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相关简介及知识点

柯远说文学 2025-03-17 10:56:52

第一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

一、科第兴盛的家族与门阀自豪感

l 郭铁笔走进来作揖,道了许多仰慕的话,说道:“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门生故吏,天下都散满了。督、抚、司、道,在外头做,不计其数。连管家们出去,都是做的九品杂职官。”

l 杜慎卿:“他一见我,偏生有这些恶谈,却亏他访得的确。”

l 杜慎卿:“我家共是七大房,这做礼部尚书的太老爷是我五房的,七房的太老爷是中过状元的,后来一位大老爷,做江西赣州府知府,这是我的伯父。”

l 杜少卿:“像这拜知县做老师的事,只好让三哥你们做。不要说先曾祖、先祖,就先君在日,这样知县不知见过多少。他果然仰慕我,他为甚么不先来拜我,倒叫我拜他?况且倒运做秀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他老师,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所以北门汪家今日请我去陪他,我也不去。”

l 杜少卿:“你回他,我家里有客,不得到席。这人也可笑得紧,你要做这热闹事,不会请县里暴发的举人、进士陪?我那得工夫替人家陪官!”

二、家道中落与叛逆意识

余大先生:“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绝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个好官。”

高翰林:“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

季苇萧:“姑老爷到南京,千万寻到状元境,劝我那朋友季恬逸回去。

第二节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一、命意在批判科举

二、科举扭曲的社会和文人

王冕:“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1、周进

2、范进

3、匡超人

三、科举派生的“名士”

(一)假名士求名求利的途径

1、求功名:鲁小姐

鲁翰林:“但这样的人,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

鲁小姐:“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

2、附名流:蘧公子

《高青丘集诗话》

3、自吹自擂:

牛玉圃:“我不瞒你说,我八轿的官不知道相交了多少,哪个不要我去做客呀?我是懒得出门。现在这个东家万雪斋家,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他就是因为我认识的官多,有些名声,送我钱,请我代他写点东西。写东西也只是个名头,我也真不耐烦住在他们家那个俗地方。”

牛玉圃:“你快过来叩见。这是我二十年拜盟的老弟兄,常在大衙门里共事的王义安老先生。快来叩见。”……牛玉圃道:“我和你还是那年在齐大老爷衙门里相别,直到而今。”王义安道:“那个齐大老爷?”牛玉圃道:“便是做九门提督的了。”王义安道:“齐大老爷待我两个人是没的说的了。”

牛玉圃:“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承恩寺,就有许多人来求,也有送斗方来的,也有送扇子来的,也有送册页来的,都要我写字、做诗,还有那分了题、限了韵来要求教的。昼日昼夜打发不清。才打发清了,国公府里徐二公子不知怎样就知道小弟到了,一回两回打发管家来请,他那管家都是锦衣卫指挥,五品的前程,到我下处来了几次,我只得到他家盘桓了几天。临行再三不肯放,我说是雪翁有要紧事等著,才勉强辞了来。”

牛浦:“我一向在安东县董老爷衙门里,那董老爷好不好客!记得我初到他那里时候,才送了帖子进去,他就连忙叫两个差人出来请我的轿。我不曾坐轿,却骑的是个驴,我要下驴,差人不肯,两个人牵了我的驴头,一路走上去。走到暖阁上,走的地板格登格登的一路响。董老爷已是开了宅门,自己迎了出来,同我手搀著手,走了进去,留我住了二十多天。我要辞他回来,他送我十七两四钱五分细丝银子,送我出到大堂上,看著我骑上了驴,口里说道:‘你此去若是得意,就罢了;若不得意,再来寻我。’这样人真是难得,我如今还要到他那里去。”

4、互相吹捧:杨执中、权勿用

“那年遇着湖州新市镇上盐店里一个伙计,姓杨的杨老头子来讨账,住在庙里,呆头呆脑,口里说甚么天文地理、经纶匡济的混话,他听见就象神附着的发了疯,从此不应考了,要做个高人。自从高人一做,这几个学生也不来了,在家穷的要不的,只在村坊上骗人过日子。”

(二)做作的名士:杜慎卿

“面如傅粉,眼若点漆,温恭尔雅,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是一时应酬之作,何足挂齿!况且那日小弟小恙,进场以药物自随,草草塞责而已。”

“天下终无此一人,老天就肯辜负我杜慎卿万斛愁肠,一身侠骨!”

“我这兄弟有个毛病: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你将来先去会了王胡子,这奴才好酒,你买些酒与他吃,叫他在主子跟前说你是太老爷极喜欢的人,他就连三的给你银子用了。”

“我太祖高皇帝云:‘我若不是妇人生,天下妇人都杀尽!’妇人那有一个好的?小弟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

“一副油晃晃的黑脸,两道重眉,一个大鼻子,满腮胡须,约有五十多岁的光景。”

“本朝若不是永乐振作一番,信着建文软弱,久以弄成个齐梁世界了!”

“方先生迂而无当。天下多少大事,讲那皋门、雉门怎么?这人朝服斩于市,不为冤枉的。”

第二节 理想文士的探求

一、杜少卿形象的人文内涵

既有传统儒家思想又有名士风度,闪耀时代精神,带有个性解放色彩,其命运又反映了知识分子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时代悲音。

杜慎卿:“不上一万两银子家私,自己就像十几万的,纹银九七,他都认不得,又最好做大老官。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大捧出来给人家用。”

“他又有个毛病,不喜欢人在他跟前说人做官,说人有钱。”

韦四太爷:“两个都是大江南北有名的,慎卿虽是雅人,我还嫌她尚带着些姑娘气,少卿是个豪杰。”

娄焕文:“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

虞育德:“是个极有才情的人。”

迟衡山:“海内英豪、千秋快士。”

季苇萧:“天下豪士,英气逼人!”

高翰林:“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

头载方巾,身穿玉色夹纱直裰,脚下珠履,面皮微黄,两眉剑竖,好似画上关夫子眉毛。

(一)豪杰之气

1、古道可风的孝思

(1)敬重父执韦四太爷

韦四太爷:“新秋在家无事,想着尊府的花园,桂花一定盛开了,所以特来看看世兄,要杯酒喝。”

(2)厚待娄焕文

王胡子:“我家这位少爷也出奇!一个娄老爹,不过是老太爷的门客罢了,他既害了病,不过送他几两银子,打发他回去,为什么养在家里当祖宗看待,还要一早一晚自己伏侍。”

(3)资助杨裁缝葬母银钱

“这父母身上大事,你也不可草草,将来就是终身之恨。”

“你不是拿了我的银子去吃酒赌钱,人孰无母,这是我该帮你的。”

2、乐于助人

3、尊重妇女

季苇萧:“镇日同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嫂子看花饮酒,也觉得扫兴,何不娶一个标致如君,及时行乐?”

杜少卿:“苇兄,岂不闻晏子云‘今虽老且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况且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

杜少卿:“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4、辞却征聘、不攀富贵的反潮流精神

杜少卿:“我前日若去拜他,便是奉承本知县,而今他官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迟衡山:“你此当征辟去了,替朝廷做些正经事,方不愧我辈所学。”

杜少卿:“正为走出去做不出什么事业,徒惹高人一笑,所以宁可不出去的好。”

(二)真才实学

1、学术上有真知灼见,敢于离经叛道

2、用心于礼乐兵农等经世致用的学问

3、维持文运的努力遭到失败

杜少卿:“我而今在这里有山川朋友之乐,夫妻们带着几个儿子,布衣蔬食,心里淡然,那从前的事,也追悔不来了。”

“老叔已去,小侄从今无所依归矣!”

娄焕文:“南京是个大邦,你的才情,到那里去,或者还遇着个知己,做出些事业来。”

金和《儒林外史跋》:“生平所至敬服者,惟江宁府学教授吴蒙泉先生一人,故书中表为上上人物。”

杜少卿:“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他襟怀冲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人物。”

二、“真儒”与实学思想

(一)实学思想

1、主张以“礼乐兵农”的实学取代空谈性理的理学,以“经世致用”的学问取代僵化无用的科举时文。

2、讽刺嘴上孔孟满肚富贵荣华的假道学,赞美真心诚意恪守封建伦理的真儒。

l 祭泰伯祠

l 萧云仙重农桑、兴学堂

(二)反思封建文化

1、以孝悌反对功名富贵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妆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

庄绍光:“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你但放心,我就回来,断不为老莱子之妻所笑。”

(1)孝悌

匡超人:“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他的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

匡太公:“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弟上甩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的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帐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

(2)市侩主义

五河的风俗,说起那人有品行,他就歪着嘴笑;说起前几十年的世家大族,他就鼻子里笑;说那个人会做诗赋古文,他就眉毛都会笑。问五河县有什么山川风景,是有个彭乡绅;问五河县有甚么出产希奇之物,是有个彭乡绅;问五河县那个有品望,是奉承彭乡绅 ;问那个有德行,是奉承彭乡绅;问那个有才情,是专会奉承彭乡绅。

2、对礼教的态度

三、金陵市井奇人与理想人格

(一)市井平民形象

(一)市井平民形象

向鼎:“而今的人,可谓江河日下。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到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无当;和他说到通今博古,他便说杂而不精。究竟事君交友的所在,全然看不得!不如我这鲍朋友,他虽生意是贱业,倒颇多君子之行。”

(二)理想人格

1、王冕

2、四大奇人

(盖宽)他老人家清早起来,自己生了火,搧着了,把水倒在炉子里放着,依旧坐在柜台里看诗画画。柜台上放着一个瓶,插着些时新花朵,瓶旁边放着许多古书。他家各样的东西都变卖尽了,只有这几本心爱的古书是不肯卖的。人来坐着吃茶,他丢了书就来拿茶壶、茶杯。茶馆的利钱有限,一壶茶只赚得一个钱,每日只卖得五六十壶茶,只赚得五六十个钱。除去柴米,还做得甚么事。

荆元:“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由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一、长篇结构的新形式

二、叙事艺术的新特点

1、精细白描再现生活

2、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

3、描写的个性化

4、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

三、讽刺艺术的新成就

1、真实

2、含蓄



0 阅读:5

柯远说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