越多的组织都在追求精细管理专业经营,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与合作意愿更加关注。事实也证明,也是这样的组织文化,更有利于长久健康发展。

曾经,我给某家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做过“创意创新U型工作坊”,参加工作坊的学员,都是这家公司从各个业务板块“抽调选拔”出来的骨干,这些学员都是这家公司内部“公益性奉献型”的创意组织成员,该组织的目的,就是要经常给员工提供各种“富有创意”的人文关怀活动项目,帮助大家建立在公司有归属感与价值感,每个人在公司都是开心快乐有期待地工作......

那一刻,我也更加感受到,这家知名公司背后的独特公司文化价值所在,也更加理解,人家之所以做得这么好,是有道理的......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对别人的共情意识与能力,说的极端一点,那些极度没有悲悯之心的,容易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最近几年心理学界对这个名词进行了进一步修正,称作“无情型人格障碍”。这种患者没法体谅人、同情人,比如他们看见有人被毒打、甚至掉进水里在救命挣扎,他们不会像我们正常人一样生出同情心而努力想办法救人,相反而是去“欣赏”这样的残忍场景,甚至会觉得愉快。

当然职场中我们几乎不太容易遇到上面提到的“无情型人格障碍”患”程度,但是也确实有些人确实不太有怜悯之心,同事间感情轻薄冷淡,且只在乎自己的个人利益,丝毫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与感受,把别人都只当“工具”。这种具有无情型人格“倾向”的人,可能短时间容易欺骗懵逼公司和周围同事,或许在最开始的几次人际交往合作中占到了便宜,但时间长了,也一定会被大家所发现的,并且也会因此得到别人的反击,不可能长久占便宜的。

尤其作为团队管理者,这种“无情型”品质更加要不得!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追随这样的领导啊。

因此,我们真的用不着羡慕那些“冷酷无情”的人。我们自己有悲悯之心,这说明我们是正常健康的人,这也绝不是“软弱”,而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做人的根本。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而职场中我们对于团队管理者,之所以对“慈悲怜悯”感觉不应该,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尺度,情绪或者过少、或者过载。我们要做的,是要让我们的慈悲怜悯之心,尽在掌握,合理利用。管理者的真正强大,是你的坚韧与担当,和大家“走心”,带着大家一起去赢!

正确做法,是清醒认知并保持自己的同理心、慈悲心,但处于可控状态。不能放任自己的慈悲同理之心而践踏破坏公司的规章制度、危害到组织及团队的核心利益、破坏团队目标的达成品质,当然也决不允许因为同情了别人就践踏自己的正当利益。

时刻以自己的本职价值和增值价值,作为所有选择的原则依据。尤其作为团队管理者,是要为团队的整体目标和利益负责的。

职场管理者真正的强大,绝不是手段残忍,而是可以坚持我心,无需为了给别人证明自己强大,就去做违规害理不公平之事。做到时刻以自己的职场角色价值为基础,努力实现自己的本职价值与增值价值最大化最优化为目标,实现团队和个人的健康发展,这才是你最该有的强大的证明。

其他相关分享:

职场中常被忽略的“情绪价值”

走进“正念”--正念教练系列(1)

你的团队是否拥有“心灵契约”?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