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给亲舅拜年,东西被扔了出去,你是来给舅拜年还是来送快递

情感情松 2025-01-20 19:42:33

最近,看到网红三根葱拍的一个视频,两个外甥给舅拜年,人刚一到,东西一放,立马走人,舅舅生气地将外甥送的东西扔了出去。你是给舅拜年来了还是送快递来了。

记得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白面馍,可以不用写作业,可以随意地玩鞭炮。可以一整天的看电视,还可以得到几毛或几块的零花钱。

可也有一个害怕的事情,就是随父母去走亲戚,特别是去农村走亲戚。不过想想,我家在城里也没有亲戚,我们是农村人嘛,所以亲戚也都是在农村。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根本没有什么公交车,不像现在人们都有小车或者电动车、摩托或者三轮蹦蹦了。

那个时候的走亲戚,基本就靠两条腿,自行车也很少,谁家有个自行车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反正我家是没有自行车,父母也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出行基本靠走。

那时祖母还健在,祖母的堂兄弟大概十二三个,但堂姊妹只有两个,所以祖母的这十几个堂兄弟都和祖母来往着,是我们拜年的重点对象。

每年大年初二,雷打不动的就是和父亲去他舅舅家拜年。天才亮了一点,母亲便已将早饭做好,吃罢早饭,我和父亲便背着二三十斤糖果,踏上了拜年走亲戚的道路。

早上八点多出发,赶到第一家亲戚家时,已是十点多了,然后每家亲戚像走马灯一样,坐不了几分钟,糖果一放,就急忙赶往下一家。就这,赶天黑前才能将这些亲戚走完。

当然对小孩来讲,走亲戚最发愁的就是走山路,来回几十里路,真的要跑断腿。但高兴的是,每家都可以收到一两毛钱的压岁钱。

但也有一个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农村亲戚热情的吓人。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生活并不太富裕,但你去了之后,每家每户都会把最好吃的东西给你拿出来。

不管你吃饭了没有,都会拉着你坐到炕上,然后端上来四个菜碟子来,接着就会给你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来。

那饸饹一般是玉米面或高粱面等粗粮做的,上面漂着一层油汪汪的葱花,看着都诱人。

可惜许多时候,这家才吃罢饸络,到了下一家,又是饸饹,只吃得你胃都撑不下了,还得想着,到了下一家,如何找个托词才不吃这碗饸饹。

当时的农村人还都不富裕,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肉,招待客人的菜一般为四个菜碟子,第一道菜是油泼辣子,实际上只有一点儿油,主要是用醋拌。

第二道菜是溜酸菜,大白菜用水汆一下,调点花椒油,放点醋,吃起来酸酸的,很是下饭。

第三道是一般是红白萝卜丝。

第四道是一个硬菜,肥肉片子盖豆芽,豆芽是主菜,煮好的肥肉切成片,搭在豆芽上,主要起装饰作用。

吃饭时,主家一般都会说,把肉抄上,把肉抄上。客人都会说,娃不爱吃肉。

然后客人会主动地把肉片子拨到一边,让小孩吃豆芽。

其实客人也知道,主家过年一般就这几片子肉,招待完这批客人,招待下批客人还需要这几片肉作门面,所以都不会去动那几片肉。

当然也有家道比较好的,遇到了重要亲戚,主家会主动夹起一片肉放到小孩的面前,说,娃,咥肉。

如果拜年能遇到这样的亲戚,那今天就算没有白拜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再不会遇到拜年吃不上肉的情况,现在更多的不想吃肉,怕吃肉。

肉多了,酒好了,可拜年却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味道。

小车一开,一天时间都可以将周边十几个村的亲戚跑完,拜年变得和送快递差不多了。

客人刚进门,主家还没有说吃饭的事,客人马上就说,不用弄饭了,忙得很,来坐会儿就走。

接下就是,先问候一下客人家的年长者,你身体都好着没有,哦,好着哩。

再问候一下中年人,今年在哪儿干活呢,或者生意咋样。哦,还行。

最后问一下小孩,考得咋样,或者找下对象了没有。

三句话问完之后,哦,我就不停了,还有几家亲戚要走。

好。你们不送了,走咧!

一家亲戚就走完了。

如今,拜年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我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小时候,拜年是满心期待与些许畏惧交织的漫长旅程,那几十里山路,一步一步丈量出对亲戚的情谊。

每到一家,那热气腾腾的饸饹,即便吃到撑,也是一种幸福的负担,因为那是农村亲戚毫无保留的热情。

现在呢,小车在平坦的村道上疾驰,拜年的速度快了,可那份深入骨髓的亲情交流却淡了。

以前,为了那几片珍贵的肥肉片子,主客之间有着微妙又温暖的互动,每句话都饱含着对彼此生活的体谅与关怀。

而现在,酒肉丰盛,却再也吃不出当年那种小心翼翼又满心欢喜的滋味。

怀念过去拜年时,大家围坐在炕上,热热闹闹地拉家常,东家的家长里短,西家的收成嫁娶,都能说得津津有味。

如今,三言两语的问候,像敷衍的程序,说完便匆匆奔赴下一家。这哪里还是拜年,分明是完成任务。

农村在发展,日子越过越好,可拜年这个传承千年的习俗,却在时代的浪潮中变了模样。

也许,我们该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拾那份被遗忘的拜年味道。

找个时间,像小时候一样,不赶时间,挨家挨户地坐坐,和亲戚们好好唠唠嗑,让拜年不再只是形式,而是亲情的深度交融,让那份温暖和亲切,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淌下去。

0 阅读:0

情感情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