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最新市场调研报告引发全球关注:欧洲的新兴市场基金(EM基金)正以罕见速度增持中国消费股,自2025年1月起已逐步建仓,蒙牛、百威、康师傅等必需消费品成为重点标的。这一转变标志着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从“谨慎观望”转向“乐观加码”,也为A股消费板块注入增量资金。

高盛调研显示,当前全球共同基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仅为第8个百分位,处于历史低位。在此背景下,欧洲EM基金正通过“双线策略”布局:
价值型基金:瞄准政策刺激受益者,如乳制品龙头蒙牛(+8%)、啤酒巨头百威(+6%);活跃型基金:挖掘新兴消费趋势,例如宠物食品、高端白酒(贵州茅台单日涨5.87%)等细分赛道。这一轮增持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基于对中国消费复苏持续性的信心。高盛指出,消费者信心指数1月已现企稳迹象,房地产价格回升也削弱了负财富效应。
二、政策催化:消费复苏被置于“C位”政策预期是外资加仓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两会将“提振消费”列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国务院拟于3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释放政策信号。
市场普遍期待:
直接刺激:消费券、育儿补贴(三孩概念股孩子王涨停);收入端改善:提高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释放消费潜力。德意志银行徐静分析,政策转向将推动消费板块成为“稳增长”核心引擎,预计2025年大消费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与盈利双升的“戴维斯双击”。

高盛预测,2025年二季度乳制品、啤酒行业将进入“低基数周期”,出货量有望反弹。尽管当前需求仍疲软,但部分企业已通过成本控制(如乳企促销力度减弱)和运营效率提升展现盈利韧性。
关键数据: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市盈率仅22倍,处于近十年4.12%分位;青岛啤酒、伊利股份等龙头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8亿元。四、市场表现:消费股“狂飙”背后的资金逻辑受政策与外资双重推动,3月14日A股消费板块全线爆发:
细分赛道:乳业(熊猫乳品涨停)、白酒(五粮液涨6%)、三胎(贝因美涨停)领涨;资金流向:大消费板块单日成交额超10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7.5亿元。星石投资指出,消费板块“交易拥挤度低+估值低位”的特性,使其成为资金轮动的天然目标。

欧洲资本的“抢跑”揭示了一个现实:中国消费复苏已从政策口号转化为市场共识。但需警惕的是,需求端实质性改善仍需观察,CPI疲软可能制约估值修复空间。正如高盛所言:“真正的机会属于那些在估值洼地中捕捉盈利拐点的长期主义者。”