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你能走多远,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眼光

第壹心理 2024-10-29 11:20:31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被评为影史第一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迄今为止已经上映30周年了,某瓣上至今9.7分排名第一。

在这部电影之中,灰暗的色调、压抑的环境和几乎不见真心笑容的人脸,共同拼凑起了一个讲述自由和希望的故事。

主角安迪因为被控诉杀害妻子和奸夫,被判无期徒刑,进入了肖申克监狱。

在这里,他忍受其他犯人的欺辱,接受监狱的教条同化,但却一直没有熄灭内心的希望。

明面上,安迪起先是帮助一个狱警成功避税,而后又获得了典狱长的青睐,帮助他洗黑钱,又在监狱中建起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让狱友得以学习考试。

暗地里,他使用一把小小的、不起眼的锤子,用十九年的时间,打通了一道通往排污水管道的自由之路,在一个雨夜离开了肖申克监狱,重获了自由。

安迪本是前途无量的银行家,却被迫戴上了枷锁;我们虽然身在监狱之外,却也好似带着无形的枷锁。

家庭、社会、父母的期望、同辈的压力、周遭的舆论,这些东西无时无刻笼罩在我们的头顶。

人生之路上,你能够走多远,你的事能做多大,能不能成,靠的不是忽悠,而是以下这3点。

能不能忍受孤独,学会生存?

安迪初到肖申克监狱,几乎不和任何人交往。

与那些真正的犯人不同,不论如何被控诉,安迪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犯罪,是一个清白的、毋待伸冤的人。

他被监狱里的恶人欺辱,拼尽全力反抗,因为基本没有朋友,所以也不会有人帮忙,他孤独地经历了这些事情。

对于创伤本身带来的影响,人对于创伤的记忆和自我放弃是最可怕的。

好在,安迪并没有被这些打倒,相反,他把这些事牢牢记在心里,在帮助狱警避税,取得了狱警的信任后,

他立刻贿赂这些长官,让他们去将恶人打得半身不遂,下半生都只能依靠管子进食。

请谨记,牛羊结伴成群,而猛兽总是独行。

不要强留无谓的人际关系,也不要烦恼于过去的矛盾,没有谁能够真正左右你的一生,除了你自己。

在肖申克监狱之中,存在着和外部的联通。电影主视角瑞德就充当着这一角色。

在这个充满着罪恶和压抑的环境之中,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狱警们对走私这件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留下了犯人们喘息的空间。

当我们真正处于一个压力巨大的环境中时,首先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例如过于悲伤的心境需要纾解,过于高兴和愤怒的情绪也需要转移。

更重要的是,当别人和自己共同处于这个环境中时,切记要明哲保身,

可以把其他人比作一个胀大到马上就要破裂的气球,你既然明知道这个气球只需要一点小摩擦就会爆炸,就该好好划清界限,避免矛盾的产生。

能不能在常规中寻找漏洞?

有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叫做“思维定势”,又叫惯性思维。

思维定势的原理非常简单:人的感觉是被动的,不经过大脑思考就进行处理的,比如烫到了手,手自然会回缩,不需要大脑进行加工。

而人的知觉是主动的,需要经过大脑的处理,比如要去拿一样东西,是伸右手还是伸左手?需要走两步路还是一伸手就能拿到?这个东西烫不烫凉不凉?

看似很复杂,实际上经过大脑也就是一瞬间。

当我们第一次做一件事,还需要大脑加工,但当我们做熟了,就能凭着“手感”,不过脑子地完成。

当形成这种惯性之后,就很难再将其打破。

这就是思维定势。

在平常人看来,美国的税务是非交不可的,只要不交就会面临极重的惩罚。

但安迪巧妙地抓住了法律的漏洞,帮狱警完完整整拿到了三万五千元的遗产,这也打响了他名声的第一枪。

另一个情节在电影之中没有多少体现,但是在原著中交代清楚了。

那就是安迪出狱之后的安排。

安迪早在进监狱之前就和一个极为亲密的朋友打算好了这件事,他们在银行存了一个保险箱,

由朋友的律师每年往里面打进一笔租借费,保险箱里的钱足够安迪出狱之后的所有花销。

他们甚至还考虑到了这个朋友会先一步去世,而将保险箱的钥匙存在了一个牧场的石墙下面。

这是何等缜密的思维!

遥想一百年前,有谁能想到现在的我们可以在天上飞?在水里游?

老佛爷好不容引进了一节火车,却害怕“震着祖宗”,要马拉着火车,被洋人们看了笑话。

二十年前,谁能想到互联网就像一道劈开了人们生活的闪电,无孔不入到了我们每一处生活细节里?

网友们常说:“人是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的。”

如果不能打破思维定势,走在先人走过的路上,那么你吃到的永远是先人剩下的残羹冷炙。

能不能永远铭记自由和希望?

安迪原本就是一个极其冷静沉着、有规划且有目标的人。

到了监狱之中,他的目标或许有所变化,但从来不曾放弃过自己的目标。

最开始,他想要为自己洗清冤屈,离开监狱。后面典狱长因为他的价值不肯放他离开,安迪的目标只剩下一个,那就是脱离监狱。

他假借喜欢石头为名,用那把形似鹤嘴锄的小锤子,锲而不舍地凿了十九年的墙壁,终于拓出一条通往外面的路。

或许你有没有听说过罗森塔尔效应?

它告诉我们,期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最终达到的地位,就是你心中所期望的自己。

在肖申克监狱,安迪从来没有失去希望。

他建设起了一个监狱中的图书馆,不仅让狱友们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还帮助新来的狱友进行高中学历考试。

在他看到随着捐赠书籍一起寄来的唱片时,安迪锁上了广播室的门,为大家放了一首音乐。

《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动人的音乐,似乎不该出现在这个死气沉沉,充满戾气的监狱中,可是它偏偏出现了,所有人都被这音乐声深深打动了。

自由的气息,和名为希望的词语,悄无声息地扎根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作为成年人,我们很可能失去了孩童时期的悲悯心和纯洁的向往。

我们对于苦难变得麻木,对于理想和希望变得不再信任。

可这些恰恰是作为一个人——一个正常活着的人最需要的东西。

好的文艺作品总是相似的。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说道:“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里面——等待与希望。”‌

电影之中曾经出现过这个暗含隐喻的情节,就是安迪和朋友整理书籍时,看到过《基督山伯爵》这本书,而这本书恰好也有越狱的情节。

在这里其实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安迪不会永远困在监狱之中,他会去追寻自己的希望,去过自己的生活。

我们也是如此。

无论身上肩负着什么样的压力和重担,都永远不要忘记,前路还有希望。

0 阅读:2

第壹心理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