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潇湘融媒讯(记者 蔡立平 通讯员 景蕊)大道前行,向强攀登!
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滚滚热潮中,他们以交通全过程咨询服务商的身份,频频在“超级工程”中大放异彩。
从跨越天堑的矮寨大桥,到横贯山脉的祁山隧道;从高等级湘江航道的安全建设,到充满科技感的智慧楼宇拔地而起;从勇挑重担牵头国家重大应急工程,到领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与共和国同龄,与时代发展“合辙”,湖南建投集团旗下湖南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湘交科”)心怀“国之大者”,以科研先锋之姿挺进未知领域,引领行业前沿探索,源源不断为国家交通建设贡献湖南力量。
基业深厚 拔节生长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需一支交通基础建设研究“先头兵”。1949年12月24日,湖南省公路局材料实验室正式成立,这便是湘交科的前身。
以“一间房、两个人、三个编制”的“家底”起步,湘交科担负起全省维护和改善公路技术状况的重任,由此拉开了湖南交通科研的序幕。
1959年,湖南省交通运输研究所(后更名“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正式挂牌,湖南交通系统自此有了独立的科研机构。
1971年,长沙公路工程研究所(交通部和湖南大学合办)并入,全新的湖南交通科学研究所启航,人才、资源、技术加持,科研实力显著提升,湘交科成为当时全国有较大规模的以公路、桥梁研究为主的综合性交通科学研究所。
此后,湘交科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拓展交通科研领域,开展公路修、养、管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全面提高湖南公路通行能力。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湘交科一次抱回三个大奖。
时针指向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经济活力释放,百业复兴,浩浩荡荡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大幕。

1989年3月,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干部员工合影留念。

1991年,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组织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核子密度仪,交通部组织专家现场验收。
刚过“而立之年”的湘交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深耕交通科研的技术积淀,成为当时全国最早一批、为数不多获得公路工程检测、监理以及机电交安设计施工甲级资质的单位,并同步开启了改革探索、走向市场的蓬勃发展之路。
长达十年,湖南60%以上的公路、桥梁监理、检测工程都被湘交科承揽。一时间,风光无两。至二十一世纪初时,湘交科形成了勘察设计、机电交安、试验检测、工程监理四大主营业务领域。
期间,机电交安业务的前瞻布局,成为湘交科转型跨越落下的关键一子。基于交通机电领域的探索实践与研究经验,2019年,湘交科中标国家重大应急工程——湖南省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经此一役,其在智慧交通新技术、智能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积累,为公司转型数字化赛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12月,湘交科完成湖南省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程。
近五年,立足大交通、服务新基建,湘交科跑步入场,积极拥抱全新的智慧交通时代,成为湖南最早开展智慧交通技术储备与研究的先行者。目前,该公司具备了交通领域全寿命周期内相关专业最高资质等级,建成国内一流竞争力的智慧交通全产业链资质体系,形成了交通运输行业“建管养运服”全过程技术服务能力。
与时代同行并进,湘交科踏准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精准布局,拔节生长,每一步落子都蕴含着对未来趋势的深刻预见与对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湘交科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长安一言概之:“既顺势而为,又有‘领先一步’的前瞻性、敏锐性。”
多元深耕 频频问鼎
路是凝固的音符,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湘交科的茁壮成长。
在大湘西的深山中,安吉高速永顺至吉首段(简称“永吉高速”)的“咽喉工程”——石家寨互通立交桥盘卧于山谷间,周围云雾翻腾,宛如仙境,充分展现出桥梁设计的湖湘智慧。

石家寨互通鸟瞰图。
永吉高速是湘西北的重要通道,但有65%的地段处于喀斯特地貌,桥隧比高达43.8%。石家寨互通立交桥全线位于地形条件复杂的不同平面山体上或沟谷,是湖南省第一个最大规模的山区高速公路全高架桥枢纽互通。
而这座“空中立交桥”设计方案正是出自湘交科之手,并由此一举斩获包括国家优质工程奖在内的6个奖项,这也成为湘交科在勘察设计领域的重要代表作。
承担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4000吨级桥梁荷载试验,创当时国内桥梁荷载试验吨级记录;监理的城陵矶巨型“胶囊”散货大棚项目,荣获“国家钢结构金奖”;承揽雄安新区高速公路机电施工项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湘交科参与的多项重大工程问鼎行业“奥斯卡”,自主研发的多项路面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众多中国建造、中国标准的背后蕴藏着湖南交科的智慧。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湘交科在传统领域大显身手,更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洞察未来市场趋势,积极发展培育多元领域技术优势,推动业务破界“出圈”,打造全新增长曲线。
专注战略规划,承担了湖南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70%以上省级重大战略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深耕低碳环保领域,参与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智能环保清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示范”项目,其技术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75年间,从试验检测启航,到深耕智慧交通、工程设计、战略规划、勘察测绘、机电集成、试验检测、工程监理、路面养护、安全咨询、低碳环保及政务、企业信息化业务领域,湘交科产业结构愈发稳固,产业链条愈发完善,变身“联合舰队”。目前,该公司形成了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为发展主体,以业务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
放眼湖湘大地,重大交通工程项目频现湘交科的活跃身影,实力支撑三湘四水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路先锋 改革图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湘交科的改革发展之路也是全国交通科研院所改革图强的一个样本。
进入新世纪,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历经“事改企”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再到完成公司制改革,定名为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过程,改革风潮汹涌激荡。
2022年,湘交科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两家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实力雄厚的优质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实现了技术、市场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同时,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吸引345名核心骨干员工持股,内外加持,赋予企业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
2023年,加入湖南建投集团。这一年,湘交科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改革图强的奋进轨迹清晰可见,创新笃行的步伐坚实有力。

2023年8月18日,湘交科新址揭牌。
科技创新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助力,湘交科以“真金白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近三年累计投入超600万元给予专职科研人员保底待遇,两年间对230余项优秀成果进行了表彰和奖励,累计奖励金额达758万元。
科研实力步步攀升,让企业走上更高的舞台,拥有更多市场话语权。
四年间,湘交科先后立项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中“长江中游典型城市群多源无机固废集约利用及示范”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湖南首创,“数字化驱动低碳再生建材制备及在海绵城市应用关键技术”达整体国际领先。“大宗建筑材料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关键技术”课题五“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加速推进,让湘交科携手央企着力解决制约绿色低碳建材产业链发展的痛点、堵点,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产业支撑和智力支持。
驰骋智慧交通新赛道,湘交科在全省首创路隧一体化管控系统,为湖南首条数字高速衡南高速衡阳至永州段、首条智慧高速平洞高速平江至益阳段装上“智慧大脑”;探索政企数字化,自主创新打造湖南省大件运输智能审查系统、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平台等,为打造“湖南模式”、丰富“湖南经验”贡献智慧和力量。

变废为宝,沪昆高速醴陵至湘潭段钢渣沥青路面施工。

衡永高速“数字大脑”,实现高速公路全景业务高效协同。
在激烈的市场大潮中搏击,湘交科发挥专业齐全、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在全国市场深度布局,“走出去”步伐也愈发快捷矫健。
前不久,湘交科在福建市场取得新突破,牵头福建高速信科、福建路桥等外部单位组建联合体,中标宁古高速工程施工F合同段,合同总额7.4亿元,创造了该公司在省外中标额度最高记录。
走进福建,只是湘交科市场版图扩张的一个注脚。
作为国内第一批拥有交通工程施工综合资质的7家单位之一,湘交科相继承接了重庆、广东、贵州等二十多个省市区、120余条高速公路超140个项目的交安机电施工;监理业务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监理公路总里程8000余公里、(特)大型桥梁600余座、特长隧道20余座、重点水运工程50余项;承担省内外5000余公里高速公路、5000余座桥梁、500余座隧道的试验检测;深度融合“材料研发+路面咨询”技术优势,承担了省内外40余条高速超4000公里路面施工咨询服务,挺进全寿命周期路面预防性养护……足迹,镌刻着砥砺奋进的“高光时刻”,不断刷新着向新向强的发展高度。
七秩华章,躬耕不辍。75年来,湘交科扣时代发展脉搏,以奋斗者的姿态,不断擦亮交通科研的“底色”。新的历史起点上,助力“交通强国”、服务“三高四新”,这家老牌国企仍有未竟之业,正积极锻造向“新”力,发力战新产业赛道,奏响数字化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