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都灭亡六百年了,慕容复不要美人痴迷复国的原动力究竟是啥?

新波聊历史 2025-04-18 20:40:48



南朝的北伐(27)主笔:朱晖(闲乐生)

接下来,东晋神将刘裕准备拿南燕慕容氏开刀了。

看过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大概都听说过这个慕容氏,直到六百多年后的北宋后期还在孜孜以求其复国大业。慕容氏为啥这么执着的要复国呢?因为他们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还真的成功复国了很多次,什么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跟燕窝似的,我们细细道来。

慕容鲜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前燕,于337年由慕容皝在辽东建立,传国三代,逐渐扩张至关东淮北,最终于370年为前秦苻坚所灭。但不久,慕容鲜卑借着前秦在淝水之战的惨败而成功复国了,他们在384年建立了两个国家西燕与后燕,后燕由慕容垂(慕容皝第五子)在荥阳建立,西燕由慕容泓(慕容皝之孙)在关中建立,其中慕容垂可以说是十六国中最厉害的一位名将,不到十年,后燕就灭掉了翟魏与西燕,基本恢复了前燕的领土。然而396年慕容垂去世后仅过了四个月,拓跋鲜卑人就发动倾国之兵号称四十余万,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后燕对河北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北魏(注1)。

此后,部分后燕皇族北逃辽西老家,后来形成了北燕;而以后燕丞相慕容德(慕容皝第十六子)为首的一支鲜卑人则渡过黄河,于公元400年在三齐之地建立了南燕政权。北燕较为弱小,且地处偏远,于天下大局无碍,但南燕立国于肥沃富庶的山东平原上,鼎盛时期据说有步兵三十七万,战车一万七千乘,骑兵五万三千(403年阅兵),当然这个数字是有水分的,从后面晋燕战争来看,南燕兵力最多只有十万出头,其实力在北魏、后秦、东晋、南燕四大国中排名最后。慕容复要复这个“燕”估计就是南燕,因为姑苏慕容很可能就是南燕国的后人。鲜卑慕容大部分都生活在北方,只有南燕被刘裕所灭后,国中三千贵族被杀,而他们的妻小一万多人都被没为官奴婢,随东晋军队去到了南方。也许其中有一对孤儿寡母后来在姑苏之地发家致富了,成为姑苏慕容家族。

到了义熙元年(405年),慕容德病逝,其侄慕容超即位。这个慕容超的身世相当传奇,其精彩曲折程度完全可以写出一部武侠小说来,让人在读史之余,不得不惊叹世事之奇妙,就连最厉害的编剧也想不出来啊!我想,金庸先生应该也是有感于慕容超戏剧性的命运,从而创造了慕容复这个悲剧人物。慕容复应是慕容超的后人,而慕容超血统高贵,英俊多才,最终失败着实有点可惜,所以慕容复执着于复国,应是感叹于他这位先祖传奇而悲惨的遭遇吧。

那还是在三十多年前,前燕为前秦苻坚所灭,大批慕容宗亲被俘,好在苻坚是出了名的宽容大度,对这帮前朝欲孽不仅没有诛杀迫害,反而将他们都提拔到前秦的各级官员岗位。慕容德也被任命为张掖太守,跑去河西走廊发展事业去了。慕容德有个同母的哥哥,前燕北海王慕容纳,也被苻坚迁到河湟河谷做了广武太守(治今甘肃永登),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辞去官职带着一家人跑去投靠了慕容德。然而兄弟团聚没几年,前秦发动了南侵东晋的战争,颇有将才的慕容德被调任奋威将军,加入前秦南下大军的序列。出征之前,慕容德留下一把金刀给母亲公孙氏与兄长慕容纳作为信物(注2),以期将来相会。

在兵凶战危的十六国时代,慕容德的做法是正确的。连年的战乱,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就连慕容德这样的大人物都未能幸免。不久,苻坚在淝水惨败,北方重新陷入了大混乱之中。慕容德追随五哥慕容垂起兵复燕,消息传到河西,新任前秦张掖太守苻昌立即逮捕了慕容德与慕容纳全家,满门诛杀,慕容德从此绝了嗣。好在,他们母亲公孙氏因为年老得以免去一死,还有慕容纳的妻子段氏正在怀孕,苻昌宣布暂时免死,先羁押在牢中,只待生产后处决。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管理监狱的狱吏呼延平原来是慕容德手下的小吏,曾经犯了死罪,慕容德赦免了他。现在,报恩的机会来了,呼延平于是偷偷带着公孙氏和段氏逃狱出来,躲到羌人居住的偏僻山地之中。在那里,段氏生下了慕容纳的遗腹子,这就是我们说了慕容超了。

慕容超十岁时,他祖母公孙老夫人病危,临终前将她这最后的孙子叫到跟前,把慕容德留下的金刀交给他,说:“若天下太平,汝得东归,可以此刀还汝叔也。”

流落异族,遗腹子,金刀,这些元素加起来,多像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郭靖啊,我相信金庸一定看过这段历史,所以随手引用,就很精彩。

这之后,慕容超就像郭靖一样跟着母亲段氏与恩人呼延平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四海为家。他们曾流落到河西走廊的后凉国都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但后凉不久便投降了后秦,后秦对后凉的土地不感兴趣,却想要迁走其中的人口,慕容超等人遂又被秦主姚兴迁到了长安。

到长安后不久,呼延平去世,只留下一个孤女,段氏便命慕容超的女儿为妻,以报答呼延家的大恩。此时已是403年,慕容超刚满十九岁,长得“身长八尺(合今1.96米),腰带九围,精采秀发,容止可观”,很是显眼。据史书记载,鲜卑慕容家族几乎个个都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注3),皮肤白皙,故又被他族蔑称为“白虏”,有学者推测,大概这帮鲜卑人有高加索人种血统,是混血儿的缘故。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很快就有了传言,说慕容超就是南燕国主慕容德的亲侄子,血统高贵得很咧!秦主姚兴听说之后,就想任用这个小鲜肉给他官职,羁縻控制住他,并以此交好或要挟慕容德。但慕容超一心想着回归南燕跟叔叔相认,所以学着战国时的孙膑,在街上装疯行乞,在后秦传为笑谈。

靠着这番炒作,慕容德终于得到了慕容超的消息,于是派人前往长安,秘密接慕容超回南燕。慕容超见到南燕密使,生怕消息走漏,连母亲段氏、妻子呼延氏都没告诉,只带了那把金刀,就跟着来使潜回南燕。结果段氏与呼延氏就这样被扣留在后秦当了人质。慕容超这种行为当然有点无耻,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为成功,他不愿意冒任何额外风险。

终于,慕容超到达南燕,与慕容德叔侄相认,慕容德抚摸着那把二十多年前离开自己的金刀,想起自己可怜的母亲与哥哥,悲痛号哭。

然后,慕容德便封慕容超为北海王,继承前燕时慕容纳的爵位,同时任命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开府仪同三司。慕容德的儿子当年全在张掖被害了,如今并没有子嗣来继承他的帝国,如今南燕的慕容宗亲中,就只有慕容超与他的血缘最近了。于是,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慕容超被立为南燕太子,并在405年慕容德去世后成为了南燕之主。

从长安街头的乞丐,不到两年就成了一国之君,境遇变化如此之快,慕容超的人生也可谓传奇了。然而南燕的慕容宗室对慕容超的身世是有怀疑的:慕容超从后秦潜回南燕时,并没有带上自己的母亲段氏,而老一辈的慕容宗亲应该还是认识的段氏的,段氏不来,只凭一把金刀,慕容超是否真是慕容纳的遗腹子恐怕证据还不够充分。403年慕容超刚回来,当时的兖州牧、中军将军慕容法就怀疑说:“昔成方遂诈称卫太子,人莫辩之,此复天族乎?”慕容法说汉朝时就有个算命的江湖骗子成方遂冒充汉武帝太子刘据,结果被识破腰斩,如今这慕容超恐怕也来路不明吧!

在这种情况下,慕容超在南燕特别是慕容宗亲中的权威显然是不足的,为了稳固皇位,慕容超决定重用自己祖母公孙氏一族的大臣公孙五楼等人,并对老一辈的慕容宗亲进行大清洗。结果,侍中慕容统、右卫慕容根被杀,济阳王右仆射慕容凝、高都公慕容始、司徒北地王慕容钟逃奔后秦,慕容法逃奔北魏。

但这么一直杀人也不是个办法,慕容超于是遣使到长安,请求秦主姚兴能够送还自己的家人。姚兴答应放人,但提出两个条件:第一,南燕要向秦称臣;第二,南燕要将朝廷太乐队送给秦。

姚兴为什么对一个乐队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它本是西晋的宫廷乐团,自311年洛阳陷落后,这支乐队就辗转于北方异族朝廷中,从匈奴汉赵的平阳,到匈奴前赵的长安,再到羯胡后赵的襄国,再到鲜卑前燕的邺城,再到氐族前秦的长安,再到鲜卑诸燕的长子、中山、广固……近百年来,不断的漂泊,经过多少兴亡、战乱与流离,其乐师却代代相传,将华夏的雅乐正声与悠久文化完整的传承、保留了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所以,面对后秦的无理要求,立刻有燕臣表示“太乐先代遗音,不可与也”!咱这支太乐队可代表着大燕的正统与天命,怎么能随随便便送给西边的羌人呢?而且还要向他们称臣,太丢人啦!

然而慕容超却表示“吾为太后屈,愿诸君勿复言”,最终还是送去了太乐队中120个文艺骨干,并北向跪接了后秦使者带来的诏书,而最终换回了自己母亲和妻子。

这一段真实历史,听起来简直就像童话故事一样,蒙难王子返国继承王位,含辛茹苦的母亲成为皇太后,不离不弃的灰姑娘终于成为皇后。

只可惜,这段童话的大团圆结尾,其实只是一个悲惨故事的开头。这个童话,其实是暗黑童话,血色童话!

转眼又过了一年多到了409年正月初一,南燕朝廷在太极殿举行新年朝会。慕容超又不开心了,少了120个文艺骨干后,太乐队只剩下十几个留守的老乐师,阵容萧索,乐音单调,一点过年气氛都没有,不如去东晋掳掠些人口来,挑选其中擅长音乐之人进行训练,补充员额,重建太乐队,岂不美哉?

有大臣立刻表示反对:补充乐师的方法很多,何必要去掳掠晋朝?北魏才是我们的灭国大仇,陛下不想着“恢复先业”,却跑去侵犯南邻,给自己制造新的仇敌,这是为什么呢?

但慕容超却坚持己见,他人生前二十年都是待在河西与长安,深知北魏与后秦的强大,与东晋打交道不多,只知道这几年连年内乱,而且南人多为贵游子弟,历来缺乏战斗力,是个好捏的软柿子,所以他大概是想要通过南侵来重振雄风,以挽回向后秦称臣所失去的尊严。

二月,燕军两度南下劫掠,一次攻克了淮河边的宿豫(今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俘虏了全城男女并从中挑选了两千五百人交给太乐署学习音乐;一次侵入了东晋在淮北侨置的济南郡,又俘虏男女千余人而去。

显然,以步兵为主的晋军机动性很差,不足以对抗燕军的骑兵突袭。所以两次入侵都如入无人之地,就连东晋的阳平太守,济阴太守,济南太守都被鲜卑人给俘虏了;淮河一带郡县顿时陷入战争恐慌之中,居民都修筑堡垒自保。东晋朝廷紧急派了征虏将军、都督淮北郡军事、领并州刺史刘道怜镇守淮阴,戒备南燕入侵,同时调集粮草以备将来大战(注4)。

慕容超这下可捅了大篓子了,东晋的门阀执政与桓玄之乱都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在东晋管事儿的不仅不是软柿子,反而是一个对军功极度渴望的军人集团。你敢惹他们,这就是你过的最后一个好年了,还要啥乐队要啥自行车,蠢!

注1:拓跋氏认为自己是皇帝后裔——因为皇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所以“拓跋氏”意即“皇帝土德的后代”。当时北魏统治者拓跋珪亦发诏文称:“《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在内迁诸北族之中,拓跋氏本就是最为尊崇华夏文化的。其建号为“魏”,也有将自己认作曹魏合法承继者之意

注2:鲜卑慕容家族似乎常用金刀作为重要信物。据《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当年王猛对付鲜卑慕容,就是从慕容垂那里先骗到慕容家的金刀,然后才贿赂亲信为使者,带着金刀前去传令。若无金刀为凭,对方不会相信。这里的金刀,其实就相当于慕容家的虎符了

注3:如慕容廆“幼而魁岸,身长八尺”,慕容皝“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慕容儁“身长八尺二寸,资貌魁伟”,慕容垂“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慕容德“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资貌雄伟”。平均身高都有八尺左右。

注4:自晋朝以来,淮阴向来是南方政权屯田备战之处,设有大量军仓。康基田在《河渠纪闻》卷4中说:“晋及六朝,俱屯守淮阴,修塘堰,备储糈。祖逖以三千军屯淮阴,兵食足而后能遂其力治中原之志。谢玄先屯淮阴,次屯邳、徐,兵食足而后能接肥(淝)水以入洛阳……自是淮南军防食足。”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