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娃的7大安全隐患,不是瞎说,过来人用命换的教训!

惜珊评家居 2025-04-10 05:01:05

点击上方↗关注“麦月”哦~

每天给您带来优质的家居、家装内容—麦月说!

————— ♦ —————

安全无小事,尤其在孩子面前!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100万儿童,会因为意外伤害受伤甚至死亡,而这其中,超过60%的意外都发生在家中,40%发生在户外。

所以,不管是居家还是外出,孩子的安全永远大于天!

本期分享的这9个安全隐患,一定重视起来,等发生了再反思,哭都来不及!

1、菜刀不要放案板边缘

如果你习惯做完饭,菜刀随便放,那家里有了宝宝后,这个习惯可得改掉了。

网友@只因是你:前年跨年,我切水果,低个头的功夫,儿子跑来厨房碰到了菜刀,直接切到了他左手上,差点就把手指头切下来了,血哗哗地流,去医院检查,缝了七针,消毒和打麻药的过程,看的我好心疼。

麦月提醒:家人有宝宝的,每次用完菜刀,一定往案板内侧放,距离边缘至少40公分,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每次做饭时,一次性将菜备好,然后把刀具收起来,避免来回拿取忘记造成安全隐患。

2、炒锅手把柄不要朝外

别说小孩子了,大人做饭时,稍不留意,都有可能将炒菜锅的手把柄打翻,轻则也就浪费一锅菜,但如果是刚烧好的油,那后果就严重了。

网友@豆子:记得我都六七岁了,我妈当时做饭,就用那种可小的铁勺烧油,让我在旁边看着,结果我贪玩,一不小心就用胳膊把油打翻了,一股热油直接从我脸上浇下来,还好老爸反应快,抱起装油的桶子就从我头顶往下浇,幸运的是,最后没有留下伤疤。

麦月提醒:不管家里是否经常做饭,都建议将锅把手朝靠墙的一边放,养成习惯安全家里安全系数更高。

3、不要抱着宝宝坐车

很多人出门坐车,都习惯将宝宝抱在怀里,觉得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但其实,不管宝宝多大,只要坐车,都建议系上安全带,小宝宝的话,一定要用安全座椅。

网友@彤彤:我亲戚家的孩子,宝宝45天,当时办满月酒,家里大人就抱着孩子坐车,结果,路上为了躲避电动车,宝爸踩了急刹车,当时宝宝的脖子被狠狠甩了一下,以为没啥事。

结果回家后,孩子哭闹不止,四肢也不动了,抱到医院才检查出,颈椎被损伤了,在picu住了好久。

麦月提醒:带孩子坐车,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生意外,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网友@wanyu,就是一个典型的正面案例,宝宝六个月的时候,车都被撞成这样了,宝宝坐着安全座椅,一点事儿都没有。

4、盛热水的容器一定要放高

几乎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孩子被开水壶烫伤的新闻,有的直接从头上烫到脸上,严重的,皮肤都没法恢复,孩子后半辈子都毁了。

在使用热水锅或盆时也要注意,前几天就发生一起“2岁女童掉进热水锅”的事件,奶奶给姐姐洗头烧的水,没注意孩子掉进去了,全身烧伤面积高达25%。

麦月提醒:家里有宝宝后,一定注意热水、开水壶的放置位置,一定得在宝宝够不着的高度,尤其家里的这种茶吧机,宝宝一岁多就能够着了,很危险!

也尽量不要出现,盆里倒开水的情况,要用的话及时掺上凉水,并放在宝宝触及不到的位置。

5、空瓶子不要装危险液体

我经常见一些人,将用不完的杀虫剂、消毒剂之类的,顺手装在喝完的矿泉水瓶子里,如果你也有这类习惯,一定要改。

网友@弥勒:亲戚家的真事,老人把没用完的农药,清水状的,装在了矿泉水瓶子里,想着儿子没那么快回家,就只给老伴说了,结果儿子那天早早回来了,看见桌上的瓶子,以为是水,端起来就喝了,后来拉到医院也没救过来。

大人都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

麦月提醒:除了以上,现在还有一些清洁剂之类的,包装瓶像果汁一样,也很容易让孩子误食,包括蚊香液、消毒液之类的,都一定藏在宝宝无法触及的地方。

6、药物及时收起来

家里有大人吃药的话,千万别随手把吃完的药放在桌子上,孩子很容易误食。

上个月刚发生的新闻,不到两岁的娃,将奶奶的降压药当糖豆,误食了20多片,直接拉去医院洗胃,抢救了一个小时呢,还好命保住了,要不然全家后半辈子估计都无望了。

麦月建议:家里药物的存放,最好在专门的带锁药箱,并放在柜子里。

除了药物之外,还有药物的外包装锡纸片,也要及时丢掉,孩子很容易拿着塞嘴里嚼,万一吞咽,海姆立克都不一定起作用。

7、家里的水桶不要存水

虽然,我一直倡导大家生活不要浪费水资源,暂时用不上的水,可以用水桶存起来,但家里如果有宝宝,我建议这个习惯还是别再坚持了。

去年就有新闻,一岁男孩倒栽在水桶里,奶奶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孩子溺水身亡。

麦月建议:家里如果有这种大的水桶、浴缸之类的容器,有宝宝的话,日常就不要给里面装水了,孩子爱玩水是天性,大人稍微看管不到位,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写在最后

还是那句话,孩子的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细节被忽略,都可能关乎性命安危,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提高警惕,更要主动排查隐患,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从厨房刀具的收纳到热水容器的摆放,从安全座椅的使用到药品的保管,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其实,每一个都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防线。

记住:预防永远胜于补救,平安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 阅读:0

惜珊评家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